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制度
10.使用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护士必须做过敏试验,试验 阴性者方可使用,药物过敏应在医嘱单、一览卡、床头卡、 病历夹、门诊病历、腕带标识清楚。 11.对烦躁、昏迷患者应加床档或专人看护,使用热水袋应 加套,水温要适宜,防止烫伤,使用冰袋降温时要加套,冰 袋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并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和局部
患者,女,63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气肿而收入呼吸科 32床。入院后经抗感染、对症治疗等,病情明显好转。住院第6天 上午9时,值班护士做治疗时未进行三查七对,误将同病房33床患 者的氨苄青霉素1.0g,给32床患者静脉注射,导致患者出现心前区 不适,严重发绀,呼吸困难,并最终因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护理安全的双重内涵
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 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 的伤害;
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 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做 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 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
身体安全
法律安全
什么是护理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定义:是指不符合常规护理和治疗,预期结果之外所发
生的非正常事件,包括护理差错及事故、严重护理并发症(非难
操作规范,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护士在进行技术操作时,如:注射、服药、输血、输液、 灌肠、备皮等必须遵循“三查九对”制度(输血时必须两个 人查对,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并严格检查药品的质量,同 时应用两种以上药物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操作前护士必须明确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操作 中如有疑问必须认真核对确保无误后方可执行。
4.护理管理部门要及 时将科室存在的质量 安全问题进行反馈, 督促整改,并追踪改 进效果,定期进行护 理不良事件分析,通 过案例进行安全教育。
5.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对护 理工作环境及护理用具, 深入考察及论证,从患者 安全角度出发,为不断完 善环境建设、更新护理用 具提出建议,为护患提供 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治疗休 养环境。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
10床病人医嘱明日胃镜检查,主班护士未将“明日胃镜登记在黑
板上”夜班护士未告知病人明晨禁食,导致病人胃镜检查未能按 期进行。 此事件按不良事件分级属于几级?发生的原因是?
I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发生的原因是:沟通不良、未规范执行医嘱、告知不到位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
2床病人早晨抽取血标本后,抗凝管血液凝固不能及时检测,给患
02 用石膏、夹板、牵
引的病人,衬垫要 松软适度,注意骨 突处
保持皮肤清洁,定 时翻身
卧气垫床,全身营 养支持
行皮肤状况的评估, 做好记录,受压处 皮肤
年龄/性别
疾病因素
泌尿系感染
诊疗操作
药物
对策
进食低盐低 钙食物
摄取足够的 水分
加强病房管 理
尿袋的位置 及使用
2.护士长要重视安全 管理工作的落实,对 新业务、新技术的开 展必须遵守相关的准 入制度,并在科内护 理人员中进行广泛培 训后方可实施。
3.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应深 入了解一线护理人员的工 作状况,及时发现、消除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 对违反护理工作要求、操 作规程的现象及行为,要 及时进行教育及纠正,情 节严重者从重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制度
7.各种抢救药物、物品应保持完整无缺,用后及时清理、补
充、消毒。
8.手术室要认真执行术前、术后物品清点制度,如发现敷料 或器械与术前不符,应立即通知大夫共同查点,直到点清为 止。 9.一般情况下,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病人时必须复 述一遍确认无误,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抢救时口头医嘱, 不能由实习生执行,执行后均需补记医嘱。
III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 简单处理(清创、换药、光子理疗) 发生的原因是:责任心缺失,缺乏慎独精神,未按病情要 求进行翻身
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隐患及 对策
1、安全隐患
年龄、病史 感觉、运动
跌倒、坠床
精神状态
疾病因素、药物 因素
对策
保持地面无水渍、障碍物,光线充足 高危患者挂标识,必要时班班交接
• 1.药物剂量有误 2.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3.重服
4.同病室的人交叉发、错发 5.药品失效
6.发药后未及时服用
7.服药方法不正确
对策
准确的病人 准确的药物
准确的剂量
准确的途径
准确的给药 时间
6、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1、液体配错 2、漏输 3、静脉选择不当 4、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5、输(换)错液 6、液体外渗 7、液体外溢 8、输液反应 (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范围
• 报告范围:凡是在医院
内发生的或医院外转运
