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师最有名的是刘利群,刘利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教席”教席主持人。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2004年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学位。
2002年-2003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媒介与女性研究。
近年出版的专著、译著和论文有:专著:《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译著:《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
主译:《传播语境中的女性与环保》,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译:《科技与性别问题全球报告》,青岛出版社,2008年。
(第一译者)编著:《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2002年。
《第二届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和谐世界、文化多样——大学与媒介的责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中国媒介与女性研究报告(2005-2006)》,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国际传媒与教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国电视节目形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论文:《广播节目主持人对女性职业生活的表达与阐释——对<女人回家备忘录>主持人表达的思考》,刘利群,《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
《媒体职业女性的困境》,《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3期(收入《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回应北京行动纲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女性角色与女性形象之间》,《媒体语言大家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沟通•合作•发展》,《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美国女性电视频道的社会性别解读》,《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4期,(收编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主持编撰《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构建媒介与女性和谐发展之路》,《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2期。
《大众传媒在男女平等与和谐发展中的责任》,《永恒的话题——多元性别视角的交锋》,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国媒介与女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性别视角的审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媒介与女性发展的天空》,刘利群,《中国女性主义》2006年第1期。
《发展、问题与建议:性别政策与中国广电机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ABU)大会“性别政策与广电机构”论坛论文集》。
2006年《中国“媒介与女性”教席的目标与实施方略》,《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年《人口政策与性别政治——中国新闻报道中“出生性别比失调”的传媒再现与诠释》,《新闻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年。
《媒介化时代的社会性别观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内的中国媒介与女性研究》,《第三届世界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重温女性发展使命携手共建美丽新世界》,《中国媒介与女性研究双年度报告(2005-2006)》,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老龄化背景下的女性高等教育》,《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期。
《奥运传播与广播电视英语应用研究调研报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事司,2009年。
学术获奖概况:译著《国际传播》收入高校传播学经典译丛,该译丛于2000年获广电部科研成果一等奖。
项目署名:首位专著《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获于2004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十五”211工程科研奖(文科)著作类一等奖。
博士论文《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荣获首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主要科研项目西方广播电视媒介理念和节目形态研究,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2年。
影视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3年。
“中、韩女性媒介比较研究”,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外资研究项目,2005年。
大学国际化与女性教育管理者领导力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5年。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7年。
“奥运传播与广播电视英语应用研究”,国家广电总局人事司委托研究项目,2007年。
性别传播的研究创新与社会应用,中国传媒大学211三期课题,2008年。
中美女性电视节目比较研究,北京文化创意基地项目,2008年。
国际传播视域下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研究,国家广电总局人事司委托研究项目,2008年。
国际传播与电视新闻节目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委托研究项目,2009年。
女性数字频道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10年。
女性的媒介呈现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2010年。
开设有“外国广播电视研究”、“媒介女性研究”、“新闻英语”、“国际传播”等课程。
蔡帼芬,博士生导师,代表作-蔡帼芬,女。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加拿大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
196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
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任新闻部国际组翻译和记者。
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任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副主任、主任,国际传播学院院长。
主要论著有:《加拿大媒介与文化》、《加拿大的广播电视》、《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等,主要译著有《哈默传》、《针眼》和译制片《豪门恩怨》。
二.研究项目课题及学术活动“媒介与女性”教席设立于2005年9月,刘利群教授担任教席主持人。
教席的日常运作由学校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负责执行。
在学校和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媒介与女性”教席取得了丰富的工作成果。
教席成立两年多以来,先后主办一系列国际论坛;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申请到多项以“媒介与女性”研究为主题重要科研项目;与十余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还负责了学校“媒介与女性”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根据教科文组织和学校的协议,教席设立的期限为两年,期满之后需再次申请,才能继续延长。
2007年底,“媒介与女性”教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提交了延长教席的申请,2008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给教席发来函件,称“鉴于教席两年来的突出成绩,批准教席延长的申请,新任期为四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于2005年9月在中国传媒大学设立。
该教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设立的第18个教席,也是在中国信息传播领域设立的首个教席,其宗旨是拓展“媒介与女性”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推动媒介对性别平等理念的传播,促进女性自身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媒介与女性教席发展的“四大目标”是:做媒介与女性研究的集大成者、做媒介与女性教育理念的先行者、做媒介与女性理论的身体力行者、做媒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守望者。
媒介与女性教席由刘利群教授担任教席主持人,教席执行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教席成立五年多以来,在教科文组织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丰富的工作成果。
媒介与女性教席研究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包括多项教育部项目、中央其他部门社科研究项目等。
教席研究人员出版著作近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刘利群教授的《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荣获2006年首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论文奖,教席出版的《中国媒介与女性年度报告2005-2006》,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媒介与女性研究的年度报告。
媒介与女性教席负责了学校传播学专业媒介与女性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该研究方向设立于2006年,是中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第一个硕士点。
教席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多门关于媒介与女性研究的本科及研究生公共选修课。
媒介与女性教席还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十余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学术交流,并与牛津大学国际性别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妇女、社会性别与性存在研究中心等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媒介与女性教席高度重视与业界的联系,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的女性电视节目、栏目有广泛的交流,还与《中国妇女报》、《都市女报》、《今日女报》等女性媒体有直接的合作,并于2009年5月起在《中国妇女报》设立“媒介与女性教席观察”专栏。
此外,媒介与女性教席先后主办了一系列成功的国际论坛,在2006年、2009年、2011年连续举办了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教席国际论坛” ,此外还主办了“美丽新世界和谐姐妹情——中国传媒大学与驻华女大使、使节夫人、女外交官及外交官夫人…三八‟节联谊会”(2006年3月)、“第三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之“媒介政策与性别平等”分论坛(2006年8月)、“女性·奥运”论坛(2007年9月)、“性别传播的国际对话与合作”(2008年12月)三.最新动向2004年9月1日,国内首家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在中国传媒大学成立。
作为校属科研机构,现有主任1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刘利群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1人(中国传媒大学外事处张莉莉处长担任),专职研究人员5名,秘书1人,兼职人员3人,并正在吸纳校内外兼职研究人员。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刘伯红副所长,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曹璐,及中国传媒大学女教授协会会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柯惠新三人受聘请为首批学术顾问。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刘利群、张莉莉、曹璐、柯惠新、胡正荣。
2005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在中国传媒大学设立“媒介与女性”教席,批准刘继南校长任教席主席。
2005年9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校设立“媒介与女性”教席,是中国信息传播领域的首个教席,其宗旨是拓展“媒介与女性”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推动媒介对性别平等理念的传播,促进女性自身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主任刘利群被提名为“媒介与女性”教席的主持人。
中国传媒大学曾成功主办了两届大学女校长论坛,第一届主题为“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大学女校长参加。
论坛的成功举行为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届论坛主题为“沟通?合作?发展”,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参与筹备和组织工作,2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大学女校长参加。
第三届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将于2006年8月举行,由中国传媒大学、全国妇联和国外知名高校共同主办,预计将有200位大学女校长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