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梁施工方案

连续梁施工方案

现浇预应力连续梁施工方案1、施工方法石浦互通立交主线大桥、匝道桥及车行天桥均为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按每一自然联分段施工浇筑成型。

底模、侧模采用贴塑胶合板,内模采用普通胶合板(或组合钢模)。

砼采用泵车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全断面一次浇注成型。

2、施工工艺(1)基础与支架本桥支架设计原则:支架经济合理,各部位允许荷载能满足实际使用荷载的要求;减小基底非弹性变形,底模拼装及其标高控制容易,落架方便的结构形式;跨路现浇段需满足通车要求。

为此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及工字钢组合而成的门架形式。

满堂支架间距按90cm步距按90cm考虑。

支架立杆上下设可调托撑,以调整底模标高和方便落架。

托顶纵向放置15cm< 20cm的方木,其上再横向布设10X 10cm方木,净间距为20cm其上再铺设贴塑胶合板底模。

基础在原地面清理平整后换填30cm厚灰土(河塘部分视其深度而定),并用机械压实,并在其上浇注一层厚15cm的素混凝土垫层。

跨路部分支架为确保净空满足通车要求通车要求,采用贝雷梁作支墩、130工字钢作支架梁,跨径按路宽考虑,支墩采用条形混凝土基础;跨河孔跨采用六五墩做支墩,梁部用贝雷梁,跨径按18m考虑。

工字钢梁或贝雷梁顶放置15cmx 20cm方木作横向分配梁,方木与工字钢之间设置楔形木以调整底模标高和落架,底模板铺设于方木之上。

支架在设计施工中要进行详细的荷载分析、检算、以确保安全。

施工中还要对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进行分析,以确定施工预拱度,施工中为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采用砂袋进行预压。

支架布置具体形式详见图(2)预压及线形控制a、支架预压预压重量为箱梁自重的125%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不均匀沉降。

预压采用砂袋,预压时不铺设胶合板,先铺设钢模板,人工装砂,汽车吊上砂袋,人工堆码砂袋,待连续7天预压沉降在不超过2mm/d时卸载、拆除钢模板,每跨在支架顶部根据预压卸载前后监测点测量值之差按二次抛物线设置上拱度,调整好模底高程后再铺设胶合板底模。

b、梁体线形控制平面轴线控制:采用三角网法与偏角法双重控制,确认无误后,进行加密放线,加密点的间距为2m梁底中线标高控制:标高控制点沿梁底模中线设置,每2m—点,控制点的标高为梁底设计标高与支架预拱度之和。

梁体外形线形控制:梁体线形外形主要由模板控制,因此应确保模板的制作和安装质量,特别是底模和侧模。

底模曲面采用加密网点控制法控制,即根据设计提供的竖曲线即模板参数计算曲面纵横2m 网点的标高,再分别加上支架变形及张拉起拱度,作为各网点的标高。

安装时,在工字钢与垫木上设置可调对口楔木,并用钢钉钉牢。

施工中侧模采用木框架胶合模板,其板块大,柔性好,对翘曲面和弧形成形有利。

梁体整体模板支撑结构为侧模包底模的形式,螺栓紧固后,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及表面漏浆等现象,使拆模后的箱梁底板边线线条圆顺,表面光洁,颜色均匀。

(3) 支座安装支座安装严格按厂家和设计标准进行,特别注意要保持水平,梁底楔形块和墩顶支座垫石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水平度和标高的精确性。

具体安装步骤为:在支座设计位置处划出中心线,同时在支座顶、底板上也标出中心线;将地脚螺栓穿入底板(顶板)地脚螺栓孔并旋入底柱内,底板和底柱之间垫以直径略大于底柱直径的橡胶垫圈;支座就位对中并调整水平后,用环氧砂浆灌注地脚螺栓孔及支座底板垫层。

