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正义观的简析
引论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或许爱默生说的有些许夸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国》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分量确实举足轻重。
书中柏拉图将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护国家的武士阶层和平民阶层。
他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具有智慧,正义,善,美德。
因而“正义”一词便尤为重要。
书中从讨论正义开始,先后辩驳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的和最坏的折中”等意见。
而我所要分析的就是,柏拉图以辩论形式引出贯穿全文的主题:正义。
一对《理想国》的理解
1.《理想国》的主题
《理想国》的中心内容是正义,整本书都是围绕正义展开。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其中,城邦正义是论述的重点。
2《理想国》的内容
《理想国》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的问题:正义的内涵,城邦正义的实现,城邦正义的维持,城邦正义的衰败。
在正义是什么的问题上,柏拉图没有对正义本身做出定义,他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并对他们分别的进行了定义。
在正义的实现和维持上,柏拉图把个人正义的实现和维持融入到城邦正义的实现和维持中。
在柏拉图看来,城邦正义实现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统治,维持城邦正义的两大手段是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
尽管如此,城邦正义还是不可避免要衰败。
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是四种渐次衰败的政体。
3
二柏拉图正义的内涵
正义的含义
在《理想国》的一开始,苏格拉底问:“什么是正义?”这个词既包括个人道德也包括社会道德,因此就该关注对个人和社会都适合的生存方式。
理想国是一种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城邦的出发点和归宿。
1 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只要社会的每个部门都能清楚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
正义城邦是个不断实现的动态过程。
城邦中存在不正义的人并不影响城邦的正义性质,但影响城邦的正义程度。
正因为无法做到所有的人都是正义的,所以完全的城邦正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么,判断一个城邦基本正义的标准是什么?柏拉图肃然没有表示,但提供了线索。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花了大量篇幅谈论护卫者的教育特别是统治者的教育以及护卫者的共有生活,对被统治者则很少提及。
这说明他把实现城邦正义的重点放在护卫者特别是统治者身上。
因此,只要是具备一种能够选拔正义统治者的制度,城邦就可以被视为是基本正义的。
正义统治者的存在,为城邦日志正义化开创了方向。
然后,统治者通过教化等手段,先使辅助者越来越正义,再使被统治者越来越正义。
这样,整个城邦的正义程度将不断增强,尽管他永远无法达到完全的正义。
这正是正义社会的实现,但是保卫者会快乐吗?保卫者的生活描述当然不是快乐的,因为缺少感官愉悦。
但是,柏拉图认为他们会很快乐,因为拥有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满意的事。
而且保卫者也会感到开心,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只是满足了个人的意愿,而且整个社会会受益更多。
2个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每个人的天性不同,所以适合从事不同的工作,他将理想国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
神明在制造统治者时加入了黄金,在辅助者身上加入了白银,在生产者身上加入了铜和铁。
虽然每个人天性不同,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多种的需要,于是这三个等级的人便结合起来组成城邦。
这三个等级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相对于城邦的三个部分,个人灵魂中也有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欲望。
理性的品质是智慧,激情的品质是勇敢,整个灵魂的品质是节制。
当理性在灵魂中处于统治地位,激情和欲望服从理性时,个人的灵魂也就实现了正义。
因此柏拉图的个人正义是一种灵魂状态,是一种不同于行为正义的精神正义。
柏拉图还认为满足欲望的需求会导致不道德,只有灵魂的三个部分都履行自身职责时,才会有公正的个人。
总之公民个人的正义就是合理的安排自己灵魂中的理性因素,在本质上,柏拉图的个人正
义和城邦正义如出一辙,强调个人和灵魂的如出一辙,理性处于价值层面的最高一级,欲望则处于最低一级。
3.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的统一
在柏拉图看来,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互为条件。
一方面,城邦正义是个人正义的前提,只有在正义的城邦中,普遍的个人正义才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个人正义是城邦正义的基础,若没有不变的个人正义,城邦正义就无法建立。
在这两方面中,前者更具有根本性。
个人政治是制度正义的基础。
个人正义依赖于制度正义,同样,制度正义离不开个人正义。
正义的制度需要有正义的个人来建立,并需要靠个人的正义来维持。
如果国家权利的掌握者不是正义的,那么他们就很难建立正义的制度。
所以制度正义建立在个人正义的基础上。
正义的城邦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动态过程。
这些正义的人一旦有机会掌握权力,那么他们就会改变城邦前进的方向,使城邦朝着正义的方向前进,正义的统治者将通过各种手段影响辅助者和统治者,使他们不断正义起来。
柏拉图的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
城邦正义并不必然导致个人正义,个人正义也不必然导致城邦正义。
两者之间只存在必要性的关系,而不存在充分的关系。
同样,全由正义之人组成的社会,其制度也不一定是正义的制度,但他有利于正义制度的形成和维持。
三对正义观的评价和其历史意义
1评价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柏拉图在探寻国家正义的过程中,从可经验的个人主义开始,通过理性归纳,引导人们对国家正义的认识上,提出国家正义就是和谐和秩序,但是国家正义在内容的体现上,又完全在于其公民的政治素养,与智慧勇敢节制对应的三个阶层的划分,以及各按其职,这既是国家正义的体现,又是国家之所以正义的条件。
《理想国》不仅仅是政治著作,它涉及到政治,道德,正义,哲学,教育,社会军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部思想的百科全书,对西方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柏拉图的城邦正义被学者们公认为与个人自由和权力平等相对立,他的中心问题是教育,通过教育来实现生活中的正义。
但是我认为理想国看上去的确是个优越的国度,这对后来人们思考国家建设,考虑法制制度的完善起到了深远意义。
如我们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认为,君主立宪制是天经地义,不可破坏的,而如果没有西方先进思想的引入,我们现在仍然可能生活在封建制度的王权下,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后世的影响是积极深远的。
他继承发扬了苏格拉底的学说,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正如柏拉图所说“在我们从错误知识走向正确知识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处于无知状态”。
2 历史意义
《理想国》的历史意义在于:
第一,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正义理论;虽然再次之前正义思想一开始萌芽,但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柏拉图在比较吸收前人正义思想的基础上,以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为着力点,通过阐述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内涵,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动态关系,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正义理论。
首先波獭兔在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建立了某种对应关系。
其次,柏拉图阐释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内涵。
再次,柏拉图还指出了国家正义如何实现,维持和衰败。
这样柏拉图建立了以国家正义为核心的系统的正义理论体系,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正义理论的思想家
第二,开创了对制度正义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柏拉图告诉我们,不同的政体下,人们的性格也是不同的,人们的性格取决于政体。
只有在哲学家统治的国家中,人们的性格才符合正义的原则。
柏拉图这一思想为同一时代思想家所欠缺的,虽然不是那么完善但是迈出了政治制度的第一步,开启了制度正义的阀门,引起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众多思想家孜孜不倦的对这问题的思考。
第三,其中的哲学王思想和共有制理论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柏拉图的正义理论中哲学王统治理论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无论是莫尔的乌托邦还是坎帕内啦的太阳城都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实行共有制。
不过他们实行的目的不同。
而他们实行公有制的目的是追求平等的,理想国实行共有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护卫者节制自己的欲望,是反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