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3.2 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 3.2 溶液的酸碱性

3.2 溶液的酸碱性 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4)夯基达标1.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 +的浓度为1×10-7 mol·L -1,则该溶液( )A.呈碱性B.呈酸性C.呈中性D.c(OH -)=100c(H +)则c(OH -)=172212101101----•⨯•⨯Lmol L mol =10-5 mol·L -1 因此c(OH -)>c(H +),溶液显碱性且10-5 mol·L -1=c(OH -)=100c(H +)=100×10-7 mol·L -1。

答案:AD2.下列溶液的pH <7的是( )A.人体内血液B.橙汁C.蔗糖水D.胃液解析:生物中许多生命活动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而且要在一定的pH 范围内,解题时应把化学知识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pH <7说明溶液呈酸性,而血液略偏碱性,蔗糖是非电解质,其溶液为中性。

橙汁中含有许多有机酸,胃液中含有盐酸,因而B 、D 呈酸性,pH <7。

答案:BD3.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OH -为( )A.1.0×10-7 mol·L -1B.1.0×10-6 mol·L -1C.1.0×10-2 mol·L -1D.1.0×10-12 mol·L -1解析:pH 为12的溶液若为碱溶液则溶液中c(OH)=10-2 mol·L -1,由K W =10-14 mol 2·L -2=c(H +)·c(OH -)知由水电离出来的c(H +)为10-12 mol·L -1,若为盐溶液,该盐为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的OH -全部是由水电离产生为10-2 mol·L -1,由水电离出的H +一部分与弱酸根结合生成弱酸,导致c(OH -)>c(H +)显碱性。

答案:CD4.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B.9℃1C.1℃11D.1℃9解析:本题是求两溶液的体积比,实际上考查的是pH 的计算,且属于酸碱混合碱过量的情况。

可根据溶液混合反应后剩余c(OH -)浓度列式求解。

设以下标1表示酸,2表示碱。

则混合前碱中c 2(OH -)=0.1 mol·L -1,酸中c 1(H +)=0.01 mol·L -1,则:c 余(OH -)=10-3 mol·L -1=121221112201.01.0)()(:V V V V V V H c V OH c V +-=+•-+- =0.001 解得V 2∶V 1=1∶9,故选项D 正确。

此题也可用估算法巧解。

因强碱中c 2(OH -)是强酸中c 1(H +)的10倍,故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体积比应为V 2∶V 1=1∶10,而题中不是恰好反应,而是碱稍过量,因而V 2∶V 1应略大于1∶10,从而得出结果。

答案:D5.pH 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 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pH 仍相同,则m 和n 的关系是( )A.m=nB.m >nC.m <nD.无法判断解析: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稀释至原体积的n 倍后,c(H +)也随之变为原来的n1。

醋酸是弱酸,不完全电离,也稀释至原体积的n 倍时,pH 小于盐酸溶液稀释后的pH 。

因为CH 3COOH CH 3COO -+H +又电离出H +,所以应继续加水稀释使pH 增大,和盐酸的相等,即m >n 。

答案:B6.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H 2SO 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D 酸 碱 酚酞 乙解析:此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

选择指示剂要求颜色变化一定要明显故不选石蕊,排除A 。

B 项中滴定管中溶液为碱,选用乙滴定管,排除B 。

C 选项滴定管中为酸选甲,符合题意。

D 项强碱滴定强酸两指示剂均可,滴定管内盛碱选乙符合题意。

答案:CD7.实验室用H 2SO 4滴定氨水,选用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B.石蕊C.酚酞D.任选一种均可以解析:指示剂选择一定要颜色变化明显,排除B 。

