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期末题目和答案

比较文学期末题目和答案

木马计
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 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 希腊联军回兵」木马内部的士兵悄悄地从木马里出来并打开了城门, 与埋伏在城 外的希腊联军里应外合,最终大破特洛伊城。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 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 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 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 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内容上,取材于神话传说;艺术形式上,由话语和唱 段组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 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索福克 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 王》和《美狄亚》。
萨福P19
(公兀前610—?)古希腊抒情诗最著名的女诗人,以写作爱情抒情诗为主。她 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 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热 烈,音乐性强,语言朴素自然。她的诗体被后世诗人模仿,称为“萨福体”。柏 品达P19
(公元前522—442)古希腊抒情诗合唱体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主要赞美神和描 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格庄重凝练,具有崇高美, 充满爱国热情和道德教训,诗风庄重,词藻华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诗人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
包括《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 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伊 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 体主义精神。《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 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两部史诗结构 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 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
《伊利亚特》没有叙述战争的起因和过程,只集中描写了战争的第十个年头中最 后几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联军司令阿伽门农抢了大将阿喀琉斯的女俘,阿喀琉
斯一怒之下退出了战斗,致使联军节节败退。
阿喀琉斯的好朋友帕忒洛克罗斯借了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阵,被特洛亚大将赫克托
耳杀死。好友的死,激起阿喀琉斯第二次愤怒,他重新参战,杀死了赫克托耳。
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赫西奥德
(前8世纪末-前7世纪初)著有教诲诗《工作与时日》,为最早的长诗运用格 律和方言。内容上多反映氏族贵族仗势欺凌小农的现实,并庙会丰富多彩的农村 生活和美丽的农村景色。另一长诗《神谱》,叙述诸神由来,收集古代传说。把 不同神话传说组成一个完整体系。现今流传下的古希腊神话,宇宙起源,神的谱 系,多出自这首长诗。
伊索寓言P19
和抒情诗同时兴起的另一文学体裁是散文体的动物寓言,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
的奴隶伊索所作,实际上是希腊人民民间口头创作的结晶。 现存多由后人编撰写 定,总数在400则左右。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 谴责 专制暴虐、残酷压迫,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教训。作者在保留寓言中的动物本 性特征的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语言和思想,并阐明道理或观点,发人深省。它 的形式短小精悍,比喻生动恰当,对后来的寓言作家拉封丹、克雷洛夫都产生了 很大影响。著名有《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等。
把他的诗看作“崇高的颂歌”的典范,密尔顿、歌德等人都曾模仿他的风格。
《伊利亚特》P26
《伊利亚特》,或称《伊利昂记》主要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最后阶段的殊死战斗。 它是一部描写古代战争的巨著,其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
《伊利亚特》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特洛伊城叫“伊利昂 城”,史诗的名字由此而来,它的原意是“伊利昂之歌”。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和 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 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现实,现实世界是真实的,文艺是真实的,肯定文艺的认 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提出“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著有《诗学》、《修辞学》 系统总结史诗与悲剧理论(情节、行动、净化、怜悯、恐惧等)。提出:唯物主
《奥德修斯》
原意“奥德修斯的战争”,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 希腊人用木马计攻下特洛伊城后返回故乡, 归途中奥德修斯遭遇海上大难,历尽 千辛万苦终于回乡。妻子在家等待多年,岛上许多青年觊觎他的财产向他妻子求 婚。奥德修斯假扮乞丐回到家里,杀死不忠的奴隶,重新做回国王。史诗规模宏 伟,内容丰富,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 精神面貌,并表现了“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古希腊抒情诗
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 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分独唱体和合唱体,反映上层贵族 的情趣。诗的内容主要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最著名有萨福,她的诗篇多 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其他有阿里 克瑞翁和品达,前者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 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 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
作悲剧和笑剧九十部,留七部。
索福克勒斯
(前496-前406)出身将军,曾任将军和政治十大委员之一,性格温和,古希腊 悲剧作家最杰出的代表,24次获得戏剧比赛桂冠。他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艺 术进入成熟阶段,保持温和的民主思想,相信命运但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意志, 塑造了一批敢于反抗命运的自我英雄形象。对戏剧的贡献是打破写三部曲的传 统,注重戏剧结构的完美紧凑,一个戏剧中写出一个有头有尾扣人心弦的戏剧故 事,善用对照、突转手法,增加第三个演员,发明活动布景。
义一一模仿论(肯定文艺的认识作用)。有百科全书式大师,现实主义创作理论 的开端。
埃斯库罗斯
(前535-前645)贵族出身,亲自参加马拉松战役和波斯的海上战役, 具有爱国 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其作品有所表达,持民主思想,相信神,命运,因果,但 亦尊重个人的责任与道德感。是悲剧具备了深刻思想内容和完备形式,首创英雄 悲剧,命运悲剧,悲剧三部曲形式,发明了第二个演员。被尊为“悲剧之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