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 叠衣服
• 衣饰框 • 剪指甲 • 入厕 • 叠被子
• 清理、整理工 作:书包等 • 擦洗:桌椅、 教具等 • 照顾动植物: 浇花、喂食等
• 谈话礼仪: 打招呼、 道别、 打电话、问路、 道歉等 • 动作礼仪:递 交物品、开门、 敲门、打喷嚏、 倒茶、入席等。
• 夹、转、擦
• 撕、打、敲 • 卷、削
预防疾病教育
(一)内容选择
感冒我不怕 不怕看医生 安全用药才健康
体现季节性、地域性、即时性
1.常见疾病的预防:腹泻、感冒等 2.预防接种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疾病治疗的措施。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疾病的基本情况(名 称、症状、病因、危害等)。 (2)初步了解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办 法。
2.技能目标:
(1)能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 (2)能按照规范要求独立完成某项生活技能; (3)能说出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具体表现。
3.情感态度目标: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2)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 (3)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意识。
小二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和爸 爸、妈妈一起动手做汤圆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食物的名称、种类及特点及食物营养与 人身体健康的关系;
(2)知道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3)掌握饮食的卫生要求,知道自己进餐的方法。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用餐工具独立进餐,有文明进餐 的 行为习惯;
实施要点
对于疾病的知识了解要准确,并将知识以适合 幼儿的方式呈现。 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请有患病经历的幼 儿谈感受,增强说服力。 充分利用幼儿园保健资源,如可以请保健医参 加教学活动。 通过组织情境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对疾病防治 的理解。 预防及治疗措施紧密结合幼儿特点,有针对性、 实用性。
(四)活动过程
1. 一、师幼随着音乐玩“碰一碰”的游戏。 多种形式导入,认识不安全现象。 请幼儿说一说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 2. 分析不安全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危害。 二、教师出示卡通人体图片,幼儿与旁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危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边的伙伴自由交流,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 教师总结并补充,使幼儿形成完整的认识 位不能给别人随便看、随便摸 ,并把小红花 贴在相应的部位。
拆分动作,做到步骤化和有序化。 切实发展孩子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练习:坐(椅子在桌子下时)
1.站在椅子后,从两侧握住椅背,将椅子轻轻提起,从桌子 下面拉出来。 2.桌椅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以身体可以进入为宜。 3.站到桌椅之间。 4.在椅子前面,身体稍微前倾,把裙子等可能被勾住的衣物 用手压住,轻轻弯腰坐下。 5.双手轻握椅子面两侧,身体略微抬起,将椅子提起来轻轻 前移。 6.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7.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2.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能够在生病时主动告知家长或教
师。 (3)能在不同情境下采取适当的方法 配合治疗。
3.情感态度目标 (1)发生疾病时不害怕,不恐慌。 (2)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 3)
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2.技能目标
(1)能根据交通标志与信号做出及时的反映。 (2)根据情境能运用基本的求生技能进行自护。
3.情感态度目标
(1)养成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则的习惯。 (2)关注身边的安全因素,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相应的环境创设;
辅助教学工具; 相关安全生活材料; 图片、视频等。
2.经验准备
单元三
学前儿童 身体保健 教育
【学习目标】
了解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掌握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活动设计的要 求 理论联系实践,对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进行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目标(指南)
身心状况
动作发展 生活习惯/ 生活能力
体态健康
平衡性 协调性 力量/耐力
卫生习惯
收集有关疾病的资料与图片、视频等; 相应医疗器材
2.经验准备
(四)活动过程
1.讨论疾病的现象与症状吃胶囊:低头吞咽
打针:放松肌肉, 脚尖点地 2.明确疾病对健康的影响
3.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
在幼儿园的医院区角中投放有关材料器械,促进幼 儿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对疾病防治的认识。 在阅读区摆放相关疾病资料,丰富幼儿经验。 在一日生活中加强晨检,消毒。 向家长宣传疾病防治工作和知识,如不带幼儿去人 多易感染病菌的地方。 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最好为图画 形式。
3.加强全方位合作。
注意的问题
适时进行 注重年龄及个体差异 要求应具体而规范 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持之以恒 家园要求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注重榜样的作用
四、学前儿童安全生活教育
(一)活动内容
(1)认识常见的交通及安全标志: (2)了解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3)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活动延伸
1.在幼儿园的区角中投放有关材 料,在阅读区摆放相关资料, 丰富巩固幼儿经验; 2.通过其他领域活动扩展对身体 的认识及提醒幼儿进行身体保 护; 3.在一日生活环节中随时提醒幼 儿对身体的保护。
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与艺术解释相结合
充分利用好幼儿的“身体资源” 讲解与体验相结合 抽象与直观相结合 通过“自查”方式的传授增强活动的科学 性。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相应的食品、模型、 图片、视频 、相应的 工具
2. 经验准备: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2. 头脑风暴讨论评议; 质期是“天”、“月”、“年”的计算方法) 3.献计献策明确要求; 4.行为练习巩固深化。
1.出示图:面包、汪汪煎卷、绿茶,让幼儿探究保
2.自主探索活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食品的什么 地方可以找到 3. 即使在保质期时间之内,如果出现问题,也不能 吃了。什么情况下不能吃呢?
