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合成
展望
对苯二胺类防老荆是最杰出、也是最重要的橡胶防老剂,随着橡胶制品使用量的增多,对其需 求量也增多,因此提高合成反应转化率和收率,降低成本,或开辟新的合成路线成了该领域的首要 任务。主要包括: (1)设计和优选出性能更加优越的催化荆,发展还原烃化法,保证催化剂有好的活性和稳定 性。 (2)酚胺缩合法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合成方法,其关键在于从各步反应催化剂和工艺条件 着手,完善催化剂和工艺条件,降低产品中的有害金属离子含量。 (3)进一步展开对羟胺还原烃化法和醌亚胺缩合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万 方数据
合成化学(HEcHENG
chemlcal
HuAxuE)
第8卷第l期(2000)
一37一
co.公司023用对一硝基二苯胺取代RT培司,仍用Pt/c为催化剂在Pt/c的基础上,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了一定量的Na=cos,使收率提高到99.4%;Mueucr 等“”用Pt或Pd/c作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添加M矿+或&“,RT培司和酮反应收率达到96.2%。 1977年,英国的皇家化学公司o”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了HsPo.,发现HaPo・的加入量对反应物有一 定的影响;sumitomo c11∞ical co.公司m]还以PtS:/c作催化剂,效果也较理想。另外还研究了其它 载体担载的Pt,Pd催化剂.发现都有一定的活性。如symon,Ted口31就研究过Pt/Al。os催化荆,发现 收率也较高。 总之,用贵金属Pt,Pd确实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都能制取相应的防老剂,但造价太高,不太适 宜工业化生产。 2.过涟金一作催化剂的研究 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得最多的过渡金属是cu或Ni催化剂。如1977年wison等“”详细研究 了Ni/硅藻土催化剂,发现RT培司与酮反应收率达75%,而添加某些酸如4一甲基苯磺酸和某些有 机硫化合物如PtlSMe后,防老剂的收率增加到100%。而对于铜催化剂的研究则更为广泛,Volof.
[I]李维贞:合成橡胶工业,1995,】8(4),2lo. [2]馀祖平:化工物资.1992,2,n. [3]曹振缌t合成橡胶工业,1996.19(6)t321. [{]吕世光:谭福慧:椽胶工业,198l,5,d3- [5]扬激芬;弹性体,199B。8(2),27. [6]玛磊钧.廖记云: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5,l,】.
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主要合成方法
目前,=工业生产的防老剂约有150种,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胺类、酚类、亚磷酸类和含硫有机 化合物4类。现在产量最大的是对苯二胺类,主要品种有4010NA(Ⅳ・异丙基一Ⅳ『一苯基对苯二胺)、H
(.】v,.v
r一二苯基对苯二胺)、4020[.v一(1,3一二甲基丁基)一Ⅳ’一苯基对苯二胺]、4030[Ⅳ,"一二(1,4一二
34
合成化学(HEcHENG
HuAxuE)
第8卷第l期(2000)
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合成
李君蒋毅程极源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天然气开放实验室,成都,610041)
摘要介绍和评述了合成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方法及所用催化体系。参考文献32篇. 关麓词对苯二胺防老剂综述
研究合成防老剂的意义
在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橡胶制品的今天,橡胶工业得到迅猛的发展。60年代起步的合成橡胶工
1998年9月30日收到,1999年9月6日修回
万 方数据
合成化宇【HECHENu
HuAxuE)
弟苎卺幕l晶Ij【zuuu)
氯基或羟基的苯胺类化合物都是较好的抗氧化剂““。其合成方法得到了深入地研究,到目前为止 主要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 1.还原烃化法 (1)以对氨基二苯胺(RT培司)和脂肪酮为原料的两步法“],反应方程式为:
业,到80年代末达到了高峰,1989年世界合成橡胶(sR)总生产能力为1318.5万吨。之后,由于橡 胶工业受到挫折,使后两年sR的生产能力下降,但随着经济的复苏,sR的增长速度已恢复到80年 代的正常水平“]。1997年sR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当年的产量为10ll万吨,而消费量则达到1015 万吨。天然橡胶的使用要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历史相当悠久,继19世纪初出现橡胶种植业之后天 然橡胶得到长足发展。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也得到很大提高,每年需要约500多万吨o]。1997 年天然橡胶产量为637万吨,比1996年增加了4万吨。与此同时,全球天然橡胶的消费量也从 1996年的613万吨升至658万吨。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橡胶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预 计到2000年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保持8%~10“的发展速度[3],生胶消耗量由1995年的 135万吨增加到160万吨~200万吨。 但生胶和橡胶制品在存放和使用中,受到氧、臭氧、光、热、机械疲劳、金属离子、溶剂、化学腐蚀 荆、微生物及高能辐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老化现象。因此,寻求适当的防老荆以优化橡胶制 品性能就显得相当重要。
州H:+H心NH—@一@刚H—@一m+啪
该法以相应的脂肪胺和Ⅳ一苯基对氨基酚为原料在碘粉铵化下,常压脱水可缩合成相应的防老剂。 原料Ⅳ.苯基对氨基酚可用对苯二酚与苯胺反应制得。本法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但脂肪胺来源困难, 且价格高,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万 方数据
~36
合成化学(HEcHENG
HuAxuE)
该怯以Ⅳ一苯基一对苯醌亚胺和脂肪胺为原料,室温下在甲醇中以Pd/c为催化剂催化加氢可得相应 的防老剂。原料Ⅳ一苯基一对苯醌亚胺的制法如下:甲醇中存在有机胺时用Mncl:・4H:o或K,cr:o, 氧化Ⅳ一苯基・对氨基酚,产品收率70%。 s.其它方法 Kucherov,s.s.等‘”1用电化学烷基还原法研究了RT培司与丙酮的反应。原料被放入恒温电懈 池,阴、阳极区域用MK一40型阳离子交换膜分开。阳极电解液是20%H:So・,用Pb作电极;阴极电 解渣是可变的,可由不同的金属做成穿孔网筒或线网筒形状来充当电极。该方法也能得到所需产 物,但耗电大,副产物多,因此目前还不宜工业化。 防老剂4010NA等也可采用RT培司与苯磺酸异丙酯反应的工艺制得…】。反应方程式为:
r7]Mi赇o,1w8佐duki}Efi血,K。muro;E咖o,N】mBuu.Chcm.S0c.Jpn.,1995,68,620.
