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15版一部增修订
特点与问题
➢ 来源于生物,化 学成分变化大
➢ 化学成分复杂, 有效成分尚未阐 明
➢ 多成分、多靶点 作用
➢ 种植技术与生产 过程控制水平差
单指标或少数 指标定性、定 量分析
特征图谱鉴别 指纹图谱整体 成分控制
药品 ➢ 质量一致性 ➢ 生物等效性 ➢ 使用安全性
29
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提取物 或中成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 示该中药主要化学成分特性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中药质量评 价中常用色谱指纹图谱。
连翘
迎春花
61
连翘
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 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 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 蒸熟,晒干,习称“青 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 干,除去杂质,习称“老 翘” 。
21
二 有效性
控制与功效相关的成分
根据中成药处方中君臣佐使配伍,控制君药的质量, 即与功效相关的主要成分,来控制药物的质量。如复方芦 荟胶囊中芦荟苷的测定等。
22
三 质量可控性
1、控制项目的“填平补齐” 2、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
指纹图谱的应用 一测多评技术的应用 特征或专属性成分的控制
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 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
17
5、内源性有害物质的控制
药材内源性次生代 谢成分在治疗剂量下表 现为有效成分,在超剂 量或使用不当下表现为 内源性有害成分。因此, 药材内在次生代谢成分, 并非是含量越高越好。
18
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修订 银杏酸有抗菌作用。但是它的副作用比较严重,量大 时容易出现面色潮红、汗出;口唇麻木、头晕。 药典要求总银杏酸小于10ppm 对总银杏酸提取方法作了修订:提取溶剂由石油醚修订 为甲醇。
特征指纹图谱:系指从中药指纹图谱中选取若干专属性强的色 谱峰或色谱峰组合组成特征指纹图谱。主要用于中药的专属性 鉴别。
特点: ➢ 特征性: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
地; ➢ 整体性:通过指纹图谱能够体现主要化学成分的特性,整体控
制样品的质量。 ➢ 半定量:通过指纹图谱主要色谱峰的面积、比例或相似度的制
23
1、控制项目的“填平补齐”——显微鉴别
对药典中的50个中药材品种进行了增修订。(如荜澄 茄、胡黄连等的粉末鉴别)
24
接骨丹胶囊-红花-花粉粒
25
接骨丹胶囊-桃仁-石细胞
26
接骨丹胶囊-土鳖虫-体壁碎片
27
接骨丹胶囊-当归-薄壁细胞
28
2、整体控制——中药指纹图谱 必要性
中药 ➢ 药材 ➢ 饮片 ➢ 提取物 ➢ 中成药
9
酸碱滴定法原理: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 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 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 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 硫残留量。
10
11
两种测定方法的区别
10版
吸收液:水 指示剂:淀粉 滴定液:碘 加热过程:保持微沸3分钟 终点判断: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
2、调整好反应程序 3、结束反应,PCR产物
放置于4℃待电泳检测或 -20℃长期保存 4、PCR的电泳检测
(提取) 扩增(浓缩)
(过滤) 电泳(点样)
42
43
PCR优点:
1、准确性高,重现性好 2、不受样品形态的限制,原药材、饮片、粉末乃至中成 药都可以 3、所需样品量少 4、快速、便捷
药品名称 阿胶 龟甲胶 鹿角胶 黄明胶 新阿胶
法定来源 驴皮 龟甲壳 鹿角 牛皮 猪皮
39
阿胶【鉴别】采用LC-MS分析
以质荷比( m/z) 539. 8 (双电荷) →612.4和m/z 539.8 (双电荷)→923.8离子对提取的供试品离子流色谱中,应同 时呈现与对照药材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金钟花与连翘属于同属灌木,可见这两种植物 的形态上有差别很小,在花期、花色、枝条形 态上都很相似。
区别在于枝条的髓部,切开枝条,髓心薄片状 为金钟花;节间中空为连翘花。金钟花的花瓣 较连翘花细长偏瘦长。
56
57
58
金钟花-花萼相对小
连翘-花萼相对大
59
连翘与金钟花
连翘
金钟花
60
迎春花与连翘
19
6、中成药鉴别展开剂中含苯的修订
为建立绿色标准,减小中成药鉴别中有毒试剂对人体 与自然的危害,对67个中成药标准鉴别项进行了研究,主 要涉及展开剂中含有苯的品种,将展开剂中的苯修订为甲 苯。
20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 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 毒。特别注意: (1)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 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2)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 接触历史。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修订概况
1
目录
中药(一部)主要增修订内容 一 安全性控制(外源性、内源性) 二 有效性 三 质量可控性 四 DNA分子鉴定技术
几种常见的植物
2
中药(一部)增修订的主要目标
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
1、建立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逐步做到每个品种 都要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数据 有效性:金银花—木犀草苷 山茱萸—莫诺苷 安全性评价:紫河车
