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 防 医 学ppt
健康
行为 生活方式 消费形- 式
遗传 康复 卫生服务
预防
生活 危害因素
治疗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体是由生 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共同构成 的一个统一整体。三者互相影响,共同 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健康和疾病是 一对互相延续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互相转化
-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
卫生服务中的“人本主义”思维 卫生服务从面对个人向面对群体转变 卫生服务从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 促进预防医学的发展
-
第四节 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消极健康观:没有疾病即是健康, 追求减少疾病
积极健康观:身体、心理和社会三 方面适应力良好才是健康,不断追 求促进健康
-
健康与疾病概念的扩展:
(Bio-psyc- ho-social medical model)
神 灵 主 义 医 学 模 式
-
-
原始社会开始兴起 健康由神来主宰 敬神→健康,触犯神→疾病 韩愈的《师说》:“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用:“心理医生”
-
自 然 哲 学 医 学 模 式
-
-
公元前500年开始兴起 哲学观:受当时的主流哲学思想影
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环境、遗传、行 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
自 然
资
源
环境
自然
社会
教育
生
就业
人口学数量频率
生 物 遗 传
健康 精神 社会 体质
文 化
医疗卫 生服务
精
态
平 衡
行
方 式
为 生 活
-
神 卫 生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 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心理
成熟老化 社会
环境因素
自然
职业 危险因素
综合内因 生物遗传
响 整体观: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自然观:人与自然相和谐可促进健
康
-
机 械 论 医 学 模 式
-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兴起 培根、笛卡尔向旧权威的挑战 归纳法、演绎法,倡导实验研究 血液循环、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的
建立,奠定了现代西方医学的基础 背弃了整体观,忽视了生物的复杂
相对性:疾病和健康之间是一个渐变 的过程
差异性:不同人群、不同时代、不同 文化、不同地区,疾病和健康的定义 不同
-
健康与疾病概念的扩展:
亚健康(sub-health state):指人的机体 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 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 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 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 态,亦称“第三状态”
影响健康的因素: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生活方式与行为 遗传 医疗卫生服务
-
现代医学模式的贡献:
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以综合思维方 式处理医疗卫生问题
扩大了医学研究的思路,将疾病预防 提高到社会、心理预防的层次
改变了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代医学模式的作用:
促进卫生服务从临床型向临床、预防 和保健的综合型转变
社会医学
第二章 医学模式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系
-
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概念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对健康 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以 及医学本质的总体概括
研究医学模式的目标是最佳和最大可能的 满足人类对健康的追求
-
第
古
二
代
节
医 学式 医 模学 近 式模 代
医学与心理学、信息学、管理学、经 济学等的结合 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从传染病向 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转化
-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
再次回归整体医学观 身体和心理的统一 疾病联系的复杂性:多因多果 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个人
与社会间联系 健康定义和内容的拓展
-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
性
-
生 物 医 学 模 式
-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开始兴起 源于城市化带来的各种传染病流行,提
出了“流行病学三角” 诞生了生理学、生物学、解剖学、组织
学、病理学等学科 无菌术、麻醉镇痛和止血术催生了现代
外科学 推动了医学由经验走向科学
-
第三节 现代医学模式
产生背景
医学社会化: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健康需求增加:内涵扩大,多样化 医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
的
演
变
现 代
神灵主义医学观 (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
自然哲学医学观 (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机械论医学模式 (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健康与疾病概念的扩展:
亚临床疾病:又称“无症状疾病”( nonsymptom disease) 认为疾病是改变了条件的生命现象,疾病过程中 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发生紊乱的病理表现,而 且还有防御、适应、代偿生理性反应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