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椭圆方程专题练习】题型一 已知椭圆求方程----设列解答求方程1椭圆C :)0(12222>>=+b a by a x 过点)1,3(P 且离心率为362椭圆:E 12222=+bx a y ()0>>b a 经过点()0,3A 和点()2,0B3椭圆)0(1:2222>>=+b a by a x C 过点)23,1(,且离心率21=e4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x 轴上的顶点分别为A 1(-2,0),A 2(2,0)5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椭圆C 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6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24x y =的焦点,离心率等于5。
解:依题意可知⎪⎩⎪⎨⎧+=222c b a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 解:依题意可知⎪⎩⎪⎨⎧+=222c b a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 解:依题意可知⎪⎩⎪⎨⎧+=222c b a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解:依题意可知⎪⎩⎪⎨⎧+=222c b a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 解:依题意可知⎪⎩⎪⎨⎧+=222c b a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 解:依题意可知⎪⎩⎪⎨⎧+=222c b a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解:依题意可知⎪⎩⎪⎨⎧+22c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7椭圆222:1(0)2x y C a a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A 是椭圆C 上的一点,2120AF F F ⋅=u u u u r u u u u r ,坐标原点O 到直线1AF 的距离为113OF .8. F 1、F 2分别为椭圆C :)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两个焦点,A 、B 为两个顶点,已知椭圆C 上的点)23,1(到F 1、F 2两点的距离之和为4.9.椭圆离心率为33,过焦点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334二 定义求椭圆方程1已知)02(),02(21,,F F -两点,曲线C 上的动点P 满足212123F F PF PF =+, 解:依题意可知⎪⎩⎪⎨⎧+=222c b a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解:依题意可知⎪⎩⎪⎨⎧+=222c b a 解得⎪⎩⎪⎨⎧===c b a ∴椭圆方程为122=+y x求曲线的方程2一个动圆与圆05622=+++x y x 外切,同时与圆091622=--+x y x 内切, 求动圆的圆心轨迹方程。
3. M(00,y x )圆1F 9)1(22=++y x 上的一个动点, 点2F (1,0)为定点。
线段2MF 的垂直平分线与1MF 相交于点Q(x ,y ),求点Q 的轨迹方程3. 设点A,B 的坐标分别是(-5,0),(5,0),直线AM,BM 相交于点M ,且他们的斜率的乘积为94-,求点M 的轨迹方程【练习】1.如图1,ABC ∆中,已知(2,0)B -,(2,0)C ,点A 在x 轴上方运动,且tan tan 2B C +=,则顶点A 的轨迹方程是 .2.如图2,若圆C :22(1)36x y ++=上的动点M 与点(1,0)B 连线BM 的垂直平分线交CM 于点G ,则G 的轨迹方程是 .3.如图3,已知点(3,0)A ,点P 在圆221x y +=上运动,AOP ∠的平分线交AP 于Q ,则Q 的轨迹方程是 .4.与双曲线2222x y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2,2)-的双曲线方程为 .5.如图4,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与y 轴及抛物线22(1)y x =-分别交于点A 、P ,点B 在y 轴上,且点A 满足||AB 2||OA =,则线段PB 的中点Q 的轨迹方程是 .MF 1F 2Q F 1F 2M圆锥曲线定义解题专题1、椭圆的定义2、双曲线的定义3、抛物线的定义【样题】(1)椭圆221259x y +=上的一点M 到左焦点1F 的距离为2,N 是M 1F 的中点,则|ON|等于( )A. 4B. 2C.32D. 8 (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181622=-y x ,点P 在双曲线上,且到其中一个焦点F 1的距离为10,点N 是PF 1的中点,则ON 的大小为(3)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 若∆PF 1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练习】(1)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 2作一条直线交椭圆于P 、Q 两点, 使PF 1⊥PQ ,且|PF1|=|PQ |,求椭圆的离心率e.