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部部函[2009]443 号 关于完善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有关审慎性监管要求的通知
2008 年5 月,我部发布《关于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机构部部函[2008]243 号),对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以下简称IPO 上市)提出了审慎性监管要求。
申请IPO 上市的证券公司除应符合法定条件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良好的成长性、较高的合规管理水平、有效的治理结构、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审慎性监管要求,引导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风险管理能力高的证券公司上市,以期达到扶优限劣、积极平稳的效果。
为落实我会2008 年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不断提高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修订完善后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已使用了市场竞争力指标并得到全行业普遍认可,同时,考虑到行业反映净利润增长率指标不能客观真实反映证券公司成长性情况,按照我会关于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平稳有序上市的统一政策,根据扶优限劣、积极平稳、便于操作的原则,结合证券公司IPO 上市实践,经研究并履行相应程序,决定对证券公司IPO 上市有关审慎性监管要求的部分具体指标进行调整
完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将“具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更名为“具有较强的市
场竞争力”,有关审慎性监管要求具体内容修订为: 公司上一年度经纪业务、承销与保荐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主要业务中,应当至少有两项业务收入水平位于行业中等水平以上或者至少有一项业务收入水平位于行业前10 名。
其中: 经纪业务用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总额或部均代理买卖
证券业务净收入进行排名;承销与保荐业务用承销与保荐业务、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进行排名;资产管理业务用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进行排名。
二、将“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审慎性监管要求具体内容修订为:
公司经纪业务、承销与保荐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主要业务中,应当至少有一项业务净收入增长率近两年均位于行业中等水平以上。
其中:
经纪业务用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增长率进行排名;承销与保荐业务用承销与保荐业务、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增长率进行排名;资产管理业务用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增长率进行排名。
三、证券公司IPO上市前应不存在或已解决同业竞争等问题,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证券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参股、控股证券公司不符合《关于证券公司控制关系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指导意见》(机构部部函[2008]167号)有关规定的,应当在证券公司申请IPO上市前完成整改。
四、证券公司控股的专门从事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承销与保荐业务的子公司,其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可合并纳入母公司统一进行相关业务排名。
各项业务排名情况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为准。
行业中等水平采用行业中位数。
五、各证监局应将以上政策及时通报辖区证券公司并加强对证券公司IPO 上市的指导,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有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
今后将根据行业实际情况,结合证券公司IPO 上市进程,适时对审慎性监管指标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引导符合条件的优质证券公司平稳有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