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终奖如何发放才让大家心服口服主题描述:我们公司是做印刷产品的,以前年终奖都是按照工龄发放的,不管个人工作成绩如何,只要入职工龄相同,年终奖就是一样的。
但是,每年发完年终奖,总会听到一些抱怨的声音,有一些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都比别人好,可是却拿一样的奖金,这样很不不公平。
今年老板说不能再让所有人吃大锅饭了,年终奖要让员工心服口服,做得好就应该多拿钱,多劳多得。
可是,这年终奖要想让大家心服口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年终奖该怎么发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专家支招1:老板说了,做得好就应该多拿钱,多劳多得,说得直接点,那就是论功行赏。
意味着老板想要彻底打破以往按入职工龄分奖金的老办法。
但既然是要提出方案,想让员工心服口服,那我们最好做出两套方案供老板选择,至少让老板心服口服。
论功行赏,可是门大学问。
遥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后,论功行赏方案也是一年有余才能定下来。
这个典故有两个地方值得学习,一是为什么会是一年?二是,刘邦的主意或者论功行赏的标准是什么?真得需要一年后才想到的吗?要想清楚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看当年的情景。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
”“知猎狗乎?”曰:“知之。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
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群臣皆莫敢言。
所言那么多,其实刘邦的标准归根结底就是两个,一是功劳大小的判断;二是忠诚度多寡的判定。
功劳大小的判断,刘邦采用了,不以攻城略地为标准,类比于猎犬;而以事事能指明前进方向为标准,类比于猎人。
忠诚,刘邦以每位有多少亲属追随刘邦为标准。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来,论功行赏的思路和标准有多么重要。
为什么会“岁余功不决”?其实,我想这是刘高祖做领导的高妙之处,就是让大家充分展现各自意见,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立场,自然讨论难决高下,但这个过程必须有。
思路:一是分类处理;二是结构化解决问题的思路。
标准:一是做得好;二是多劳(老板说过的)分解标准:1、什么叫做得好?工作完成及时、完成质量高、完成数量多。
2、什么叫多劳?自己的工作量饱满?闲着的时间少?一人多专?一人多岗?注意事项:什么方案都有人不满意的。
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得公平些、客观些。
所以设计上多动些脑筋进行弥补。
1、提前宣传。
这就象刘高祖一样,一定要给大家充分考虑、酝酿、接受的过程。
这样,我们可以有几个方式可以采用:1)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宣传,今年老板说了要实行多劳多得式奖金发放方式。
奖金的发放会更加公正、科学。
2)通过办公会议,让所有部门领导琢磨下我们要实行多劳多得式奖金发放方式,看诸位领导群策群力有什么好主意,希望各部门领导回去后,将这些精神传达到每位员工。
3)HR设计、发放奖金方案调查表,告诉大家今年的奖金分配方案要改变了,而奖金方案调查表的设计内容,基本上就指明了方向。
当然了,要改奖金分配方案了,才想起来多劳多得。
说明,我们公司平时绩效考核不一定做到了实处,也可能不做。
但分奖金的方案还是要有标准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奖金方案,所以征求意见。
一方面,通过征集意见这个民主活动,调动大家的价值导向关注度,营造公平分奖金的气氛;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征集大家的评价标准,大致了解大家的想法和情绪;最后,通过奖金方案调查表,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但在设计奖金分配意见调查表时,自己可得先有设计想法才行。
要不,没有导向性,全是发散思维题,无法锁定标准。
2、建议分类处理。
人员工作岗位不同、重要性,对公司产生价值的方式也不同。
从工作价值上,可分为中层领导、关键岗位、核心员工、事务性工作、生产工作、辅助工作。
也可按实际工作内容划分为经营管理、管理服务、市场销售、设计、设计辅助、生产、生产辅助等岗位。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工作岗位价值与工作内容两项的重要性。
3、每一类人员采用同样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公布,是奖金方案公布之前的一个最重要环节。
因为它,每个岗位工作人员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从专业的角度应该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这对大家以后的工作,具有方向性指导作用。
毕竟,我们是要通过发奖金,凝聚人心,促进大家更有干劲奔头。
具体而言,比如部门领导,评价标准可以有: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部门安全无事故、部门人员对部门领导的评价(优、良、合格、不合格)、任务完成率、业绩增长率等。
评价生产人员的指标可以有:生产量、质量合格率、出勤率、安全生产无事件发生等。
4、权重分配。
每一类人员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建议做出权重分配。
建议由领导、职工代表等组成评价小组,打分,按重要性7(特别重要)、5(重要)、3(一般)、1(不重要)进行赋值,如果人员不多,就按5(重要)、3(一般)、1(不重要)进行打分,综合算出每类岗位的重要性,进行权重分配。
