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规律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自转 360°,23时56分4秒,
速度
(2)太阳日,自转 360°59′,24小时,是日 常所用周期
(1)角速度,除极点为0 外,其他各点均为15°/
(1)恒星年,公转360°,365 天6时9分10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 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 日常所用周期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 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 度最大值。如上图B。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C ④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每年夏至日(6月22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12月22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如下图D所示。
2.太阳的周日运动 (1 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
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 起,西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除外)。 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 起,西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除外)。 (2)比较下面甲、乙、丙三图所示太阳周日视运 动规律
③利用昼长确定:当北(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 X小时,而所求地区的夜长也是X小时时,当地纬度 即与上述纬度相同,所处南北半球相反(春、秋分
(3 ①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利用已知昼长计算): 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
② 根据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占所处纬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法:H=90°-两 地纬度差(或H=90°-|φ-δ (5 太阳直射点的特征: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 纬线;②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就是地方时 为12时的经线。
专题二 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
第一讲 地球的运动规律
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1.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比较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运动 轴心 及轨 道
方向
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 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 轨道面成66°34′夹角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 时针
(1)轨道为黄道,是一近似圆 的椭圆轨道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 上,地球位置有近日点(1月初) 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春分日—夏 至日
夏至日
夏至日—秋 分日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 北半球 北回归线 北半球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 昼越长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极昼范围扩大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 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 小
秋分日—次年春 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 昼越短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秋分日—冬至日 南半球 极夜范围扩大
知识点二 地球运动的意义 1.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1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 昼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 夜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 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或24
③两类日期界线。
(2
②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计算:北极星仰角=当地纬 度;北极星与天顶的角距离=90°-当地纬度(只
①三地太阳视运动相同点是:太阳有时东升西落,有
②三地正午太阳位置不同点是:在甲地,有时太阳在 头顶,有时在北方,有时在南方,说明甲地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在乙地,太阳终年在北方,说明乙地在南 回归线以南;在丙地,太阳终年在南方,说明丙地在 北回归线以北。
3. 昼夜长短变化的时段分析
北半球日期
春分日—秋 分日
(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 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
(2)线速度,自赤道 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 (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 图,M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 转动的方向。阴影部分为2008年2月28日。据此回 答(1)~(2)题。
冬至日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 南回归线 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次年春 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 小
二分日子问题 (1 (2)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一天 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正午最 短——变长——日落最长(理论上晨昏线处影子无
(1)下面关于图示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a点角速度大于b
C.b点的线速度大约为a
D.a、b
(2)关于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
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
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4
D.在b点观察到M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
解析 第(1)题,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位于赤道上 空,其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从而判定这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半球示意图。第 (2)题,同步通信卫星公转角速度与地球表面各 地自转角速度相同(除极点以外),其线速度大于 地球表面任意点的自转线速度,其公转周期应与地 球自转周期相同,均为一个恒星日。从地表任意点 观测,同步卫星都是静止的。 答案 (1)A (2)B
(3 ①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南射,正 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 达一年中最短,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 ②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正
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12月22日 达一年中最短;6月22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在南北回归线 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影有时无、 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 (4)极点: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朝北,且日影 长短无日变化。 5.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1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 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 (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减。如下图中D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减。如下图中C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下图中E折线所示。
(2 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