40
四 DNA分子鉴定技术
新增PCR技术鉴别川贝母 PCR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它是一种用于放大扩
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 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 幅增加。
41
PCR的主要步骤
1、冰浴中将各试剂依次 加入一无菌0.5ml离心管 中
47
迎春花与探春花
探春花
迎春花
48
迎春花与探春花
迎春花的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枝条细长,呈拱形下垂生长,长可
达2m以上。侧枝健壮,四棱形,绿色。三出 复叶对生,长2~3cm,小叶卵状椭圆形,表 面光滑,全缘。花单生于叶腋间,花冠高脚杯 状,鲜黄色,顶端6裂,或成复瓣。花期3 ~ 5月,可持续50天之久。
3
2、完善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有害物质限度控 制方法,建立中药安全性数据库
内源性:附子—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 罂粟壳--敛肺、涩肠、止痛
外源性:SO2残留量、农残等
4
3、完善有效活性成分测定、多成分同步定量以及特征或指 纹图谱检验技术
4、探索以中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质量评价体系 5、加强指纹图谱、DNA分子测定、一测多评等新方法的应
定,能有效控制样品的质量,确保样品质量的相对一致。
30
指纹图谱分类 ➢ 按分析对象分: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和成方制剂指纹图
谱; ➢ 按获取方法分:色谱、光谱和色谱光谱联用等 ➢ 色谱是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首选和主要方式。
31
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32
指纹图谱的评价
按照标准规定方法试验,从仪器中导出供试品图谱 (AIA等),将其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与中检院提供的对照指纹图谱相比较,计算相似度。
桃仁、陈皮、酸枣仁、胖大海、僵蚕
15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 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 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 霉毒素的机率最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 G2 以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M1,M2。其中M1和M2是从牛奶
8
一 安全性控制(外源性、内源性)
1、二氧化硫残留检测和限度规定
①检测方法:酸蒸馏碘滴定法(2010版)
酸碱滴定法 离子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2015版)
②限度:在《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
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10味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 留量不得过400 mg/kg”;其他中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不得过150 mg/kg”。
44
1、中药颗粒剂的水分 2、粒度和粒度分布 3、乙醇量测定法第一法
45
迎春花与连翘
46
迎春花与连翘
连翘属、茉莉属有四种在春天开黄色花朵的花 灌木,它们是:连翘、金钟花、迎春、探春。
从枝条的颜色可以将它们先分为两类,全部是 绿色枝条的为迎春花和探春花,而褐色枝条的 为连翘花和金钟花(金钟花虽然小枝是绿色的, 但是老枝为褐色)
中分离出来的。
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 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 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
16
危害: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 性比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 性最强的。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 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 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 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紫色持续30秒内不完全消褪
15版(酸碱滴定)
吸收液: 3%过氧化氢溶液 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 滴定液: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加热过程:烧瓶内的水沸腾 1.5h 终点判断:至黄色持续时间 20 秒不褪
12
2、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
①增加牡蛎、珍珠、蛤壳、海螵蛸、海藻、昆布、水蛭等 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查。 ②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注射剂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检测, 按各品种项下每日最大使用量计算,铅应不得超过12μg, 镉应不得超过3μg ,砷应不得超过6μg,汞应不得超过 2μg,铜应不得超过150μg 。 ③其他需要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