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国际法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国际法

浅谈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国际法朱兴贵[1] 王红戟[1][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650212摘要:关注动物福利,越来越重要。

近些年,在畜产品国际市场中,动物福利已经和价格、质量、食品安全一起成为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动物福利产生的壁垒作用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有巨大影响,不仅使我国的企业自身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损害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形象。

关键词:动物福利动物保护国际法1、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1.1、动物福利的概念、意义与起源1.1.1动物福利的概念及发展动物福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维持动物生理、心理健康与正常生长所需要的一切事物。

18世纪初,欧洲一些学者提出: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有痛苦,只是它们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表达见解。

提出要重视动物福利。

1.1.1.1、动物福利,最早由美国人修斯提出,动物福利的广义概念:是指农场饲养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狭义概念:是指在动物的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其痛苦,不得虐待动物。

称为动物福利。

1.1.1.2、国际公认的动物分类标准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动物被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六类。

1.1.1.3、动物的需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维持生命需要。

(2)、维持健康需要。

(3)、维持舒适需要。

这三方面决定了动物的生活质量。

动物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同人类一样有着基本生存需要和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人为地改变或限制动物的这些需要,会造成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异常,影响动物健康。

1.1.1.4、动物的五大福利(权利):目前,国际普遍理解的动物的五大福利[7](权利):一是环境福利:动物享有适宜生态环境的权利,即动物享用其赖以生存发展的适宜的大气、土地、房舍或栖息场所和其他必需生存条件,免受困顿之苦的权利。

二是生理福利:动物享有适宜的饮水、空气、食物和营养,免遭饥渴之苦的权利。

三是卫生福利:动物享有趋利避害、接受防治疾病,免受伤病折磨的权利。

四是心理福利:动物享有仁慈主义待遇,免受额外痛苦和过分劳作的权利。

五是行为福利:动物有自由表达天性、习性,免受过度限制的权利。

或者说,动物福利法中规定的动物在被饲养过程中享受的五大福利,就是动物的五大权利。

1.2研究动物福利的意义在目前的畜产品国际市场中,动物福利已经和价格、质量、食品安全一起成为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动物福利已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它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有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WTO规则中也有明确的动物福利条款。

在当代社会,动物的命运关乎到人的道德和良知,人类的道德伦理内容也逐渐从人的利益延伸到对动物的生命和健康(动物福利)的考虑。

1.3动物福利的起源1809年,一位英国勋爵在国会提出一项提案,要求禁止虐待马、猪、牛、羊等动物。

1822年,“人道主义者”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动物议案真正获得上下两院通过,这项法案就叫做“马丁法令”。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马丁法令”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国于1850年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律。

随后,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和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反虐待动物的法案。

1866年,美国驻俄公使伯格回到纽约,开始呼吁反对虐待动物。

在他的努力下,美国迅速成立了“禁止虐待动物协会”,并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

这部法案被认为超越了英国的反虐待动物法令,因为它禁止虐待所有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

英国农业动物福利协会(FAWC)提出动物应享有的五大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折磨的自由,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要让动物在康乐的条件下生存。

要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瑞士动物福利法》制定于1978年。

该法对动物福利保护采取下列三大原则:一是应以满足动物需要的方式对待动物;二是任何关心动物的人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应当保护野生动物的福利;三是禁止任何人不合理地给动物造成疼痛、痛苦、伤害或者恐惧。

现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禁止虐待动物法》,动物的生命价值已逐渐被法律所承认。

1.4、动物福利的基本准则:各国动物福利法的完善程度不同,但根据不同种类动物普遍认为应有的福利准则:1.4.1农场动物的福利农场动物的最终归属为人类的食品,但在成为食品之前,它们在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其福利不容忽视。

科学证明,肉食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的过程中,不能按照动物福利的标准执行,这些动物制品的检验指标就会出现问题,影响肉食品的出口。

所以,动物福利的问题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经济问题。

动物的饲养环境应符合它们的生活习性,在屠宰的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应尽快使动物陷入无知觉的状态。

1.4.2实验动物的福利实验验动物主要应用在3个方面,一是人类正常和疾病的生物学模型,包括解剖、生理、病理、以及比较医学范畴内的各种疾病模型,供研究和教学之用;二是作为检测工具,从LD50到热源试验、单克隆、超敏等生物学试验;其三是作为生物药品制造的原料。

实验动物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大的贡献,但是如果漫无科学目的或者反复盲目进行动物实验,就会给动物的身体造成莫大的痛苦,故应尽可能的减少活体动物实验,更有必要寻求代替实验方法。

对必须进行的动物实验要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将实验动物的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

欧盟制定了实验动物照料食宿的最低标准,并规定所有在实验中使用的动物都应保证适宜的住所环境、运动时间、自由、食物、水以及适合于健康与福利的照料[1]。

1.4.3伴侣动物的福利伴侣动物:即人们常称的宠物,它们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交流的纽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

