****电解铝建造钢筋混凝土烟囱滑模施工专项方案(仅滑模部分)1 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1.1.1工程内容拟建工程为60、80米钢筋混凝土烟囱,有阳极焙烧烟气净化烟囱,电解烟气净化烟囱(滑升钢模板、浇钢筋混凝土、筒身高度80m 以内、碎石 C30 425#)。
以电解烟气净化烟囱作专项方案介绍,80m 烟囱由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筒身、砖内衬、爬梯、信号平台以及避雷系统等组成。
筒壁收分按系数20M以上为i=0.020。
(20米以下为i=0.035)。
筒壁厚度在标高±0.50m处为350mm,其次壁厚随着标高的不断递增而逐渐递减。
根据公司烟囱滑模施工工法、以往施工经验和本烟囱实际情况,将采用无井架液压滑模工艺施工;该工艺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又能确保主体不留施工缝,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做到现场文明施工。
1.1.2现场施工条件建设场地范围内开工条件已经具备,施工用电用水已供至施工红线范围内1.2施工组织机构以及施工部署1.2.1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本工程的管理,我司特组建经验丰富的项目领导班子,全面实施项目法施工。
项目经理由组织能力强、类似工程经验丰富的国家二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由多次负责类似工程技术工作的工程师担任。
项目部管理层下设工程技术科、财务科、供应科、安质科和综合办公室,四科一室统一协调,为现场施工提供服务和业务指导。
作业层下设两个滑模施工班组、钢筋班组、砼班组、泥工班组,每个班组均配备了管理素质高的人员带班。
施工组织机构详图见(下页图)。
1.2.2施工部署1.2.2.1施工人员组成管理人员:从公司选配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身体健康、工作责任心强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建项目管理班子。
作业人员:从公司选调思想好、技术水平高、组织纪律性强、具有丰富高耸构筑物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
1.2.2.2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配合总包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做好全面的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机构图如下1.2.2.3做好现场施工准备和三通一平工作。
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工程技术科 财 务 科 供 应 科 安 质 科 综合办公室 泥工班组 维修班组滑模一班 滑模二班 砼作班组 钢筋班组1.3施工程序1.3.1 烟囱施工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基础垫层施工环行基础施工填土方夯实滑模装置安装筒身滑模施工内衬砌筑附属设施安装航空标志涂刷工程收尾。
1.4分部工程施工顺序1.4.1基础施工1.4.1.1基础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石方清理验槽垫层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拼装砼浇灌接地极安装及检测回填土筒身施工准备。
1.4.1.2 施工要点基础开挖前,应认真做好放线定位工作,明确烟道口方位,基坑开挖后,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由有关单位共同勘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灌砼垫层。
