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概况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概况
数8/9,其中港、澳比重最大。 ▪ 按国家分,2003年中国入境前10名的客源
国依次是: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 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蒙古、泰国 、英国。
•
中国客源国排名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韩国
2 韩国
韩国
韩国
韩国
日本
3 俄罗斯
俄罗斯
•
二、 中国旅游业的历史性转变
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 1974年,中国旅行社成立。 1975年,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
198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1994年,中国加入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一)三大旅游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第一,入境旅游飞速发展。 第二,国内旅游方兴未艾。 第三,出境旅游有计划有组织地稳步发展。
•
(二)国内旅游的人次、出游率 和消费居世界先进行列
(三)出境旅游规模居世界前列
➢ 在出境旅游方面,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 出国。2005年,中国出境总人数达到3103万人次 ,较上年同比增长7.5%。2006年以来,中国出境 旅游业继续高歌猛进,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今 年前9个月,出境总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2561万人次,实现增长11%,其中因公出境422 万人次,因私出境2139万人次,中国出境旅游增 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
——旅游者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势 头, 但速度趋缓。
——旅游消费需求多层次性。 ——旅游市场多元化。 ——旅游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
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 (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国际旅游人次 的基数不断增大,因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 意味着增长了相当大的绝对量。 (二)一些国家居民中有能力并且愿意外出旅 游的人数已接近饱和水平。 (三)作为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地的工业化国家 ,其经济增长速度已大大放慢。
世界旅游组织(WTO)根据世界各地的旅游发 展情况和旅游集中程度,将世界旅游市场划 分为六大区域:东亚及太平洋区;南亚区; 中东区;非洲区;欧洲区;美洲区。
•
欧洲区
包括欧洲所有国家。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论是国际旅游接待人次, 还是国际旅游收入,欧洲都居各大地区旅游市场之首 。同时,欧洲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 随着亚大地区的崛起,虽然欧洲目前旅游业各项指标 仍呈增长态势,但在世界所占份额逐步下降。
教学目的Βιβλιοθήκ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作到了解
中国各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
,并在归纳、总结和分析各主要客
源国旅游需求的基础上,对未来国
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业
应采取的措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
识。
•亚洲太平洋地区
•日本
教
•韩国
•新加坡
学 •泰国
•澳大利亚
内 •菲律宾
容
•欧洲地区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俄罗斯联邦
•
国际性旅游组织
1、世界旅游组织(WTO) 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 3、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 4、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
一 、中国旅游业的历史
中国旅游业的出现是在西方产生旅游业半 个多世纪后的事情。本世纪初,英国的通 济隆洋行公司和日本的国际观光公社,在 上海、天津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建立了分公 司,经营中国的国际旅游。直到1923年8月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了“旅游部”,开始 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主要范围在沪、宁、 杭三角区。
简称东亚太区。包括东亚、东南亚、中亚、大洋 洲的所有国家。这一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一直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国际旅游接待地区 ,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这里 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市场,近30年来 ,本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值 ,居世界之首。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以后, 这一地区国际旅游的发展,将超过美洲而居世 界第二位。
•
主题旅游
1992年, “友好观光年” 1993年, “山水风光游” 1994年, “文物古迹游” 1995年, “民俗风情游” 1996年, “度假消闲游”
▪ 1997年, “中国旅游年” ▪ 1998年, “中国华夏城乡游” ▪ 1999年, “生态旅游”为主题 ▪ 2000年, “中华神州世纪游” ▪ 2001年, “中国体育健身游” ▪ 2002年, “中国民间艺术游” ▪ 2003年, “中国烹饪王国游” ▪ 2004年, “中国百姓旅游年” ▪ 2005年, “中国旅游年”、“
•
非洲区
包括除埃及以外的非洲所有国家。这一区域既有多姿 多彩的人文资源,又有沙漠、雨林、草原等景观及 各种特殊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发展前景 很好。但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文化落后,经济不 发达。在旅游业方面,非洲是一个发展中的大陆, 许多旅游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
中东区
• 包括西亚所有国家和埃及。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三 洲五海之地”和 “世界石油宝 库”,属于伊斯兰文化区。由 于战争和政治动荡,使该地 区的旅游业尤其是国际旅游 始终未能兴旺起来。不过一 些石油生产国如沙特、科威 特等,也是国际旅游较为重 要的客源国。
•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
年代
1950-1960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6-2000
地区6.8% 2000-2010
地区6.5%
全球年平均增长率 10.6% 8.7% 5.6% 4.6% 4%-5% 东亚太
3.5% 东亚太
•
第二节 世界旅游区
(二)旅游供给全面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三)旅游功能全面发挥,综合效益日益明显。
•
三、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 (一)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水平名列世界前茅 ➢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即由悠久
历史、灿烂文化、秀丽山川、众多民族交织成的丰富而独 特旅游资源,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历 史性跨越。 ➢ 在入境旅游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生机活力和安全 的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旅游业的国 际地位不断提升。2005年全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旅游者 1.2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4681万人次,分别较上年增 长10.3%和12.1%;国际旅游收入达到293亿美元,较上 年增长13.8%。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原 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中心。(自 动化程度提高,第三产业发展)
(四)7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进入了高技 术时代,以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 程为主要内容。(信息业、旅游业进一步发 展)。
•
世界 旅游 业和 中国 入境 客源 市场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 客源市场概况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所 开设的专业基础性课之一。通过介 绍中国各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地理、 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 情况,使学生熟悉、掌握相关内容, 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尊重 游客的风俗习惯,以有效地指导旅 游实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 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促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
•
第四节 中国入境客源市场
一、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历史回顾
▪ 建国初期——60年代初 ▪ 70年代后 ▪ 78年后,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
•
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
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外国旅游者,占入境人数1/9; 一部分是华侨、港、澳、台同胞,占入境人
•
➢ (四)旅游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接近世 界先进水平
➢ (五)培养一批享誉世界的旅游名品、精品和绝 品
➢ (六)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旅游企业 集团
➢ (七)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产业队伍 ➢ (八)建立现代科技教育支掌体系 ➢ (九)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经营管理体制 ➢ (十)建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互相
•
美洲区
包括北美、南美两大洲所有国家和地区。 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市场。其国际 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在世界各大地 区中仅次于欧洲地区,居第二位。此外美 洲也是仅次于欧洲的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 客源市场。但这一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墨
西哥等少数几个国家。
•
东亚及太平洋区
•北美地区
•美国
•加拿大
世界 旅游 业和 中国 入境 客源 市场
第一节 世界旅游业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
(一)一次科技革命,始于18世 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60 年 代。它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 应用为主要标志。(交通方面 :铁路、海运的发展;促进了 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 发明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交通方面:内燃机车、汽车 、飞机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 济的形成。)
•南亚区
• 包括南亚所有国家。这里属 于印度文化区,种族、民族 、宗教成分复杂,各种纷争 不断,加之经济水平限制和 政局动荡等原因,其旅游业 起步晚、发展慢、起伏大。 近20年来,虽然本区国际旅 游业发展也比较快,旅游接 待人次的增长高于世界平均 增长率,但占全球的份额仍 很小。由于该地区各国经济 发展水平较落后,其出境旅 游市场除印度外都很小。
俄罗斯
俄罗斯
俄罗斯
4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5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6 新加坡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新加坡
7 蒙古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