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绵阳仙海风景区的概况

绵阳仙海风景区的概况

1 绵阳仙海风景区的概况1.1仙海风景区的简介绵阳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武都引水工程的骨干工程——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立于2003年7月28日。

仙海风景区位于绵阳城区东北面,距绵阳城区10公里, 距成都110公里,地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剑南蜀道等黄金旅游环线的中心地带,有108国道,绵梓公路及绵阳市二环路从区内通过,交通十分便捷,基础设施配套。

景区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13.8平方公里,水面近7公里,拥有孤岛、半岛40余座。

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区内林木繁多,鱼资源丰富、风光秀丽,还拥有许多如秦始皇、三国等历史故事及古驿道、神仙树等著名景点。

景区主要以水上娱乐和水上运动为特色,兼有度假、休闲、观光、商住、会议等多种功能,是目前国内较大的距城区很近的充分展现湖光山色,融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

1.2仙海风景区的经营现状绵阳仙海风景区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

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县级行政管理权和市级经济管理权。

在坚持既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景区体制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目前,仙海风景区已有来自马来西亚展易机构、台湾雷耀企业、四川经大企业集团、国土培训中心、绵阳好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仙海风景区投资兴业。

已建成景观大道、大坝广场、游船码头、展易生态别墅、亲水湾沙滩浴场、雷耀水上度假屋等多处旅游景点;已购置各类游船、快艇、摩托艇60余艘、开发多种水上娱乐、运动、休闲项目。

景区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90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16万人次,列全市15个景区中的第八位。

根据2010年对景区游客的统计显示:游客主要来自本市和周边地区;出游方式主要有跟旅游团、单位组织、和亲友三种;旅游目的以观光、商务、探亲三类为主,其中多为一日游,约占75%。

游客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其中企业事业管理人员和有组织旅游人员花费较高,而散客花费相对较低。

因此团队客人的消费构成了仙海风景区收入的主要来源。

2 仙海风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2.1招商引资不当,项目存在垄断,景区规划缺乏整体感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区域的重要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开发的更是心情迫切,加之旅游景区开发投入大,资本回收期较长,风险较大,招商存在困难难。

因此,政府对投资商报以“不管萝卜白菜,捡到篮子里的就是好菜"的态度。

忽略了对投资商的资金实力和专业化程度的了解,淡化了对项目投资总体规划的把握。

很多旅游项目计划书仅是一页纸,甚至几句话的介绍,加上景区开发合同签订时双方的权力、义务的不明确,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造成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有的投资商投资的目的不清晰,投资项目存在垄断行为,导致风格各异的建筑和杂乱的建设环境,与总体规划布局产生风格不统一,缺乏整体感。

例如,有的投资商本身就是冲着房地产来的,根本没有作长期经营景区的打算,而只是将旅游项目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手段,故而按自己公司的规划进行建设,较少的考虑了景区的整体规划,如正在修建修建星级宾馆、会议中心、演艺中心,占据了相当大一块地块,它们的现代奢华气息跟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很不搭调。

这些因素导致了项目建设不能按计划执行,进展速度迟缓以及规划标准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2.2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品大量的表现为旅游服务的提供,所以旅游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业务水平,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就直接影响到旅游产品的实现,关系到旅游企业经营的成败。

目前,仙海风景区的旅游人才的层次不高,专业性不强。

景区内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本地的居民,他们大部分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

根据调查显示,景区从业人员中,只有35%的管理人员和25%的从业人员接受过较为正规的旅游培训。

由于缺乏旅游专业知识,他们主要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主观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导致景区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而仙海风景区的水上休闲旅游、沙滩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都是对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要求很高的旅游产品。

因此,为景区实现个更好更快的发展,需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

2.3缺乏体现绵阳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经过四年的灾后重建,绵阳市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我市在旅游商品发展方面却呈现出了相对薄弱的现状。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绵阳的旅游商品收入还占不到旅游总收入的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通过对国内游客的调查显示,75%的游客希望在旅游景点购买到有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而绵阳景区的旅游商品则不能满足游客这种非常明显的需要。

绵阳仙海风景去当然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景区内建有大型的购物中心,然而大多数游客反映仙海风景区的旅游商品市场上存在“两多两少”的现象。

两多,在全各个地方都能买到的商品多;制作粗糙,没有体现绵阳特色、仙海风景区特色的商品多。

两少,专门经营旅游商品的店铺和专柜少;销售与仙海风景区特色相关的商品少。

例如,同在绵阳市区的超市一样,尽管能够买到一些绵阳的特产,但大多都是像梓潼酥饼、潼川豆豉、梓潼片粉、北川腊肉等这类特色食品,这些都很难兼有旅游商品的纪念性和艺术性。