(2)点P 是椭圆x 225+y 216=1上一点,F 1、F 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且△PF 1F 2的内切圆半径为1,当P 点在第一象限时,P 点的纵坐标为( )A.83B.58C.38D.85()1112MF MF 220a a F F +=>>()1112MF MF 202a a F F -=<<()MF d F d =为焦点,为动点M到准线l的距离(3)已知椭圆 22142x y +=的两个焦点是1F ,2F ,点P 在该椭圆上. 若12||||2PF PF -=,则△12PF F 的面积是_____(4)已知1F 、2F 为双曲线C:14x 22=-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21PF F =060,则P 到x 轴的距离为 ( )A .55 B . 155 C . 2155 D . 1520(5)设圆锥曲线C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F 、2F ,若曲线C 上存在点P 满足1PF :12F F :2PF =4:3:2,则曲线C 的离心率等于( )(A )2332或(B )223或 (C )122或 (D )1322或(6)已知定点A 的坐标为(1,4),点F 是双曲线221412x y -=的左焦点, 点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A +的最小值为(7)已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F 与双曲线22179x y -=的右焦点重合,抛物线的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点A 在抛物线上且||2|AK AF =,则△AFK 的面积为( )(A )4 (B )8 (C )16 (D )32(8)已知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短轴的一个端点为M ,直线:340l x y -=交椭圆E 于,A B 两点.若4AF BF +=,点M 到直线的距离不小于45,则椭圆E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0,2 B .3(0,]4 C.[2 D .3[,1)4(9)已知1F ,2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 ,使得12PF PF ⊥,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5⎫⎪⎪⎣⎭ B.2⎫⎪⎪⎣⎭ C.5⎛ ⎝⎦ D.0,2⎛⎝⎦(10)已知)0,(),0,(21c F c F -为椭圆12222=+b y a x 的两个焦点,P 在椭圆上且满足212PF PF c ⋅=u u u r u u u u r,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11[,]32C. D.(12)已知直线1:4360l x y -+=和直线2:1l x =-,抛物线24y x = 上一动点P 到直线1l 和直线2l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 )35 (B )2 (C )115(D )3(13)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的直线l 依次交抛物线及其准线于点A ,B ,C ,若|BC |=2|BF |,且|AF |=3,则抛物线的方程是______1. 111(,)P x y 、222(,)P x y , 则21P P K =αtan 2121=--x x y y 21P P 中点)(2,22121y y x x ++ 2.直线的方程 如果直线已给,看是过定点还是平行直线系问题(1)点斜式 :K 存在)(00x x k y y -=- K 不存在0x x = (2)斜截式 :n my x += 合二为一 (3)一般式 :0=++C By Ax3.两条直线:21//l l ,则21k k = 21l l ⊥,则121=k k4.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2200||BA C By Ax d +++=5.弦长公式:2122122124)(1||1||x x x x k x x k AB -++=-+=6.圆的四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 圆心),(b a 半径r (2)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圆心)2,2(ED 半径2422FE D r -+=7. 椭圆定义: )22(22121c F F a a PF PF =>=+P 的轨迹是以21F F ,为焦点的椭圆,长轴长为2a 的椭圆 8. 椭圆的标准方程、图形及几何性质: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标准方程 )0(12222>>=+b a by a x )0(12222>>=+b a bx a y图形圆锥曲线重点知识体系椭圆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ϕϕ=⎧⎨=⎩(ϕ为参数) cos sin x b y a ϕϕ=⎧⎨=⎩(ϕ为参数) 焦半径PF 最大距离为:a c + 最小距离为:a c - 对称性x 轴,y 轴为对称轴 原点(0,0)O 为对称中心焦点1(,0)F c 2(,0)F c - 1(0,)F c 2(0,)F c -定量值长轴长a 2 短轴长b 2 焦距2c a,b,c 关系 222c b a +=离心率a c e ==ac22 (01e <<) ,e 越大椭圆越扁,e 越小椭圆越圆。