我会过马路 尖利的东西要当心 上下楼梯不拥挤 走丢了怎么办 不许摸
幼儿园常见伤害事故
1.校车伤害事故 2.社会安全事件 3.校舍设施伤害事故 4.自伤互伤走失事故 5.教职工伤害事故 6.食物中毒 7.其他伤害事故 8.网络舆情
(二)制定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常用的安全标志与交通标志; (2)知道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3)了解应对意外事故和伤害的常识。
二、 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
(一)内容选择
1. 2. 3.
进餐 盥洗 有规律生活的基本常识; 入厕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技能; 午睡 喝水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着装 胃肠小闹钟 环境卫生 吃不完怎么办
我爱洗澡 起床以后做什么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懂得生活要有规律,了解一些必备的生活卫生常识和规则; (2)了解一些生活技能的基本的要求。
(2)会摆放和收拾餐具,会做值日生;
(3)能根据营养需求合理搭配自己的膳食; (4)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
3.情感态度目标:
(1)对了解营养知识感兴趣,乐意讨论营养 问题; (2)喜欢吃各种各样有营养的食物,愿意形 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保持愉快的进餐情绪,愿意独立进餐; (4)关注自己及周围他人的饮食状况。
1.结合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 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 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 一条通道。 2.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 况等)。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 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警报录音,组织幼儿“实战演习”。听到警报 声音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按图标路径迅速撤离到户外安 全地带。
3. 掌握安全生活的措施或方法
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对危险现象处 理的办法。 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处理危险现象的方法或措施 (影音视频资料、宣传画册、故事、小实验、模拟 现场等等)。
4.模拟演练,巩固对安全生活措施的认识。
三、拓展经验,丰富认识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身体的隐私部位,那怎样保护我们 的隐私部位呢? 1.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发表看法。 2.观看课件《不许摸》,了解小羊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师:大灰狼和狐狸想要干什么?(想摸小羊的隐私部位)小 羊同意了吗?它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学一学。(幼儿学一学小 羊大声拒绝的话:“不许摸、不许摸!”“如果再要摸,我就喊 大人!”……)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3. 我们来看看图片上的这四个小朋友的表现,他们谁做得 对?为什么?
(五)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幼儿园的区角中投放相关材料巩 固幼儿经验; 多领域活动整合:通过其他领域活动以及游戏, 巩固幼儿获得的生活常规教育; 家园合作:做好家长工作,在家庭中巩固幼儿获 得的生活常规教育 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加强对幼儿的生活常规教 育。
实施要点
要求具体、细致 示范准确、规范
情绪愉快
自理能力
适应环境
精细动作
自我保护
二、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教育 (二)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 (三) 学前儿童饮食与营养教育 (四)学前儿童安全生活教育
三、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设 计
(一)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类教育活动的设计
1.认识自己的身体及保护常识教育 2.疾病防治常识教育 3.生长发育常识教育
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针对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