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护理
不动菌杆
流行特点
鲍曼不动杆菌对湿热紫外线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 抵抗力,在干燥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25天以上。 常规消毒剂只能抑制其生长,不能杀灭,而且耐 受肥皂,是医务人员手上、医疗器械、物体表面 最常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肠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易感因素
• 病情严重、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缺损、应用 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和介入治疗;广谱多种类 抗生素的使用是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高危因素
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护理
概念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 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 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 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 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耐药
敏感
流行特点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专性需氧菌,无动力,20℃30℃环境下生长良好,5-8月份为高发期。无特殊 营养要求,在普通营养基上即可生长。
•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导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 时,确保无菌操作
护理措施
• 在护理过程中应加穿隔离衣,在 离开房间前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 黄色垃圾袋中,脱去手套后必须 进行手清洗或手消毒
• 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前 后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上有 明显污染时应洗手;无明显污染 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防止 交叉感染。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 4、伤口及皮肤感染:手术切口、烧伤及创 伤的伤口,均易继发不动杆菌皮肤感染, 或与其他细菌一起造成混合感染。临床特 点与其他细菌所致感染并无明显不同,偶 可表现为蜂窝织炎。
耐药机制
• 鲍曼不动杆菌对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的耐 药率可高达70%,目前的多数菌株尚对亚 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 敏感。对这些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 势,特别是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尤为明 显。
治疗原则物耐药率达50%或以上,经验选用抗菌药 物困难,故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 联合用药
采用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多西 环素(静滴)/米诺环素(口服),临床有治疗成功报道,但缺乏大规 模临床研究;
• 通常需用较大剂量
护理措施
• 地面每日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用5001000mg/L(0.05-0.1%)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拖擦
• 床头柜、床单元、监护仪等物体表面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试
• 血压计、听诊器不能共用,专人专用,每日保持 清洁干净,终未消毒。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 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500-1000mg/L含氯消毒 剂擦试)。
• 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长期卧床患者较多的脑外 科;有多种基础病、机体抵抗力下降的老年病房; 免疫力缺损的血液、肿瘤科等都是重点监测对象
鲍曼不动杆菌可在人体各个部位定植
呼吸道定植 皮肤定植
胃肠道定植 伤口定植
鲍曼不动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类型
• 1、肺部感染:既有外源性感染,又有内源 性感染。口咽部菌体的吸入很可能是内源 性感染的主要发病机制。不动杆菌引起的 相关性肺炎临床表现无特殊性,病死率高, 呼吸机依赖患者远较非呼吸机依赖患者为 高
• 2、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在泌尿生殖系统的 检出率较高,仅次于呼吸系统。可引起肾 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亦可以呈无 菌状菌尿症,其诱因多为留置导尿,膀胱 造瘘等。
• 3、血流感染:为不动杆菌感染中最严重的 临床类型,其感染多为继发于其他部位感 染或静脉导管术后,有发热、全身中毒症 状、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及肝脾肿大等,重 者有感染性休克。
• 气管切开患者注意无菌操作及气道湿化, 伤口敷料每日定时更换,保持干燥
• 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拔出气管套管或气囊放气前要充分吸净口
腔和咽部分泌物
影响预后的因素
• 基础病的严重程度 • 引起感染的诱因能否消除 • 治疗时间的早晚 • 抗菌方案是否合理有效 • 肺部感染与菌血症的预后相对较差
护理措施
• 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 检查完成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 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 >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 病人的生活垃圾均为医疗垃圾,放入黄色垃圾袋 • 合理使用抗生素
敏感菌 耐药菌
长期暴露于抗生素之后
护理措施
治疗原则
• 疗程常需较长 • 肝肾功能异常者、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剂量应作
适当调整 • 混合感染,结合临床兼顾其他细菌
护理措施
• 病人应单独安置在隔离病室,必须进行接触隔离,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在床头牌标贴接触隔离警示 标识,提醒医务人员
• 限制病人家属探视,如必须探视,每次1-2人,家 属应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消毒,必要时穿隔 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