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执教人
教学
要求
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优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




重点
学唱歌曲,能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
难点
感知三拍子音乐的旋律特点,并进行歌曲的创作。
教具
多媒体教学光盘
课型
综合课
教时
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课,听音乐,唱《瑶山乐》
三、新课教学:
等,不管名字怎么样变,都是指这同一首歌曲。
五、教学延伸:创编歌词。
让我们走进春天,找一找还有哪些景色是歌曲里没有描绘到的?
请同学们自己把想到的景色用歌词创作出来。再唱一唱。
学生讨论,选出三组比较好的歌词,用他们创编的歌词替换原来的歌词。
六、小结
在歌声中下课。
第三周星期一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
执教人
教学
要求
难点
感受音乐的可创造性,学会举一反三。
教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型
综合课
教时
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新课教学:
1、复习第二册学过的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再次播放课件中的瑶族长鼓舞,让学生感受瑶族的特点。
教师导语:我们刚欣赏了瑶族的长鼓舞,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描写瑶族人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的乐曲。
4、作品作者介绍:这首乐曲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第一乐章,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50岁时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第一乐章音乐所描写的内容:春天来,鸟儿欢唱,欣喜若狂,来把
春报。泉水潺潺,微风习气,好似喃喃细语,闪电雷鸣,转瞬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音乐通过独奏小琴和乐队之间的对比,表现出春天蓬勃的朝气。
2、演唱第一段,提出要求:歌曲的速度上怎么样的?歌曲的情绪如何?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应该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就像小黄鹂鸟一样
3、根据第一段音乐继续学习第二段。
4、完整唱好歌曲。
5、揭示歌曲名字:
歌曲的名字是什么?你们能为它起个名字吗?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还可以叫做《嘀哩嘀哩》,或《嘀哩哩》
2、欣赏全曲。边听音乐边轻轻摆动身体或头帮助感受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动作。
3、听听,谈谈:听完乐曲请同学们谈谈乐曲的特点。试着从乐曲的节拍、节奏、情绪、音色等。
4、唱主题,师生一起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5、听辩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方法:学生听到主题旋律时举
手来。
6、请几个学生手持几个打击乐器,当出现主题旋律时随音乐一起敲击伴奏




重点
学唱歌曲。
难点
在歌曲学习中体会重复与对比的手法。
教具
课件,录音带等。
课型
综合课
教时
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导入:我们上节课欣赏了《春节序曲》,这首曲子为我们拉开春季学期的序幕。在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要再去寻找春天。我们要听听德国小朋友眼里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二:学习歌曲:
1、先听歌曲《春天来了》,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里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4、学习知识。学习级进和跳进。
5、创编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歌曲,
请同学们自行分析歌曲的情绪应该如何处理。
6、载歌载舞,在歌声中下课。
第六周星期一
教学内容
玩乐器
执教人
教学
要求
通过认识音名在键盘上的位置,继而进行“玩乐器”的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




重点
了解键盘乐器知识,并能动手演奏一两首小乐曲。
复习巩固歌曲,了解歌曲的重复与对比的结构。
通过节奏读拍,掌握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




