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性能的研究
引言
石油、化工、煤气、焦化及酚类等生产厂排放的废水当中含有大量的苯酚[1]。
未经净化的含酚废水可导致水源被污染,致使鱼类死亡,危害农作物,最终威胁人类的健康。
许多国家将苯酚列为重要的污染物之一。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法及各种结合法[2]。
其中微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废水中的有毒物,处理方法无2次污染且安全、经济。
目前,已鉴定具有降解苯酚能力的微生物主要有假单胞菌(Pseudonomonas.sp)[3]、芽孢杆菌(Bacillus.sp)[4]、酵母菌(Yeast trichosporon)[5]、根瘤菌(Rhizobia)[6]、醋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ticus)[7]等,降酚菌株多存在于酚类污染物企业排放的废水、污泥和被废水污染的土壤中[8]。
本课题拟从被苯酚废水污染的污泥中进行菌株筛选,得到耐酚菌后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上筛选降酚菌株,进一步测定苯酚降解的影响因素。
对特定菌株降解含酚废水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来源
采集原黑龙江省佳木斯东郊黑龙农药化工集团废弃排污口
处污泥进行菌株筛选。
1.2 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NaCl 5.0g/L,蛋白胨10g/L,琼脂15~20g/L,酵母浸膏5.0g/L,调节pH为7.0。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CaCl2 0.1 g/L ,FeSO4.7H2O 0.01 g/L,K2HPO4 0.5g/L,MnSO4.7H2O 0.05 g/L,NaCl 0.2 g/L,KH2PO4 0.5g/L,MgSO4.H2O 0.01 g/L,NH4NO3 1.0 g/L苯酚按实验需要量添加,调节pH为7.0 [8]。
富集培养基:葡萄糖10.0g/L,营养琼脂33.0g/L,酵母浸粉10.0g/L,调节pH为7.5。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菌株和的驯化和分离
在超净工作台中,将10mL含0.1g/L苯酚的基础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取10 g污泥加90mL蒸馏水搅拌15min,静置5min后取上层清液为菌原液[8]。
取1mL菌原液加入无菌水中分别制成100、10- 1、10- 2、10- 3、10-4等梯度的菌液,然后分别从各菌液试管中取1mL用涂布法接种于基础培养基平板上。
在pH 值为7、25℃情况下培养24~48h。
挑取单一菌落于富集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扩繁。
编号,将平板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后放于4℃冰箱保存。
依据革兰氏染色进行微生物鉴定。
1.3.2 降酚菌的筛选
将OD(吸光度)为600的单一菌株,按20%(体积分数)的接种量接入无机盐培养基中,筛选同一时间内对苯酚降解能力最强的作为优势菌株。
1.3.3 培养温度对菌株降酚能力的影响
在pH值为7时,蘸取适量的菌液涂布培养与生化培养箱中调节温度分别为20℃、25℃、30℃、35℃、40℃。
24h后测定苯酚浓度计算苯酚降解率。
1.3.4 培养pH值对菌株降酚能力的影响
将菌液以20%的量接种于苯酚浓度为1000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28℃、270 r/min,调节pH值为5.0、6.0、7.0、8.0和9.0,研究pH值对菌株降酚能力的影响。
24h后测定苯酚浓度并计算苯酚降解率。
1.3.5 底物浓度对菌株降酚能力的影响
将菌液以20%的量分别接种于苯酚浓度为0.1、0.5、1.0、1.5、2.2g/L的富集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270 r/min、28℃、pH值7,比较菌株在苯酚浓度不同时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24 h 后测定苯酚浓度并计算苯酚降解率[9]。
1.3.6 接种量对菌株降酚能力的影响
设置菌株接种量分别为5%、10%、15%、20%、25%、30%,菌株培养条件为pH值为7、270r/min、28℃、底物浓度为1000mg/L、装液量50mL,24h后测定苯酚浓度并计算苯酚降解率。
1.4 分析测定方法
分析温度、接种量、pH值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该苯酚降解菌降解性能的影响。
采用4-氨基安替吡林分光光度法测量苯酚浓度。
苯酚的降解率由式( 1)计算[10]。
降解率( %) = (1-处理后体系中苯酚浓度/体系中苯酚浓度)×100% (1)
2 结果与讨论
2.1 降解菌的初步鉴定
对得到苯酚降解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分别命名为BF-1、BF-2、BF-3、BF-4、BF-5、BF-6,其中BF-2菌株生长速度最快在培养基上直径达到89.1mm(平板直径90mm),BF-4菌株生长速度最慢在培养基上直径为56.4mm。
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单个细胞呈杆状,细胞单个或数个连接。
(见表1)。
2.2 温度对苯酚降解菌降解性能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苯酚降解菌的降解率见图1。
