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辅导--《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

教师资格辅导--《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


教育心理学与分科教学法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是分科教学法的基础学科之一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 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 专著,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教育心理学最早从西方引进,1924年廖 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过程
形成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制约
心理现象 心理活动 心理
发展 表现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个性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洛伦兹(1903-1989)
奥地利动物学家、习性学 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在自 然条件下观察动物行为的 方法,对鸟类行为的研究 作出了独特贡献,并提出 了动物本能行为的固定行 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 记”等概念。1966年当选 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3 年与K.弗里希、N.廷伯根 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
1896—198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因研究 儿童智力和认识发展而闻名 。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 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 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 ,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 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 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 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 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 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 院院土,1969年获美国心理 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 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 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 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认知结构: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他们 已有的全部观念和组织。
让.皮亚杰 | Janepiaget
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 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也以教育中特有的心理规律等知识补充和丰 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互相交叉、相互补充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A.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 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B.教师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点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 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C.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 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D.教学媒体 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E.教学环境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2. 学生与学习心理(第二章——第十一章) 3. 教学与教师心理(第十二章——第十五 章)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 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辅导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 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 进学生学习。
2. 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初中)
(1)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 错综的矛盾 (2)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 思维。但抽象思维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 支柱。 (3)心理活动随意性显著增长。 (4)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 (5)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6)道德行为更加自觉。
3. 青年初期的主要心理特征(高中)
(1)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 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2)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 感、理智感与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 (3)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不仅能比较客观地 认识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的防卫 自我,并尊重自我。但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仍面 临分裂的危机。 (4)对未来充满幻想,意志坚强性与行动自觉 性有了较大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 的幻想。
4.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 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 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 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 也影响学习的效率。
5.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 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 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 的关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A.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在学与教过程中,上述五种因素共同 影响三个过程,而且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互相影响。
学生X教师X教学内容 X教学媒体X教学环境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 总论(第一章)
1.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 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循序渐进 关键期 因材施教
2.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 阶段: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岁——11、12岁)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青年期(14、15岁——25岁) 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