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思维势及其突破

第2章 思维势及其突破


第6节 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值班军官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 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 士兵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现象将在 那里出现。
连长对排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非凡 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 上下雨,营长将下达另一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 才会出现一次。
3.对偶然性问题应多加考虑
第2节 习惯性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三、突破训练
增强克服思维习惯障碍的意识和能力。
〖训练1〗德国心理学家陆钦斯做过一个有名的 “量水实验”。他要求被试者根据预定的“需水 量”来考虑怎样借助A、B、C三个空钵去将水量 出来。请把解答仿例写在解答栏上。
问题 顺序
给定空钵的容量
大小需 水量ຫໍສະໝຸດ 第5节 从众型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案例〗动物的从众倾向
一、从众型思维定势 “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 在“从众枷锁”的指导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 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用孔夫子的话说, 就是“乡愿”之类的人物。 1.来自群体的压力
〖案例〗关于线段的实验
2.认为跟着大家走,一定准没错
〖章节练习〗
4.有9个等距离的点组成了一个正方形,要求一笔
画下来,用4条直线把9个点全部连接起来(笔不能 离开纸面)。如下图所示:
第2节 习惯性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二、习惯性思维定势的突破
1.突破时空狭隘性 2.突破经验的主体狭隘性
〖案例〗请在头脑中想一想以下这个问题:你面前有一张纸, 很大很大的正方形普通打字纸,把它从正中折叠一次,纸的面 积减小一半,而厚度则增加一倍。然后,再从正中折叠第二次, 纸的面积又减小一半,而厚度又增加一倍。如此连续不断地进 行下去,一直折叠50次。请问,这张纸的厚度将达到多少?
第6节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排长对班长:“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 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有的事。如果下雨的 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 岁哈雷将军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他那 “慧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第6节 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一、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
【案例】美军命令的传递 据说,美军1910年的一次部队的命令传递是这样的: 营长对值班军官说:“明晚大约8点钟左右,哈雷 彗星将可能在这个地区看到,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 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 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 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 片。”
第1节 思维定势认知
一、有关思维定势的几个概念
1.定势
心理学认为,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是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的感知。
2.思维惯性 这次这样解决了一个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或 表面看起来相同的问题,不由自主地还是沿着上次 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这种情况,我们就叫 “思维惯性”。
第1节 思维定势认知
〖章节练习〗
3.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饭不能早上吃? (2)上数学课时,一上课就有人哇啦哇啦地说起话 来,这个人是谁呢? (3)李杰明天考试,他已经把英语课文背得滚瓜烂 熟,可是第二天考试还是不及格,这是为什么? (4)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5)桌子上放着一只装有半杯茶水的玻璃杯,请仔 细思考后回答:杯子里到底装着些什么?
3.思维定势 人们由于受固有的知识结构和过去经验的影响,容 易产生以相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或解决问题的倾向, 称为思维定势。
【案例1】盲人买剪刀 【案例2】马戏团的大象 【案例3】跳蚤的思维定势
4.思维障碍 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势合起来,我们就称为“思维障 碍”。
第1节 思维定势认知
幽默小品
有一个人,从来没坐过飞机。当他第一次坐上飞机 时,精神十分兴奋和紧张。没多久,飞机发动了, 航空小姐告知大家:“请大家准备好!飞机马上就 要起飞了。”这个人闭上眼睛,极力控制着自己, 以保持镇静。5分钟后,他睁开了眼睛,大胆地向 窗外望去,随即惊讶地喊起来:“哎呀,飞得真高 啊!你们看,下面的人就像蚂蚁一样。”邻座的人 告诉他:“那些本来就是蚂蚁,飞机还没有起飞 呢!”
四、辩证看待思维定势 1.思维定式对人们思考有很多好处 2.思维定式的弊端 五、思维定势的突破
【乔治热身练习】
1.在家里看喜剧时,你会不会大声笑出来?会不会跟在电 影院里看喜剧一样频频大笑,而且笑得那么放肆?为什么? 2.如果你穿 70 号的鞋,有一双鞋标着 66 号,但是却很 合脚。你会不会拒买这双鞋?为什么? 3.你第一次抽烟或第一次喝酒,是独自一个人,还是跟其 他人一起? 4.你有没有向医生请教过与医药无关的问题?为什么? 5.你喜欢歌剧吗?为什么? 6.如果政府拿走你财产的10%,你会大发雷霆吗? 7.你的观念与信仰是否跟父母相同?为什么?
第6节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二、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的突破 1.多一点同理心 2.宽容对待别人,严格要求自己 3.从错误中走出来,重塑自我
第7节 其他类型型思维定势
1.自卑型思维定势 2.麻木型思维定势 3.偏执型思维定势
〖章节练习〗
1.一个人用600元买了一匹马,以700元卖了出去,又 用800元买了回来,以900元卖了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 钱?