比较不同温度下菌株的降解率,可以发现菌株在温度在25~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苯酚降解率逐渐降低。
在25℃时6株菌株的苯酚降解效果均达到最佳。
其中,BF-2的苯酚降解率最高,达到89.7%,BF-4的苯酚降解率最低,为65.5%。
在培养温度为30~40℃时,菌株的降解能力逐渐减弱,40℃时BF-2的降解率降为57.6%,此时BF-1的苯酚降解率最低,为49.1。
根据数据分析得出:菌株最佳苯酚降解温度为25℃。
2.3 pH值对苯酚降解菌降解性能的影响
不同pH值下苯酚降解菌的降解率见图2,培养48h,仅BF-6在pH值为8.0时苯酚降解效率达到最高,为71.4%,其余菌株均在pH值为7.0时对苯酚的降解率达到最大,此时,BF-2的降解效果最好,苯酚降解率达78.0%;BF-4的降解效果最差,苯酚降解率为58.0%。
在pH值为5.0和9.0时由于酸性和碱性过强导致酶蛋白变性从而失活,使细菌生长迟缓,降酚能力减弱。
由此可见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更有利于苯酚降解菌对苯酚的降解。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苯酚降解菌最适降解pH值为7.0或偏碱性。
2.4 底物浓度对苯酚降解菌降解性能的影响
不同底物浓度在降解24h后苯酚降解菌的降解率见图3,在苯酚浓度为100~2200mg/L时,BF-2的降解效果是6株菌株中最好的。
BF-2在苯酚浓度为100mg/L时苯酚降解率高达93.3%;此时,BF-4的苯酚降解率最低,为67.5%。
在苯酚浓度为2200mg/L 时,BF-2对苯酚的降解率降至39.6%;此时,BF-4的降解率仅为15.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随着苯酚浓度的升高,苯酚降解率逐渐降低。
2.5 接种量对苯酚降解菌降解性能的影响
接种量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见图4。
接种量在5%~20%时,菌株对苯酚的降解能力随接种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在接种量等于20%时,6株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均在此时达到最大。
其中,
BF-2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为91.5%;BF-3的降解效果最差,降解率为67.7%。
当接种量为20%~30%时,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逐渐下降。
以上结果说明,过多的增加投菌量不但会降低降解速率,且造成资源浪费,而适当增加投菌量,有利于快速去除水体中的苯酚,即应该按科学比例投加苯酚降解菌。
3 结论
从原黑龙化工厂废弃排污口处采集污泥,分离、筛选出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株,经研究菌株对不同的pH值、温度、苯酚浓度、接种量的适应能力。
得出以下结论:降酚菌可以将100mg/L及以下的苯酚高效降解,在温度为25℃、pH为中性或弱碱性、接种量为20%的条件下对苯酚的去除效率最高,在苯酚浓度达至1200mg/L时仍有一定的降解效果。
考虑各种环境因素,运用到实际中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含酚废水的处理效率,充分发挥高效降酚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因此在苯酚降解菌株的筛选中,不仅需要具有高产能力的菌株,更需要能够在短时间中达到最大降解率的菌株。
即对于筛选出的高效耐酚菌株还要进一步的探究,以便缩短达到最大降解率所需的时间和提高降酚菌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钱莹莹.钛基氧化物电极电催化氧化含酚废水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樊瑜.耐高浓度苯酚菌株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朱艳霞.太湖入水口底泥微生物宏基因组及聚磷菌多样性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2.
[4]叶长明,杨艳琴,任屹罡,等.高效秸秆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8):89-92.
[5]刘姗姗,刘永军,黎兵.固定化活细胞苯酚生物降解特性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2,38(9):30-33.
[6]刘国正,何义亮.焦化废水的MBR处理工艺[J].净水技术, 2013,32(1):34-37.
[7]雷湘华,周鑫钰,夏花,等.一株朝鲜蓟内生菌降解苯酚初步研究[J].农学学报,2013,3(7):22-25.
[8]张雯,苏静静,曹丽琴.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2):89-94.
[9]赵雪梅.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种筛选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1677-1678.
[10]于秀娟,高铭晶.MnOx/AC的制备及电催化氧化降解苯酚[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29(6):864-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