通径过焦点与焦点所在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A,B,则AB=ab22 9.双曲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10. 渐近线的求法:开平方 变正负 常为零 共渐近线:常为K 11. 等轴双曲线:a=b, 渐近线互相垂直且为x ±=y ,离心率为2标准方程 )0,0(12222>>=-b a by a x )0,0(12222>>=-b a bx a y 图 形范围x a ≥,y R ∈y a ≥,x R ∈顶 点(a -,0) (a ,0)(0, a -,) (0,a )定量值实轴长 a 2 虚轴长 b 2 焦距 2c a,b,c 关系222c a b +=通径过焦点与焦点所在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A,B,则AB=ab 2212.共轭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共轭双曲线是12222=-ax b y ,且他们渐近线相同13.抛物线(1)定义PF=d ;(2)方程看一次,除4定焦点 填负为准线圆锥曲线部分 核心:玩点 读译式解题 一问:题型一设列解答求方程椭圆:222c b a +=,ace =,a PF PF 221=+,点代入曲线,通径a b 22 (过焦点与x 轴垂直的弦)椭圆常见方程:13422=+yx 一问:轨迹方程问题:定义求椭圆,向量解方程问题二问:(1)读点解关系---比例问题为先,代入求解为辅 三种相似三角形 (2)设而不求+韦达(有明显的直线交曲线于AB 两点)注意直线设法x=ky+m解决面积问题(3)出现y 用直线替代(4)向量数量积, 弦长公式2122122124)(1||1x x x x k x x k AB -++=-+=(5)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200||BA C By Ax +++(6) 面积(分解成OF 为底边,21y y -为高或点线距与弦长问题两种) 面积最值(二次函数,均值不等式;注意如果有斜率不存在的时候,肯定是斜率不存在为答案)(7)定值问题找特殊位置(一般都是端点)【小题】双曲线离心率e=a c ,渐近线x a by ±=(实际上这两个量就是韦达定理)问题常见答案:2=e 等轴双曲线,215+=e 黄金双曲线,e=2焦点到渐近线距离为b离心率:多考虑定义a PF PF 221=-,离心率实际上是ace 22=【抛物线】1.看一次项,系数除4定焦点,填负为准线2. 考虑定义PF=d抛物线定值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前提过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 两点θ2sin 2PAB =; P BF AF p S OAB 211;sin 22=+=∆θ;2P y y B A -=过焦点做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CD :PCD AB 2111=+【A 版本传统题目】-设列解答(4分)--设而不求(4分)--弦长、面积、向量、最值、定值问题等(4分)【2017年全国1卷-20题】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a >b >0),四点P 1(1,1),P 2(0,1),P 3(–1),P 4(1)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不经过P 2点且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 【试题解析】1)依题意,可知由于3P ,4P 两点关于y 轴对称,C 不经过点P 1,所以点P 2在C 上. 因此222111314b a b ⎧=⎪⎪⎨⎪+=⎪⎩,解得2241a b ⎧=⎪⎨=⎪⎩. 故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 ------4分(整体给分)【2018年高考八大题型突破训练】 第五部分 圆锥2)设直线l 的方程为x=my+n ---------(当直线有斜率不存在的时候,避免讨论,可以这样设直线)直线l 不经过P 2点,所以0≠+n m⎩⎨⎧=++=∴44n my x 22y x 整理得:042)4m (222=-+++∴n mny y ⎪⎪⎪⎩⎪⎪⎪⎨⎧+-=+-=+>-+-=∆∴4442y 0)4)(4(4)2(2221221222m n y y m mn y n m mn ----------------设而不求(韦达定理)4分(理科必须到此环节)又1111010112211221122-=+-++-∴-=--+--∴-=+nmy y n my y x y x y k k BP A P Θ02))(()2(221212=-+++-++n n y y mn m n y y m m 整理得:----1分02)42)(()44)(2(22222=-++-+-++-+∴n n m mnmn m n m n m m整理得2m n +=----1分2++=∴m my x )1(2+=-∴y m x ----1分所以l 过定点(2,1-)----1分【B 版本思维转换题目】-----点是解题的核心---初高中知识衔接--相似三角形、比例线段、中垂线等M 在椭圆C :2212x y +=上,过M 作满足NP =u u u r u u u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