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畸形的影像学测量技术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Neurosurgery 63:A40–A45, 2008
脊柱畸形的识别、分类及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准确的影像学评估。
获得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包括拍摄X线时的技术、对畸形的精确测量等是对脊柱畸形患者评估和治疗的基础。
影像学拍摄常规
通常,对影像学的方位及测量方法有以下常规:1、正位X线片的方位应是阅片者像是从患者的背后观察,患者的右侧就是阅片者的右侧(这与一般的标准X线片正好相反)。
2、矢状位X线片患者的面部是朝向阅片者的右侧。
3、任何朝向右侧的线性移位被定义为正方向,左侧被定义为负方向。
4、顺时针方向的成角移位(如侧位片上的后凸)被定义为正方向,逆时针方向(前凸)被定义为负方向。
5、正位片上凸侧的方向即被定义为侧凸方向。
6、向左侧弯者称为levoscoliosis;向右侧弯者称为dextroscoliosis。
摄片计划及实施
评估脊柱畸形之前,至少需要站立的冠状位、平卧的冠状位(通常是仰卧)以及侧位的全长X线片(36-inch,91.4cm),包括从枕骨到股骨头的范围。
任何脊柱畸形的程度都将随着负重而随之加重(
通过对比患者站立和平卧的正位X线片,可以初步评价畸形的柔韧程度。
另外,决定畸形柔韧度的还包括仰卧位的左右侧屈像以及在支撑物(支点)上的左右侧屈像(或后凸畸形时的支点过伸像)。
如果应用了支点,其位置应该在X 线片上做出标记。
牵引下观察,比如在头部牵引或直接在腋窝下牵引,也有助于判断侧弯的柔韧度。
腰椎过度前凸时,可以让患者在桌子边缘屈髋以测量柔韧度。
所有的X线片上都应当标记日期、患者的年龄和位置。
标准的X 线片(11到17-inch)对观察局部的情况更为清晰,特别是对先天性畸形和成角畸形的患者。
X线球管和胶片应保持合适的距离(通常为72 inches,183cm),这对于减少扭曲及合适的放大率十分重要。
逐级滤过可以补偿胸椎和腰骶椎骨密度的差异,从而使图像更清晰。
患者应去掉佩戴的一切透X线的物品,并应用铅板保护性腺区域。
能否获取一张高质量的图像,很大程度上是由影像技师的操作决定的,因而建议手术医生选择可信的操作者。
患者的很多因素也影响脊柱的整体对线,所以每次拍片时的位置应该标准化,从而使图像的质量最佳、可重复性好。
其位置应该是:患者直立,双下肢完全伸直,双脚稍分开与肩部同宽。
保持膝和髋关节伸直可以尽量减少对矢状位失平衡的代偿,从而反映矢状面畸形的最大角度。
面朝正前方,双上肢肘关节最大程度屈曲,拳头正好置于锁骨之上,掌指关节朝前。
假如患者双下肢明显不等长,如超过2cm,应该使用一个脚踏来升高骨盆,同时在片子上详细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