欧洲立法会制定的宠物保护协约规定,不准将宠物卖给16岁以下的人,养主必须为宠物提供良好的食宿环境,保证宠物不会迷失,遗弃宠物将被判犯有虐待罪。

1.4.4工作动物的福利工作动物(如警犬、耕牛等),与人类的关系也很为密切,它们因其特殊的身体机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为人类服务很长时间,在英国,一些地方建立了工作动物“退休”制度,即在动物从业一定年限或达到一定年龄以后,将不再从事任何工作,并且在余生会享受良好的福利待遇。

1.4.5娱乐动物的福利娱乐动物(如马戏团、动物园内的动物),1994年有人联名向美国农业部控告:某马戏团在猩猩演出时“用电击棒以及铁棒驱打”,且禁闭猩猩“于狭小铁笼中”,都严重违反动物福利法。

经农业部派加州兽医部门调查后发现,关闭猩猩的铁笼不但空间大,且装有空调和电视,也没有发现用铁器驱打动物之事,方始平息。

娱乐动物(如马戏团、动物园内的动物),国外不允许宰杀食用娱乐动物。

“安乐死”的制度,是为一些身处痛苦之中的工作动物制定的。

1.4.6野生动物的福利野生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近几百年中,它们面临着生存环境恶化和种类灭绝的厄运。

在近40年里,地球上动物种类灭绝的速度,已达到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以上。

而人类的活动作为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欧盟计划通过建立自然环境保护系统,以保护各种野生物种,为此,还设立了欧洲野生动物的等级保护,禁止使用某些残忍的,不可采用的方法对待野生动物。

在一些国家,持有某些鸟类,出售鸟蛋,骚扰鸟巢,都是为动物保护法所禁止的行为。

2、动物保护国际法动物福利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动物福利法涉及到多方面法律条文,并分散在各个法律体系中,不单独以动物福利法冠名;狭义的概念是指一部专门的、独立的《动物福利法》,比如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先后都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

2.1动物福利立法动机动物福利法体现一种新型的法制伦理,即不仅要把人际关系作为立法的范畴,还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立法的范畴。

动物福利法要求人们取之有道,满足动物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的基本需求,防止虐待。

但由于立法主体是人,立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

2.1.1动物福利立法是维护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的需要[2]遭受痛苦和不人道的方式屠宰的动物,其体内会产出毒素,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1.2动物福利立法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人类爱心延伸的产物。

人的第一层次的心理需求是自身生存问题的解决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在各方面满足的情况下,“博爱之心”扩大,延伸到动物的范围。

2.1.3动物福利立法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欧美大部分国家在19世纪就基本完成了防止虐待动物法的立法。

二战以后,这些国家又陆续制定了动物保护法和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法规。

比如,瑞典在原有动物保护法律的基础上,于1997年制定了强制执行的《牲畜权利法》。

欧盟不仅有专门保护动物福利的法令法规,欧盟委员会食品安全署还专门设有负责动物福利的部门。

早在1974年,欧盟便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要求在宰杀活猪、活羊和活牛之前,先用电棒将其击晕,让动物在无知觉的情况下走完“生命终点”。

当然在欧洲,动物们所享有的’福利’并不仅限于此。

亚洲各国的法制现代化程度差别较大,这种情形直接影响到动物福利立法。

大体上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在上个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

中国对动物福利的概念引进较晚。

1988年出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了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

其他有关动物保护的条文,散落在《森林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法规中,目前还没有一部总括性法律。

制定一部专门的《动物福利法》,借鉴国外的成熟立法经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动物福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2制定中国的动物福利法应考虑到3个问题:2.2.1、立法宗旨和福利标准。

人类对于动物的利用和动物福利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动物福利过高,会给生产者或者动物的主人带来过分的负担,造成浪费。

动物福利不是片面的一味的保护动物,而是在兼顾对动物利用的同时,考虑动物的福利状况,并反对使用那些极端的利用手段和方式。

2.2.2、立法原则。

根据各国现有的动物福利法的历史及渊源的考察,满足动物的需求是动物福利法的首要原则。

动物的需求的三个方面决定了动物的生活质量,动物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同人类一样有着基本生存需要和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只有当上述动物需求得到满足时,动物才能身心愉悦,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的乐趣。

2.2.3、立法框架。

按照动物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动物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

完善的动物福利法应根据不同种类动物的具体特质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

3、我国现代畜牧生产中的动物福利问题3.1、我国动物福利在现代畜牧业的现状国内个别地方,屠宰猪时,将猪被绳索保定,由于工人技术不熟练,导致刺杀放血部位不正确或者用电不足,猪翻身暴跳,将经过多次补刀,整个屠宰场充满嚎叫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