基础模板使用组合钢模板拼装,基础模板下部设若干个ф20撑脚支托,外模板上下各用ф12钢筋围箍,杯口内模悬挂于焊接钢筋支架的角钢围圈上。
为加强竖向钢筋的稳定性及绑扎成型的准确性,增设6-10根V形撑脚,预埋地轮锚筋时,要对称埋设与卷扬机方向一致。
基础砼浇筑时需搭设满堂脚手架,砼浇筑按大体积砼施工要求组织施工。
砼浇筑顺序由两个方向向中间合拢,浇筑厚度应在300mm内,在砼初凝前完成一个浇筑层。
以免出现施工缝。
砼浇筑完成后清理现场,同时作好防雷接地及回填土的夯实,土方回填完后,在靠近筒体外围做一定坡度以便排水,在本工程中采用商品砼浇筑。
1.5主体施工1.5.1 施工工艺选择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我公司的实际施工能力,对烟囱采用无井架液压滑模工艺,其工艺特点: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又能保证主体不留施工缝,以确保工程质量。
1.5.2滑模施工1.5.2.1滑模装置的组成滑模装置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模板调整系统,垂直运输系统,液压提升系统以及其它辅助系统组成;模板系统由内外固定模板、内外活动模板和内外收分模板三种模板组成,材料采用1.5mm和3mm厚钢板制作,用L50mmx5mm角钢加固在内外围圈上,操作平台系统由内外环梁、辐射梁、开字形架、内外吊架、随身井架、栏杆及绳网等组成;模板调整系统由千斤顶提升架、模板调整装置、模板收分装置组成。
垂直运输系统由1t、2t、3t双筒卷扬机、罐笼、滑轮组、钢丝绳、柔性滑道即导索组成。
1.5.2.2液压提升系统由液压控制台、千斤顶、支承杆、高压针形阀、油路系统调平装置等组成。
共设30台GYD-35型千斤顶,24榀辐射梁。
其中每隔3榀使用一组双千斤顶。
即:18组单千斤顶和6组双千斤顶。
油路采用串并联合布置方式。
支承杆用ф25圆钢,置于主筋位置并代替其作用。
每根长约4.5m,底杆接头每4根为1组,互相错开1.0m。
千斤顶滑过支承杆并相互用绑条焊接,同时应与环筋每隔1.0m支点焊加固,其它包括通讯系统,激光铅直仪、照明系统、高压水泵、养生系统等。
1.5.2.3 主体滑模施工工艺流程滑模施工工艺是将钢筋绑扎、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集中于操作平台上,通过千斤顶,由支承杆承受,利用千斤顶的爬升而带动操作平台和模板滑升,反复循环完成筒身作业,其工艺流程为:滑升施工准备→安装操作平台→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滑升→模板收分、调整→混凝土振捣→绑扎钢筋、焊接支撑杆接头→浇筑混凝土→滑升→重复四道工序→循环作业直至筒身完成。
1.5.2.4 操作平台及模板组装1.5.2.5 操作平台的安装待基础回填土完毕后,即可组装操作平台。
首先确定平台中心位置,即基础中心与花鼓筒中心相对应。
然后在花鼓筒上均匀布置24榀辐射梁,再在花鼓筒上搭设1200x1200随升井架,井架高为7.5m,四周为4根立柱和4根斜撑支撑,在井架顶端布置滑轮组供安装导索和吊笼用。
1.5.2.6 模板安装开字型提升架及千斤顶按计算的辐射梁数量安装后,接着安装内外模板,每一组合单元由1块固定模板、1块收分模板和3块活动模板组成。
模板通过L50mm×50mm钢围圈与千斤顶门式提升架构成整体。
围圈直接变化分4种,可根据烟囱直径大小选择使用围圈,利用设在门式提升架托脚上的调整装置模板弧度、壁厚和倾斜度。
利用固定在辐射梁上的收分装置来调整半径。
开字型提升架要始终同平台保持垂直,模板应保证设计要求的锥度和坡度。
1.5.2.7 钢筋工程钢筋上料由设在平台上的拨杆通过1t卷扬机完成。
环向钢筋和竖向主筋按设计要求施工,及时纠正钢筋位置。
竖向主筋小于Ф16时,环向钢筋采取同支承杆点焊连接。
从工程力学及钢筋等量代换方面考虑,可以将Ф25支承杆代换同数量的竖向钢筋。