这部分工作就相当重要,如果不对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做出判定,我们在蛋糕的划分上又怎么体现公平?5、方案公开。
制订好奖金分配方案好,一定要进行公开。
无论HR与老板沟通得多么充分,HR前期设计的多么完备,可能还是有遗漏点。
所以方案公开,既宣布了奖金分配方案的大幕拉开了,又能最后接受大家的考验。
而且在落地实施前,相当于有了征求大家意见的过程,对于意见比较集中部分,可以再次做出修改。
6、办公会议通过。
方案修改后,建议有一个上办会会议讨论通过的环节。
各个部门领导就奖金分配方案做出决议。
从稳定管理层出发,逐步稳定各级员工。
7、程序民主。
方案公开还不够,为了保证新政策大家理解、接受。
必须有体现程序民主的设计环节,每个部门的奖金分配方案,一定要部门所有员工签字后才核发。
避免因此产生纠纷,一定要将歧议消除在基层内部。
8、传统习惯考虑。
前面讲到,我们HR要做出两套方案,一套就是按以上要求做出。
另一套就是,以上内容占比奖金80-90%,另有10-20%与入职年限挂钩。
可以由此形成两套方案,让老板做出选择。
9、未来工作导引。
一来,通过此次论功行赏发奖金,引入绩效考核与管理理念。
明年年初,推出推出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方案,明确指出,年度目标完成占比75-85%,平时绩效考核占比10-15%,关键事件占比5-10%。
让全体干部员工全面接受新的奖金政策导向。
奖金分配就象大海航行中的灯塔,具有很强的明示作用。
它代表了老板、公司用人、评价工作业绩的标准和方向,既是对今年大家劳动与付出的总结与肯定,又对于来年调动大家的工作努力方向具有引导作用,所以做好奖金分配工作意义重大。
专家支招2: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发放方式,不过我们不叫年终奖,我们叫红包。
也就是说老板过年给大家发的压岁钱。
发放方式同案例中差不多,不过我们只分转正和未转正两种。
这种名字叫法不一样,员工接受程度就不一样,起码说是红包的时候,都比较开心,没有人有意见。
那么年终奖该怎么发?我也来说说自己的经验。
一、年终奖基数其实年终奖发多少,怎么发?最关键的是年终奖的基数。
至于考核的事情,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年终奖不仅仅是年底的事情,而是在上年年末就要让员工清楚的知道:下一年的年终基数和具体如何考核。
年终奖不是到了年底才知道的事情,到了年底再确定今年的年终奖基数已经来不及了,完全失去了年终奖的意义。
好吧,我觉得我有必要补充一下年终奖的目的:嘉奖员工今年的表现,刺激未来一年员工积极向上。
常用的年终奖基数有哪些呢?1、年底双薪很多公司是按照年底双薪来发放的,有12+1,有12+2两种。
简单来说:年终多发一个月工资还是两个月工资。
这个是最常用的,相对而言也比较公平。
建议大家可以考虑这种方式发放年终奖金。
2、年终绩效还有一部分公司是按照年终绩效来的。
员工入职的时候拿的就是年薪,年薪有一部分就是在年底发放的,就是所谓的年终奖。
经常有人问我年终绩效的比例,简单说一下:基层10%以下;中层10%-30%,以20%为佳;高层30%-50%。
这个比例仅作参考之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发放哦。
3、红包也就是我最开始说的那种,以红包形式发放,红包可以保密,单独发放,也可以统一发放。
这个就要看当年的盈利状况和老板的大方程度了。
二、考核项目年终奖基数确定了,就差年终发放的方式了。
下面给出一些常见的考核项目,以作参考:上表格是简表,仅作参考。
(实在没时间补充了)不同职位的人,各个项目的权重是不同的。
下面给出一个示例:年终奖实发数额=年终奖基数*(A*权重+B*权重+C*权重+D*权重+ E*权重+ F*权重)例如:某销售经理的年终奖为:年终奖实发数额=年终奖基数*(A*10%+B*50%+C*40%)三、数据收集其实考核项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数据收集的问题。
很多时候各部门与人资发生矛盾就是在数据收集的时候,毕竟很多数据的考核可以这样计算也可以那样计算,计算方式不同,最终所得就不同。
建议这种数据人资部不要去填写,发到各个部门,由部门自己填写,对应部门去审核。
人资只核实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就可以。
专家支招3:在年终奖面前,做到某个人或某些人心服口服不难,难的是让每个人都心服口服,其实这也办不到,能够让多数人认可就不错了。
为此,以下工作应当预先考虑。
明确年终奖基数从老板那里获得准确信息,今年发年终奖的预算是人均双薪、三薪、四薪还是其他什么,当然,这需要老板与财务反复核算,否则容易超出预算的。
多劳好劳的考核老板说的“做得好就应该多拿钱,多劳多得”,具体怎么来衡量?正如昨天讨论的优秀员工选拔一样,员工年终奖也应当用数据来说话,即年终考核。
这就需要制度年终奖发放办法和年终绩效考核方案,考核方案最好量化,尽量少那些定性的考核,一般来讲:年终奖需要具备某些条件才可以得到,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来制订;另外,考核方案可以包括业绩、奖惩情况、出勤情况、领导评价等几个方案,同时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出最终得分。
得分出来后,再明确员工个人年终奖是以基数与员工年终考核业绩挂钩核算的,比如:95分以上得基数的年终奖,95分以下按照得分百分比计算,60分以下不得年终奖。
这样的规则一旦制订下来,就给予公布,让所有人都明白年终奖是怎么来的,员工自己都可以计算,由于年终奖的计算、考核分数的统计过程,员工都很清楚,这样就容易心服口服。
个别情况的处理用年终考核与年终奖挂钩的方式,只要考核相对公平合理,多数员工对年终奖的发放会心服口服,但难免出现个别员工在考核细节上存在异议,如果在其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比如:获得过省或国家奖励的)的人员,也应当给予特别考虑。
通过以上方法,应当就可以满足最大多数员工对年终奖更心服口服,总之,将规矩定在事前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甚至在入职时就讲明年终奖的发放办法,或者在劳动合同中就约定好,更会少去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