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诊疗指南 输液 输血与自体血回输 ppt课件
临床诊疗指南 输液 输血与自体血回输 ppt课件
50%等多种。 (2)生理盐水:适用于扩容,输入过多可致高氯性酸中毒。 (3) 0.3%、0.4% NaCl:可治高钠血症。 (4)7.5% NaCl:治疗严重低钠血症,补钠量(mmol/L) = 血清钠下降值
( mmol/L)×体重(kg来自×0.6 ( 1g钠=17mmol)。 (5)复方氯化钠液(林格液):用于纠正低血容量和治疗腹泻、烧伤等
4.局部血肿或肿胀。
第十二章 输血与自体血回输
一、适应证 (一)出血 1.失血量小于全身血容量20%,血红蛋白大于100g/L 时,
可仅输电解质溶液,代血浆维持循环血容量正常。 2.失血量超过血容量30%,血红蛋白低于70g/L 时,必须
同时输血,保持血细胞比容(Hct)不低于0.25。 3.失血量达50%时,应输全血。 4.失血量超过血容量80%时,需输新鲜全血和补充凝血
三、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可提高输血效果,减少输血并发症,节约用血,避免 浪费。
(一)红细胞制品 1.浓缩红细胞(p-RBC)适用于失血量在1500ml以上的病人;
贫血只需增加红细胞数,增强其携氧能力的病人。 2.洗涤红细胞(w-RBC)适用于严重过敏性输血反应,免疫能
力低下,器官移植,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的 病人。 3.冷冻红细胞(F-RBC)用于稀有血型的红细胞输血,其他同 洗涤红细胞。 4.少白细胞的红细胞(LP-RBC)适用于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 胞凝集素,且有发热反应的贫血病人,或待做异基因骨髓移植 的病人。 (二)血小板制品 浓缩血小板(PC) :适用于血小板功能正常而血小板数量减少 者。 (三)血浆制品 新鲜冷冻血浆(FFP) :用于缺乏凝血因子的渗血,扩充血容量。
(eryoprecipitate)、新鲜冰冻血浆(FFP)或浓缩抗血友病球 蛋白(AHG)。
二、输血方法
1.输血前准备 (1)核对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诊断和手术名称与供血者的
姓名、血型、交叉配合实验。 (2)检查血液储存时间、血袋有无破损,观察血液质量。 (3)充分混匀。 (4)输血器包括滤器、管道,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并填满、无气泡,
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缩血小板,以维持凝血机制。
一、适应证
(二)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术前选择性手术要求Hb提高到90g/L。低蛋白血症应输白蛋白
液。 (三)严重感染 采取多次少量输新鲜血,提供抗体、补体,可增强抗感染能力。 (四)凝血异常 1.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等必须输血小板或新鲜全血。 2.血友病还可输含丰富Ⅷ因子的冷冻沉淀物
禁用葡萄糖液。 2.输血途径常规经静脉穿刺输血,最好用套管针穿刺,深静脉穿刺或静
脉切开留置导管。 3.输血量根据出血量、Hb、Hct、CVP 等指标决定输血量,要求Hb大于
80g/L,Hct 大于0.25。 4.输血速度大量输血时应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输入需要的血量。一般非紧
急情况下,成人调节在4~6ml/min,老年人、心脏病人或小儿以1~ 3ml/min 为宜。 5.输血期间观察输血过程中应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尤其在最初15min内, 应测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如有明显不良反应,特别有溶血反应迹象 时,应立即终止输入,调查原因,及时处理。 6.血液加温输血前宜将血袋置于37℃温水浴,使血液温度接近体温后再 输入,或用加温输血器。 7.输血完毕后的血袋需保留2小时,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复查。
2.术中补液包括:
( 1) 术中体液丧失:上腹部手术每小时10ml/kg~ 15ml/kg,胸腔手术每小时10ml/kg,四肢及其他手术 每小时5ml/kg~10ml/kg。
(2)失血量的补充。
(3)婴儿和儿童的补液:体重小于l0kg,每小时 4ml/kg (每日100nl/kg),还需补充术中液体丧失量。
3.大量输液应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 压;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
三、输液期间的监测
1.记24 小时出入量,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中 心静脉压、皮肤弹性、有无水肿、尿色及尿量,了 解体液平衡情况。
2.定期检查尿相对密度、尿钠、尿渗透压、血渗透 压、血清电解质和体液酸碱状态。
四、并发证
第十一章 输液 第十二章 输血与自体血回输
麻醉科 范琳
一、适应证
1.各类手术麻醉。 2.各类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3.创伤、休克、严重感染。 4.毒物或药物中毒。 5.昏迷及晚期肿瘤不能进食。
二、方法
(一)输液器械 输液器、注射针(普通针或套管针)、消毒用碘酒、酒精棉、胶布等。 (二)液体种类 1.晶体液 (1)葡萄糖:不含电解质,主要用作补充水分及能量,有5%、10%、25%、
安)等,主要用于扩容。 (三)输液穿刺部位 新生儿选用脐静脉,婴儿选用头皮静脉,儿童选用手背或足背静脉,成人
则可选用肘静脉、贵要静脉、踝静脉等,大量输血和静注高渗液则应选用 中心静脉。 (四)输液速度 需根据不同病情掌握。如: 1.周围循环衰竭或大面积烧伤者,补液初速度宜快,甚至可加压输注。 2.伴心、肝、肾功能不全和有严重贫血者,输液应慢,以防心衰和肺水 肿。 (五)输液量 1.术前输液有电解质紊乱或贫血、低蛋白血症的病人,术前应予纠正; 急诊病人应输注估计补充量的l/4~l/2;下午手术者上午应适当补液。
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中度代谢性酸中毒。 (6)平衡液(乳酸钠林格液):是最常用的晶体液,适用于补充细胞外
液、扩容、补充电解质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改善血黏稠度及改善微循环。 (7) 5%碳酸氢钠:具有补充钠和纠正酸中毒的作用。
2.胶体液 (1)右旋糖酐70 :主要起扩容作用,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2)右旋糖酐40 :能降低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起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3)其他血浆代用品:如经乙基淀粉、海脉素(血代),佳乐施(血定
1.输液反应 由致热源引起的寒战发热,应立即停止 输液,更换输液器和液体,对症处理。
2.循环负荷过重 因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表现为血 压、中心静脉压过高。一旦发生,应立即减慢输液 速度及使用正性变力药或利尿药,置病人于半卧位。
3.血栓栓塞性静脉炎 一旦发生,应立即改换静脉 输注途径,局部热敷及防治感染。术中输液应首选 上肢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