(4)模板a、底模:采用贴塑胶合板,模板接缝少,增加底模表面光洁度,提咼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b、内模:采用木框架,普通胶合板作面板,顶板设活动天窗以补浇底板混凝土,底板不封口。

c、侧模:采用贴塑胶合板,柔性好,表面光滑,尤其便于曲线梁的支设,侧摸支架采用整体框架,便于支立拆卸。

(5)箱梁钢筋骨架底侧模支立完毕后,根据图纸进行放线,准确放出横梁、腹板的位置。

将在钢筋场地加工成型的钢筋运至梁上,然后按照正确的绑扎顺序进行绑扎。

一般先绑扎底、腹板、横梁钢筋,形成整体骨架。

并按图纸要求焊接定位网定位,一般以40cm为一断面,检查无误后,再穿入波纹管、钢绞线,钢绞线固定端采用挤压机挤压成型,经检查合格后,安装箱式内模。

采用先挤压后穿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要按要求安装螺旋筋,约束环和排气管。

连接器安装时,要注意防护层要安装严密,以防漏浆。

最后绑扎顶板钢筋,由于底板保护层垫块压力较大,需加密设置垫块。

梁体孔道采用波纹管成孔:穿管时如果与梁体钢筋有矛盾时普通钢筋可作适当调整。

波纹管连接采用直径稍大的同型波纹管作为外套管,用密圭寸胶带或黑胶布圭寸住接口,最后穿入钢束。

波纹管要固定牢靠,对于箱梁纵向大孔道,要在波峰处设置排气孔。

(6)混凝土施工a、原材料要求水泥: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进场后,进行复查试验。

施工中采用同一厂家的水泥,以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

骨料: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不小于 2.6,其含泥量小于1.0%。

外加剂:可采用FDN系列减水剂,使用前应复验效果,掺量根据试验确定。

矿物活性材料:可使用I级粉煤灰做填充材料,其质量应符合现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矿灰》(GB1596中的有关规定。

b、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为满足高强混凝土的泵送及箱梁的施工要求,混凝土浇筑前,要经过多次试验,对强度、坍落度、和易性及初、终凝时间进行综合对比,选定最佳施工配合比。

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报批。

c、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在施工中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浇筑。

浇筑采用水平分层一次成型的灌注方式,在施工时,每层分段长度要以底层混凝土完成初凝前灌注上层混凝土为准;在同一施工段落中,在前一施工段工作面前进方向一侧0.5〜1.0m 的混凝土最后浇筑。

振捣棒采用30棒、50棒两种,关键部位(如支座下面、锚端等等)配以附着式振动器;人员通过人孔进入箱内进行振捣,混凝土振捣采取划区专人负责,作到责任到位,振捣时要特别注意腹板与横梁交叉处、张拉端、锚固端和齿板等钢筋密集部位及箱内的振捣,以免漏振。

振动过程中严禁振捣棒碰撞波纹管,施工中专人看护模板,以免漏浆、跑模。

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洒水养生至规范规定时间。

混凝土试件每loom留两组(自检与抽检各一组),同时多做4〜5组,进行同条件养护,用来测定张拉时间及同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

(7)预应力施工a、预应力筋在下料前必须按照国家通用标准进行复试,复试合格方能进行下料切割。

编束:钢绞线编束要保证钢绞线平行,不得缠绕,每 1.0〜1.5m用3〜5根22号铁线绑扎,距端点2.0米范围每0.5米绑扎一道。

钢绞线编束后,将端点焊在一起,然后用砂轮打磨端头,使之呈鸡蛋头形,以免穿束时戳坏波纹管,造成堵孔。

穿束:穿束前用大于钢铰线束直径0.5〜1.0厘米的通孔器疏通预应力管道,待通孔器顺利通过管道全程后方能穿束,同时穿束前须用压缩空气吹净管道内的水分和砂、石等杂物,穿束时先将导线穿过孔道与预应力筋束连接在一起,以导线牵接为主,以推送为辅,穿束后检查预应力筋外露孔口情况,保证两端外露相等,并满足张拉要求,最后散开预应力筋束端头,准备安装锚具、千斤顶。

b、张拉前的准备工作I、千斤顶和油压表均已校正,并在使用期内(校正系数不大于1.05 )。

H、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者使用。

皿、预应力筋具备出厂技术合格证,并经过复试合格。

W 、预应力筋已按要求穿入孔道。

V 、 清除梁体孔道内的杂物。

W 、 梁段混凝土强度已达设计要求的可张拉的强度。

%、布设测量梁段挠度的观测点。

忸、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并经复核无误。

区、张拉前要进行孔道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影响系数的测定,并据此计算出每束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