二、思维定势的特征
3.思维定势不易把握。
〖1〗某足球运动员有个亲弟弟,可这个弟弟却没有亲哥 哥,怎么回事? 〖2〗一个瞎了眼的人走到悬崖边,没人喊他.却站住了, 怎么回事? 〖3〗什么东西左手能拿,右手不能拿? 〖4〗l×3=?
【练习】打赌
在酒吧间,甲、乙两人站在柜台前打赌,甲对乙说: “我和你赌100元钱,我能够咬我自己左边的眼睛。” 乙伸出手来,同意跟他打赌。于是,甲就把左眼中的 玻璃眼珠拿出出来,放到嘴里咬给乙看,乙只得认输。 “别泄气。”提出打赌的甲说,:我给你个机会,我 们再赌100元钱,我还能用我的牙齿咬我的右眼。” “他的右眼肯定是真的。”乙在仔细观察了甲的右眼 后,又将钱放到了柜台上。可结果乙又输了。原来甲 从嘴里将假牙拿了出来,咬到自己的右眼!
解答
A
B
C
D
1 3 29
3
20 D=B-A-2C
2 3 127 2 100
3 14 163 25 99
4 18 43 10 5
5 9 42 6 21
6 20 59 4 31
7 23 49 3 20
8 15 39 3 18
第2节 习惯性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训练2〗 1.哪两个互相连接的月份都是31天? 2.一年中多少个月份有31天?多少个月份有30 天?有28天的月份有多少个?
第3节 书本型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一、书本型思维定势 把这种由于对书本知识的过分相信而不能突破 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就叫做书本型思维定势(障 碍)。
〖案例1〗 1.“纸上谈兵” 2.“两脚站立的书柜” 〖案例2〗 人的大腿骨问题
第3节 书本型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二、书本型思维定势的突破 1.知识并非力量 〖案例〗灯泡的体积 2.对自己进行逆向教育 3.不要为读书所累
二、思维定势的特征
1.强大的惯性 〖案例分析〗请看下面三排字母:
QwERTYUIOP ASDFG HJKL ZXCVBNM
二、思维定势的特征
2.思维定势具有一种形式化结构 。
〖小游戏〗 木桌面上摆着一张lO美元的钞票,钞票正中压着一把 竖直放着的没开刃的菜刀,菜刀上支撑着一个横过来 的木杆,木杆两端系着两个平衡锤一样的东西,稍微 晃动就会倒下来。现在要求游戏者在保持木杆平衡的 前提下,把10美元的钞票取出来。 想一想,你能做到吗?
第2节 习惯性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3.有六个玻璃杯子在桌子上排成一排。头三个杯子 盛满了水,后三个杯子是空的,如下图所示,要求 你只能移动或变换一只杯子,使杯子由“水-水- 水-空-空-空”的排列变成“水-空-水―空- 水-空”的排列。
第2节 习惯性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4. 请试一试 ——试着倒着走路; ——习惯坐后排的同学改坐前排; ——喜欢收拾东西的同学不妨随意一下; ——下雨的时候不打伞走出去; ——改变一下到教室的路线; ——换一种方式和别人打招呼或问好; ——尝试另外的运动项目; ——把吸收式读书改为批判式读书; ——以欣赏的心态看待自己曾不感兴趣的课程。
创意食物设计
创意食物设计
创意食物设计
创意食物设计
创意食物设计
创意食物设计
创意食物设计
创 意 食 物 设 计
创意食物设计
第2节 习惯性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一、习惯性思维定势
1.用两个阿拉伯数字1能组成的最大数字是什么? 2.用三个1能组成的最大数字是什么? 3.用四个l能组成的最大数字是什么?
第2章
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思考题〗
A和C哪个高哪个低 ?
〖案例2则〗
1.钱思公与他的珊瑚笔架 2.牛顿开猫洞 3.猴子和香蕉
〖思考〗
1.有“最佳男演员奖”和“最佳女演员 奖”之分,为什么? 有没有“最佳白人男演员”、“最佳黑人 男演员”或者“50岁以上的最佳女演员”, 为什么? 2. “男,32岁,白领”,或“女,50 来岁,少数民族”
3.在北国的严冬,一个戴着大棉帽子、穿着大衣的人领着 一个男孩在路上走,有人问这个人:“这是你的儿子吗?” 这人说:“是的,他是我儿子。”这人又问这个小孩:“这 是你爸爸吗?”孩子摇头说:“不是。”请休想一下,这是 怎么回事?
4.有一辆卡车,装着很高的货,当要通过一处铁路桥时, 发现货物高出桥洞一点点,卡车无法通过,卸货重装则很费 事,请你想个简单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章节练习〗
2.有三个学生到一家小旅店住宿,他们准备住1个晚 上,每人交了10元钱,老板见是学生说少收5元吧,退 回5元。服务员拿着这5元心想:5元分给3人不好分,于 是自己收起2元,退给每个学生1元,事后服务员自己心 中不解:每个学生交9元共27元,自己拿了2元总计29元, 可学生给了30元,那1元到哪儿去了?请大家帮他想一 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