2.4营销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渠道是连接旅游产品提供者和目标顾客的桥梁。

它主要涉及一个景区怎样以最低的成本、最合适的途径将自己的产品及时送到旅游者手中。

因此,景区若想要长期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必须重视对产品销售渠道的研究。

营销渠道主要有直销和分销两种。

直销是指旅游产品不经过中间商直接面向消费者;分销是指景区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销售任务委托给旅行社及其他的专业机构。

绵阳仙海风景区采用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多景区实施的管理。

目前景区猜的是分销的渠道。

主要与绵阳国际旅行社、仙海旅行社、绵州旅行社等地方旅行社合作,采用广告社渠道的行销策略。

景区开业初,由于自身的新和合作社的大力宣传,取得很好的业绩;但随着景区开业盛景的淡去,加上营销力度不够,广告的见报率也直线下降,业绩也自然下滑。

所以,景区不能依靠某一种营销渠道,要不断拓宽营销渠道,同时加大营销力度。

2.5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仙海风景区的核心要素为“水”,由于没有处理好景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盲目开发,管理不善,使景区内存在大量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景区内饭店、宾馆等场所排放了大量的生活废水;在草坪维护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机动船,网箱养鱼及废物的大量排泄等,这些都是水体环境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承受着超出其容量极限的压力。

目前,景区的相当一部分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

水体中存在一些漂浮物、悬浮物、油迹,加之景区内垃圾箱设置数量较少,且未及时清运,致使区内废纸、果瓶、塑料袋等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这些都与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格格不入,已经影响到游客的感官,使其旅游的兴致降低,极大地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

3 仙海风景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3.1科学规划指导,优化招商引资政府可聘请专业的设计团队,对仙海风景区的后续开发从景区范围、性质、战略、市场、形象、产品等方面做出起点高、风格新、功能齐的总体规划。

确定发展目标,进行统一指导。

在招商引资方面,要在坚持既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景区体制优势,创造机制优势,优化发展环境,进行理性的招商引资。

在借鉴前面经验,要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周密的计划。

制定具有正对性强,内容全面的年度旅游招商工作计划。

第二,精细包装。

常言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对于招商项目也是如此。

所以要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精细的包装策划。

第三,明确目标。

应根据景区自身的实际,明确应对哪种类型的企业进行重点推荐。

第四,制定项目策略。

在确定招商目标后,应根据不同招商项目和目标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招商策略。

例如,建设坐落在仙海区西岸神仙梁的度假宾馆、旋转休闲中心这类项目就可以与房地产企业进行洽谈;开展水上运动,可以邀请相应的培训中心和运动器具制造商,在保障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也为他们做了广告宣传;为了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实力,增强景点的采购优势,降低门票的采购成本,可以允许旅行社的介入景区的经营管理。

总之,在招商引资方面,政府要在坚持既定的景区开发规划的基础上,严格把关,选择实力强大的公司,按总体规划对景区进行开发,使景区在风格上协调统一,具有整体感。

3.2 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服务优化3.2.1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首先,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可以与当地的一些中专、职校、旅游培训中心合作,为景区旅游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人才。

其次,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方式。

可以定期邀请国内知名的旅游院校来仙海风景区访问,进行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讲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经营管理人员、教学骨干,服务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此外,城镇居民的素养也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旅游景区、城市的整体印象,所以城镇居民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文化素质、优雅的举止、热情诚恳的态度,为绵阳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3.2.2实现服务优化要实现景区服务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从业人员管理,首先应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端正思想,增强服务意识,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思想。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等外部约束机制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例如,完善员工行为规范,绩效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员工在工作中有规可循,有章可循。

第三,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在景区内开展一些,如“岗位明星”、“十佳导游”等选优评优外活动,引用这些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自我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质量。

3.3突出特色,创造品牌开发具绵阳特色的旅游商品,需要我们根据绵阳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文化底蕴,风景名胜,传统产品等方面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这可以充分调动绵阳市民的积极性,全民参与,集思广益,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例如,举办“绵阳旅游特色商品设计大赛”这类活动,广邀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人们积极参加,探索绵阳旅游商品发展的新路子,为我市旅游商品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新“血液”。

另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如葫芦雕绘、江油蜀山竹韵手工制品、羌绣等这些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它们与绵阳的地方特色结合,赋予他们时代的特色,使之以新颖的形式出现在游客的面前。

探寻绵阳特有的历史文化,如特大地震使绵阳形成了北川新老县城、地震纪念馆等一批重大旅游资源,绵阳是中国惟一的科技城、世界只有一个李白、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等,旅游商品开发可以充分挖掘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旅游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