千斤顶滑过后,对其接头帮条焊接1.5.2.8 混凝土浇灌正常情况下,一个循环施工平均为1.5—2h,每班浇灌6次,每层混凝土浇灌厚度不超过300mm,浇灌混凝土顶面始终保持距离模板上口100mm左右。
振捣不得扰动下层混凝土和触碰模板,并经常变换浇灌和振捣方向。
1.5.2.9模板滑升及收分混凝土浇灌完毕后,放松柔性滑道导索,进行模板滑升,千斤顶行程控制在25mm左右为宜,待千斤顶全部达到限位高度后,即停泵回油。
一般工作压力控制在6-8Mpa,一个循环约30-40s,待回油充分后再进行下一次提升。
每次提升高度控制在300mm左右。
提升完毕后打开激光铅直仪找中,纠偏后进行模板的收分、调整工作。
直径改变通过设在辐射上的收分装置来实现,以提升架在辐射梁上的起始位置为零点,每次顶进数值以总计收分数来控制,壁厚的变化通过调整两侧模板间的距离来实现。
1.5.2.10 混凝土表面修饰与养护砼出模后检查出模强度,通常用手按压出模后的砼,如果出现压痕而砼又不粘手时为最好,此时砼的强度在0.5Mpa左右,如果少于此值则应适当放缓滑升速度,否则加快速度。
混凝土出模后应立即进行表面修饰,在表面抹平或涂刷一道素水泥浆。
如果有麻面,则抹一层水泥沙浆;如有裂缝出现,则将裂缝处凿开,用水冲洗后刷一道素水泥浆,然后用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平压实。
混凝土出模后,根据气温条件进行适当养护,当气温在5℃以上时,用高压水泵定时喷水养护,气温低于5℃时则采取自然养护。
1.5.2.11 特殊部位的施工a 牛腿烟囱牛腿施工采用二次施工法,当模板滑至牛腿标高时,将牛腿箍筋埋在混凝土中,待模板滑出后将预埋钢筋从混凝土中抠出扳正。
待滑升完后另设吊架分别在各牛腿标高处再绑扎其它钢筋支模浇筑牛腿混凝土。
b 筒身施工筒首造型比较复杂,为保证其花饰不变形则采用在模板中预埋加工好的木盒来完成造型。
当模板滑至设计筒首标高时,采用钢筋加固支承杆,然后将外模上部按设计坡度拉出,预埋按设计造型尺寸做成的木盒,浇筑砼后将外模下部拉出后开始滑升,反复施工至设计标高,模板拆除后将木盒抠出即完成筒首造型。
c 爬梯、信号平台安装爬梯和信号平台的埋设采用预埋连接螺母的方法。
预先在螺母孔内抹上黄油,外口用纸填充,待滑模过后抠出堵塞物。
为防止预埋件移位,采用短钢筋将预埋件焊在筒壁钢筋上,用吊锤球方法找正中心。
信号平台预埋件在环向的间距必须控制准确,避免布置不均。
爬梯随滑升同时安装,先用拔杆将爬梯吊至需要的位置,用挂在辐射梁上的倒链调整后安装。
信号平台预埋件抠出后操作人员站在外吊架上将三角钢支架安装好,暂时拆除吊装上相应位置的跳板和安全网,当架底滑至钢支架顶部200mm时可安装信号平台与走道板,并挂好双层安全网,安装信号灯及电线路。
d 烟道口施工当模板滑升至烟道口时,在该处安装预先配置好的木模,并用10号槽钢加固支承杆用竖向钢筋继续滑升,待滑过烟道口后再恢复正常滑升。
e 操作平台拆除操作平台拆除分两步进行。
筒身滑模时,在筒身上部预埋Φ20的螺栓,将[20槽钢加压板固定在筒首上部,并用Φ16U形螺栓将平台内环紧紧固在地钢梁上,然后用角钢∠20x12与露出支撑杆焊牢将辐射梁托住,使平台通过钢梁及支承杆去撑在筒壁混凝土上,再从信号平台上搭设临时脚手架,开始拆除模板系统、内外吊架、安全网液压系统,再将吊笼、滑道、滑轮组转移固定在钢梁上,然后再拆除千斤顶、门式提升架、支撑、随升井架,再拆除外围栏、外环梁,再拆除内环梁,割掉支撑角钢,待内衬固定后将内吊盘放至地面,再派两人从外爬梯上去将钢梁拆除,用滑轮慢慢送至地面,最后将滑轮拆下。
1.6 内衬砌筑及隔热层施工烟囱内衬砌筑是在筒身滑模施工完后进行,筒身滑模至设计标高后,清理整个操作平台,将所有剩余材料和机具包括液压控制台,吊至地面。
然后分八个方向分别从辐射梁上悬挂由Φ12圆钢自制的钢链条,链条按10m一条,相互用双卡环连接,从筒身内直挂至烟囱底部。
再从烟囱筒身内组装一环形平台吊盘,分别与链条通过8个2吨倒链连接,拉动倒链可以使环行吊盘随意上升或下降。
平台中心设一钢圈,供吊笼从中运动,平台钢圈四周分别焊接可伸缩的呈辐射状的钢管,而钢管分两种,靠近钢圈附近用Φ60钢管,然后将Φ48钢管一端插入大钢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