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 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1.发生不良事件后第一时间内通知主管大夫(或值班大夫)和护士 长,配合大夫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伤害 程度,并真实记录相关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
2.护士长应及时了解情况,于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并及时在科室通 报,警示科室护理人员,护士长3天内组织护士分析讨论,确定不 良事件等级,分析原因,对立即采取的措施、事件处理结果进行 评价,同时制定整改措施,上报采取电话、网络、书面形式。
•
7.各种物品、仪器、设备固定放置,便于清点、查找和检查。
•
•
8.病房内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器、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9.加强对陪护和探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加强巡视,空病房要及 时上锁,如发现有可疑分子要及时通知保卫科。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制度
1.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护理技术
做好排泄的护 理,保持尿道 口的清洁
糖尿病患者 注意血糖的 变化
4、安全隐患
年龄 意识 局部
非计划拔管
Ⅰ类导管 Ⅲ类导管 Ⅱ类导管
对策
对清醒的 患者,宣教 管路的重要 性及防脱方 法
高危患 者床头悬 挂标识
各种管 路标识要 清晰
烦躁或昏 迷的患者 适当约束
根据病情 需要合理
使用镇静
剂
5、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免压疮、静脉炎等)、严重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感染、跌倒、 管路滑脱、意外事件(烫伤、自杀、走失等)等情况。
值得深思的案例
一名58岁病人因败血症休克入住香港玛嘉烈医院,期间因病情加重 转深切治疗部,需以呼吸机辅助呼吸,一名护士关机调整呼吸机部 件后,忘记重新开机,一分钟后发现病人心跳停止,医护人员立即 进行抢救,但病人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3.护理部针对不良事件,对科室提出意见和建议,评价整改措施, 每月组织全院讨论、分析、整改,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护理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1.各类护理人员每年必须 接受护理安全相关内容的 教育及培训,从思想上重 视护理安全。1.1新护士 及进修护士入院教育内容 必须包含护理安全教育。 1.2其他人员每年接受2次 院内或科内组织的相关内 容的教育或培训。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 • 1.患者入院即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定期检查一切不安全因素,并有安全措施。 2.麻醉、一类精神药品,要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加锁,严格交接,帐物相符。
•
3.昏迷、烦躁、小儿患者等要加床档或适当约束,防止跌倒、拔管等,地面保持平坦、、无水,
防止滑倒。应用冷、热治疗时,严格掌握操作要求,避免冻、烫伤。
皮肤变化,防止冻伤。如家属给病人使用热水袋或冰袋引起
烫伤或冻伤,或未采取措施发生跌倒,责任由当班护士负责。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制度
12.对昏迷或危重病人的鼻饲及口腔护理等,必须由护理人 员操作,家属不得替代。 13.实习、进修人员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工作,不得擅 自行事,凡是实习生或进修生发生的不良事件等由带教老师 负责。 14.严格按医嘱用药,如有疑问应及时核对,证实无误后方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威海卫人民医院
关节外科 刘兰兰
学习的目的
什么是护理安全?
什么是护理不良事件?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
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什么是护理安全?
•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
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
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 的医疗护理环境。
可执行,对特殊用药,需在大夫监测下执行。
15.住院病人换床时,应同时更换床头卡、一览卡、各种执 行单和病历等,防止发生差错。
渊怎 “ ,能 病 如不 人 履诚 以 薄惶 性 冰诚 命 。恐 相 ”, 托 张 如, 孝 临我 骞 深们
—
感谢聆听!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制度
4.各种药品必须有标签,字迹清楚,分类放置,如:内服、
注射、外用药品严格分开,麻醉、精神药品要加锁。
5.治疗盘内物品要固定,使用后要及时清理,不得存放药品 或其他物品,以免用错。 6.注射用药应按需要量抽取,不得全部吸入空针或留给别人 使用,如必须保留使用,可抽到另外空针内并标明药名、剂 量、抽取的时间并妥善保存,不得超过2小时,口服车内核 对前后放置“核对”、“未核对”标识。
对策
1.对静脉输液患者应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渗 2.告诉患者穿刺部位有红肿、疼痛应及时按呼叫 器(护士应加强巡视) 3.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反应,应及时停止输液, 并根据病情配合医生进行观察处理。 4.必要时留存液体和输液器送检验科检验。
不良事件上报激励机制
• 1.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对主动、及 时上报不良事件的人员和科室在护士 长例会予以表扬,并按照规定给予保 密。 • 2.对于经调查核实的不良事件,给予每 例奖励50元。 • 3.每月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公示预防 不良事件发生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 意见和建议的实用性,经护士长例会 讨论予以奖励(每条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