伸长量的公式为: 其中: P 」张拉力(N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r )A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r )E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rh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0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卩一预应力筋与孔道的摩擦系数c 、钢绞线张拉I 、安装工作锚:将钢绞线平行地逐根穿入,注意钢绞线不得交 叉和穿乱,先安装中心或内圈锚孔的楔片,然后安装外圈锚的楔片, 然后安装外圈锚环孔楔片,最后用套管适当用力将楔片敲入锚环孔, 注意楔片间缝隙要均PL 1 ri [l AE 「e (kx") 1 e ] kx匀,其端头要在同一平面上,否则要将之取下重新安装。

H、安装限位板,限位板凹槽要与锚环对中,不得错开。

皿、安装千斤顶于孔道中线对位,注意不要接混大、小油缸油管。

W、按第一步安装工具锚,为使工具锚卸脱方便,在工锚环与楔片之间缠垫塑料布并涂少量黄油等润滑剂。

V、初张拉:仔细检查千斤顶、油路等安装正确无误后,开动油泵进入初张拉,注意要有2〜3人扶正千斤顶使工作锚环进入锚垫板的限位槽内,待油表读数达初张拉应力时测量大缸行程和锚具楔片外露量。

W、超张拉:进一步检查千斤顶和油路,然后两端千斤顶同时加载,每次互相通报油压表读数,使两端读数在张拉过程中随时保持一致直到两端达到超张拉应力,这时测量大缸行程和楔片外露量,检查伸长值及其与理论值之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持荷5分钟在持荷状态下,如发现油压下降应立即补至超拉应力。

%、张拉:持荷5分钟,两端同时卸载(或补)至张拉控制应力即可。

对于较长的钢束,其伸长值远大于两千斤顶大缸额定张拉行程,所以必须进行倒顶张拉。

忸、回程、退楔:两端顶锚完成后,大缸分别回程到底,然后用小锤轻轻敲打工具锚环,取下楔片。

最后依次取下锚环,拆除千斤顶、限位板。

区、割断多余钢绞线,以砂轮具切割位宜,钢绞线外露锚环达3cm即可。

QY G 230型千斤顶是专门用来张拉单根钢绞线的一种千斤顶,最大张拉力230KN最大行程200mm如预施应力过程中发生滑丝,可以用QYO230千斤顶张拉滑进的那根钢绞线,张拉力以不大于超拉力为原则,在张拉过程中楔片被带出,将之取下更换,并张拉至单根钢绞线的锚下控制应力顶锚,断丝则按上述步骤张拉钢绞线取下楔片,更换钢绞线后重新张拉。

d、张拉顺序箱梁纵向预应力张拉时,左右腹板束及顶、底板束均沿箱梁中心线对称张拉,每个工作面上必须保证两台千斤顶同时工作。

e、孔道压浆压浆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工序,对较长的管道,为确保灰浆压注质量,每30m左右设置排气孔。

现浇箱梁预应力管道压浆采用两种方法,对于一联长度小于100m的箱梁采用一端压浆,对于一联长度大于100 m的箱梁采用两端同时压浆。

且两种压浆均为一次压注法,其操作程序如下:I、清洗孔道:观察确无滑丝异常现象,割掉多余预应力筋,即可开始清洗孔道,先用高压水冲洗管道,将管道内的铁锈,污水等冲出,然后用高压风清吹管道,将预应力管道内的水吹净,直至出风口无水雾喷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