重点
《春天来了》歌曲的复习伴奏及结构的表现。
难点
独立读拍节奏和视唱旋律。
课型
综合课
教时
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歌曲复习:
1、跟老师的钢琴伴奏一齐唱歌曲《春天来了》,注意音乐力度的变化。
2、老师用双响筒打击不同的节奏,同学们唱音乐旋律,注意老师打击的节奏有什么变化?体会节奏的宽松和密集的重复与对比。
5、再听音乐,用动作感受音乐。当听到音乐中出现小鸟歌唱或电闪雷鸣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6、唱熟主题旋律。教师板书出示主题旋律,教师带领学生唱熟主题旋律
(小提示:我们身边就经常能听到这段主题音乐,比如手机的铃声。)
7、复听全曲,指导学生倾听主题旋律,听主题旋律时举起
右手,计算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8、小结,在音乐声中结束新课。
7、用舞蹈动作感受音乐,模仿瑶族人拍长鼓的舞蹈动作。
三、学唱歌曲《瑶山乐》
1、导入:教师用语言导入:我们刚刚表演了精彩的长鼓舞,老师很想给大家唱一首歌曲,《瑶山乐》。
2、请同学们用“LU”音跟பைடு நூலகம்老师的钢琴哼唱旋律。
3、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歌曲中多处出现连音记号,要注意声音的连续和圆润。
2、节奏朗读歌词,主要是解决一字多音的问题。读的时候同时要注意声音的渐强渐弱的变化。
3、识谱学唱:老师唱第一句和第三句,学生唱第二句。比较一下,每句有什么不同。
4、再换过来,老师唱第二句,同学们唱第一和第三句。
5、学唱歌词,歌唱中感受到下面这样的旋律时,随音乐做一
种动作。即划旋律线,感受音乐的旋律走向。比较两句不同的音乐旋律走向。
1、欣赏巴哈的《G大调小步舞曲》。
2、听听,请班上学钢琴的同学弹奏乐曲。
3、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熟悉歌曲旋律,感受三拍子音乐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唱时边打着拍子唱。
4、结合音乐做3/4拍子的律动,学习三拍子舞步。
全班分成两横排面对面站立,对面的两个同学手拉手,踏三拍子的节奏,一排前进另一排就后退,然后交换位置跳。
3、唱指法歌,先唱歌曲旋律,再唱指法歌。
4、边唱边在琴上弹奏,请个别同学到老师的琴上弹奏。
5、学习歌曲伴奏,为歌曲《春天来了》弹伴奏。
6、练习,布置作业,回家继续练习,没有琴的同学在纸板上画键盘练习。 7、下课。
第六周星期三
教学内容
《凤阳花鼓》
执教人
教学
要求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地歌唱与表演。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和风情。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2008-2009年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
入学教育
执教人
教学
目的
1、对学生进行新学期的入学教育。
2、了解学生假期情况。




重点
复习唱校歌
难点
背唱校歌
教具
录音磁带
课型
综合课
教时
一课时




一、发声练习:
主要是进行开声,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对正确的发声方法已经有些陌生,通过复习让学生慢慢找回正确的发声方法的感觉。
二、综合训练:
1、节奏读谱,解决歌曲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中的八分休止符。以及第五第六乐句中的前十六后八的节奏。
2、朗读歌词,重点读好第五第六句。
三、发声练习,
用歌曲的第五六句进行发声练习,要求声音要轻巧有弹性,“嘀哩哩嘀哩”每一个字都要唱得很清晰。
四、学习歌曲“
1、欣赏范唱:多媒体展示歌曲《春天在哪里》,请同学们欣赏之后,说说春天都有哪些亮丽的景色?
4、即兴创编:请同学们把第二段歌词套进歌曲中进行演唱,如果能够自己创编歌词更好。
5、跳跳,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自由律动。
6、想想:歌曲《瑶山乐》是由乐曲《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改编而成的,说明了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8、载歌载舞,在音乐声中下课。
第五周星期三
教学内容
《我们大家跳起来》
6、想一想:欣赏了《春》和《百鸟朝凤》两首乐曲,请
同学们想一想,两首乐曲有什么区别?一年之计在于春,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五周星期一
教学内容
听听唱唱跳跳
执教人
教学
要求
通过唱游律动表演等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并培养创造音乐的能力。




重点
欣赏乐曲《瑶族舞曲》,学唱歌曲《瑶山乐》




重点
学唱歌曲,流利的歌唱与表演。
难点
歌舞结合,边歌边舞。
教具
多媒体、鼓等。
课型
综合课
教时
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三、新课教学:
1、听中设问,欣赏《凤阳花鼓》旋律。提问: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里听过?
2、介绍歌曲的原曲以及流传情况,歌曲背后有一个美妙凄婉动人的故事。讲述旧时代劳动人民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卖唱的苦难经历以及改革开放后人们过上幸福生活演唱的新“凤阳花鼓”。
3、范唱,听范唱。听新旧《凤阳花鼓》,比较情绪、风格有什么变化?
教时
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结合语文课导入课题。教师选择一篇描写春天的抒情散文,用《春》的音乐做背景,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2、欣赏全曲。欣赏音乐时,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摆动身体,充分感受音乐。听音乐时,闭上眼睛认真倾听,培养聆听音乐的习惯。
3、请学生听完后谈谈对这首音乐的感受: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请学生尽可能发挥想像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