万 方数据
38
合成化学(HEcHENG HuAxuE)
第8卷第1期(2000)
Bertr卸d,G.;Eleu,E.:Rubber world.1985,d.32.
第8卷第1期(2000)
3.羟胺还原烃化法…1 反应式为:
渊创书+人,三删N—兮NH书仙。
9H
o
以对亚硝基一二苯基羟胺与脂肪酮为原料,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还原烃化而得产品。对亚硝基.二苯 基羟胺可由硝基苯部份还原先制得亚硝基苯,再由亚硝基苯催化二聚而得,收率较高。
4.酲亚胺缩合法…3 反应方程式为:
兮No+…:警心H心H电仙。
甲基戊基)对苯二胺]、4040[Ⅳ一(4一甲基苯基)一Ⅳr一(1,3一二甲基丁基)对苯二胺]。其中4010NA是 迄今最杰出、最完善的代表,它具有综合的防护效能,抗臭氧和抗屈挠性高,对热、氧、有害金属(如 铜、锰等)均有抑制作用,广泛用于轮胎面及胎侧、胶管、电缆、密封等““1。用量为1份~3份/100 份橡胶,我国每年至少需要防老剂1.6万吨~4.8万吨。这也说明研究生产防老剂反应的重要性。 自从发现了苯胺类化合物具有防老化作用后,人们尽量通过改变取代基的位鼍和数目或修饰 中央苯环来合成许多不同分子、选择性能更加优良的抗臭氧剂。研究发现,在取代苯基的对位含有
Nagaca,丁打u"埘iKusuda.Chjy出.毗a1.:US
5 536 878,j996. 2 336 375.1977.
j
嘲啪兰I三l兰!J兰_三l
m
ImperjaI(memical
hdLmri§Ⅲ.:Ff.mmandc
Har蕊,Alo西;Dolezel,Pavel;P罄ek,Jc耻f;Gab盯ik,Mjlan:Czech.cS 257 400,1988. Sumi的mo
R
@一NH—@一m+@瞄吣c…,一@刈H—@一NH_H㈣。卜@
兰@刊H—@刊HqH职,+@一。aNa+co:++岫
该方法在工业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但由于工艺原因而受到限制。
R
还原烃化法制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催化体系的研究
在防老剂的合成中,如何尽量提高转化率和收率,降低成本一直是研究者和生产者追求的目 标。目前有效手段之一是通过使用催化剂和改善工艺条件来实现,其中催化剂的研究就显得极为 重要。在该反应体系中通常选用的催化剂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Ⅶ族金属如Ni,Pd,Pt,Ru等f也可以使 用铜系催化剂,同时添加crzo。,Fe:oa,zno等氧化物。由于贵金属价格昂贵,工业上主要采用铜系 或镍系催化剂。 1.用责金晨作催化剂的研究 贵金属是非常好的加氢催化剂。在对苯胺类防老剂的合成中常用的为担载Pt或Pd催化剂.研 究得最多的是把n或Pd载在活性炭上。如Mj招uj Petrochcmjcal公司“钉和sumitomochemjcaJ co.公 司…3都分别探讨过用Pt/c作催化剂的RT培司与酮的还原烃化反应,产率高达98%;sumitomo
@删Hz+H心HR一@HH—@州HR+邺
该方法以苯胺和Ⅳ一烷基取代对氯基酚为原料。经高温、常压脱水缩合制成防老剂。原料Ⅳ一烷基取 代对氨基酚可由对氨基苯酚和酮缩合成希夫碱,再加氢还原或在减压下用甲酸还原制得,得到的产 品是混合防老剂。本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但工艺不够成熟.加氢反应的转化率不高,产品中 有害金属离子含量较高,关键是各步反应催化剂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 (2)脂肪胺与酚缩合…],其反应通式为:
J埘等”1研究过cu/硅胶催化剂,发现对于芳胺与酮的还原烃化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Q也是 一种较好的助剂,Taros,AIois等‘“3和uhm.Jan等[”3分别研究了cu/cr催化剂在制备防老剂反应
中的特性,获得了理想的转化率和收率。Pa∞k,Jo∞f等m’263也研究了cu/cr体系催化剂,并添加含 cl化合物获得了较高收率。经过有机酸处理的cu催化荆也被引入到该反应体系,而得到较高产 率,研究表明是因酸改变了铜的表面结构o”。uhlar,Jan等o”把铜铬铁矿应用于该反应体系中,也 能达到一定的效果。cu/酸性多相催化剂对于芳胺和酮的还原烃化具有更好的效果,收率高达99% 以上,且副产品醇很少。cu系、Ni系催化剂由于其活性好,价格便宜,在工业化生产中极受亲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