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德国会计

浅谈德国会计

浅谈德国会计及其对我国会计的启示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国际会计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而德国又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德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民族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会计模式。

研究和借鉴德国会计发展中的可取之处,有利于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也对我国会计变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德国;会计环境;会计模式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

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国门,就必须要了解国际会计,掌握相关的知识。

德国是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合作伙伴,研究和比较德国的会计环境及其模式,对我国的会计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的会计环境
各国的会计环境都深受其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的不同,也就造成其会计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1、政治环境
德国国体是联邦制共和国,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德国采用典型的立法会计模式,强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统一,基于宏观的控制而非微观的实用,采用极端稳健及不充分披露的原则。

2、法律环境
德国会计法律体系也采用成文法,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会计活动
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以提供一个适合市场竞争的环境。

另外的目的还包括为政府贯彻经济政策服务。

影响会计环境的主要法律包括《商法》、《股份公司法》、《公告法》、《股份不公开公司法》、《税法》以及《欧洲引导法》。

3、文化环境
法制观念强,倾向集体主义,权力距离较大。

德国属于日耳曼民族,该民族长期生活在罗马帝国境内,他们信奉罗马基督教,直接受罗马文化下的国家制度及法制的影响。

罗马文化国家制度和法律的严谨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人凡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普遍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诚实而不需要监督。

4、经济环境
德国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首要的特点是保护竞争,限制垄断。

竞争秩序不能仅仅靠经济的自然秩序,也不能仅仅靠国家的法律秩序来创造和保障,而应把二者结合起来,由国家的秩序和政府的力量维护自由的市场经济。

市场的有序竞争,给市场注人了活力,但竞争不是“放任”的,当竞争中出现社会所不期望的后果时,国家会进行干预,以体现社会公正性。

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不平衡,还可通过社会力量进行纠正,以实现公平或公正。

比如,通过税收来实现分配的平衡等。

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倡导社会进步,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追求社会进步,如维护人的尊严,树立高尚的道德精神,发挥社会的安全保障作用等
(二)、德国会计模式的特点
1、会计规范法典化
这是德国会计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标志之一。

德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其经济秩序主要靠法律来规范。

德国的会计规范就分散在《商法》、《公司法》和《税法》之中,其中,《商法》和《公司法》对会计方面的规定大多是总括性的要求,而《税法》对德国会计则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2、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充分披露
稳健性是德国会计体系中最大的一个特点。

稳健性的实质是企业可以合法地低估利润和隐瞒资产在财务报表中提供尽可能少的信息。

由于德国公司的主要债权人是银行,银行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要求企业对外提供尽可能少的信息。

德国的会计披露要求比较宽松,由于德国公司的主要债权人是银行,银行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来获取公司的信息,因此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是很高。

另外,公众投资者在德国公司中所占的比重很小,需要对外披露的信息也不是多。

3、按总费用法编制的损益表
德国会计的利润表可采用“按总费用法”或“按销售成本法”编制。

总费用法是传统利润表编制方法,利润表中,销售成本包括在产品、产成品以及自用产品,高估费用,低估利润,符合极度稳健的传统销售成本法。

在欧盟内协调而采用的国际通用的格式,费用法扣除的只应是与当期销售收入配比的费用
4、德国的会计职业界和会计准则建议
在德国只有达到《公告法》规定规模的大型企业的财务报告才要进行独立审计和公告。

而且注册会计师协会准则建议不过是对《股份公司法》相应规定的解释,并无独立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5、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
德国会计中划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惯用期限是4年而不是1年;在合并报表中只合并国内子公司而把国外子公司排除在外;执行统一的账户表,虽不具有强制性,但是由于应税需要,企业也乐于采用。

(三)、中德会计环境的相似之处
1、相似的政治经济环境
德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远远不如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虽然中德两国属于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但从会计环境的角度看,在不太发达的资本市场、政府职能的保障性干预等方面,两国都有类似的地方。

2、相似的法律环境
中德两国同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都是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系来约束国家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德国的会计立法就分散于《商法》、《公司法》和《税法》之中,而中国的会计立法除了《会计法》外,还通过财政部以发布行政法规的方式制定会计准则。

3、相似的文化环境
德国的日尔曼民族由于长期居住在罗马境内,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

日尔曼民族崇尚诚信,崇尚秩序,作风严谨谨慎;我国的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一个重诚信、守信用的民族。

(四)、德国会计模式对中国会计改革的借鉴
鉴于德国与我国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因此,德国的会计模式对于我国的会计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坚持国际趋同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各个国家的融资都放眼全球,国家利益的相互依赖和交织使得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都趋向于国际会计准则。

德国的奔驰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上的中国特色必将淡化,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也必将加快。

在这样一种大形势下,我们应在坚持本国特色的前提下,积极参与会计的国际协调。

2、准则制定机构的改革
德国的财务会计制度一直都是由联邦参议院法律委员会将其作为法律来制定的,1998年德国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该机构是一个民间准则团体,其制定的准则须由德国的司法部认可。

中国的会计制度一直是由财政部将其作为行政法规来颁布的,民间参与制定的程度和准则制定对外公开的透明程度并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使然,民间参与制定会计准则必将是一个大方向。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德国的会计准则虽由民间机构来制定,但国家相关部门并未放松对它的监管。

所以,我们在未来会计准则制定民间化的过程中,也仍然要认识到政
府监管的重要性。

3、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加强会计人员道德教育
日尔曼民族是个崇尚诚信,作风严谨的民族,同时德国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

在德国成为注册会计师很不容易,德国的法律对此规范又很严厉,导致他们的犯罪成本很高,因此德国很少有会计丑闻发生。

中华民族也是重诚信的民族,因此,我们在会计人员的教育中,应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会计人员的诚信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借鉴德国的“法治”,加强我国会计的监管体系,弥补我国传统文化中偏重“人治”的不足。

中国的会计制度建设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同时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法律制度与发达国家也存在差距,企业所有权结构导致我国会计作息使用者与国外也不尽相同。

我国会计的改革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