达到滴定中点时颜色变化范围与滴定产物酸碱性一致,H 2SO 4与氨水反应的产物(NH 4)2SO 4为酸性,故选A 。

8.某温度下,重水D 2O 的离子积为1.6×10-15,若用pH 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c(D +),以下关于pD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pD=7.0B.含0.01 mol 的NaOH 的D 2O 溶液1 L ,其pD=12.0C.溶有0.01 mol DCl 的水溶液1 L ,其pD=2.0D.在100 mL 0.25 mol·L -1的DCl 重水溶液中,加入50 mL 0.2 mol·L -1的NaOD 的重水溶液,其pD=1.0解析:K W =16×10-16,则c(D +)=4×10-8 mol·L -1A.pD=-lg4×10-8=8-2lg2=7.4,A 错。

B 中c(OD -)=Lmol 101.0=0.01 mol·L -1,pD=01.0106.1lg 15-⨯-=-lg16×10-14=12.8,B 错。

C.c(D +)=Lmol 101.0=0.01 mol·L -1 pD=-lg0.01=2.0(符合题意)D.c(D +)=mLmL L mol mL L mol 150502.010025.011⨯•-⨯•--=0.1 mol·L -1 pD=-lg0.1=1.0答案:CD9.25 ℃时,若体积为V a 、pH=a 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 b 、pH=b 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 a <V b 和a=0.5b 。

请填写下列空白:(1)a 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 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析:此题给出条件①a <7,b >7 ②10-a V a =10-14+b V b③V a <V b ④a=0.5b由以上4个条件知若a=3,则b=6,则pH=b 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与题意不符,则a≠3。

若a=5则b=10,则10-5V a =10-14+10V b 则541010--=b a V V =10>1即V a >V b 与V a <V b 矛盾。

因为b >7故a=0.5×b >3.5 又ba V V =10-14+a+b <1则a+b <14 则a <314 答案:(1)否 若a=3则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2)否 若a=5,c(H +)=10-5 mol·L -1,则b=10,c(OH -)==--1514101010-4 mol·L -1,b a V V =15141010----••L mol L mol = 10>1,即V a >V b 与V a <V b 矛盾,故a≠5 (3)27<a <314 10.(1)图℃表示10 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B 、B 与C 刻度相差1 mL ,如果刻度A 为6,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L 。

(2)图℃表示50 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 ,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_________(填字母)。

A.a mLB.(50-a) mLC.>a mLD.大于(50-a) mL(3)若图℃表示50 mL 滴定管中液面位置,A 与C 刻度间相差1 mL ,如果刻度A 为6,则液面读数为______________mL 。

解析:图Ⅰ为量筒,量筒特征由下到上数值增大,若a 为6则数值小于6,A 与B ,B 与C刻度相差1 mL,则每一刻度线为0.2 mL,故A的刻度为5.8 mL。

图Ⅱ考查滴定管,滴定管上刻度由上到下越来越大,而且下部有一段无刻度,则当液面读数为a,内部液体体积V>(50-a) mL。

若Ⅰ为滴定管,由上到下刻度增大,故刻度大于6 mL,又因为AC之间刻度相差1 mL,每两个刻度之间为0.1 mL,故液面读数为6.08 mL。

答案:(1)5.8 (2)D (3)6.0811.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试完成下列问题:(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溶解而能测定NaOH 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终点,能否据此得出准确的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____,如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解析:当盐酸中加入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时,盐酸首先与NaOH反应,只有NaOH完全反应完时,盐酸才与BaCO3反应,故BaCO3不溶解。

原溶液为碱性,酚酞为红色,滴定终点时,红与粉红无明显变化,故非终点,终点应为粉红色变为无色。

因为滴定管下部有一段无刻度,故当滴定液达活塞处时,读出的液体体积小,故测定结果偏低,不能准确判断滴定结果。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显酸性,不仅NaOH与盐酸反应,BaCO3也与盐酸反应,故不选。

若用,则使用盐酸偏多,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1)因为滴加盐酸首先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2)浅红色变无色(3)不能(4)不能偏高走近高考12.(全国高考理综℃,7)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解析:H2O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H+)、c(OH-)增大,则水的离子积K W=c(H+)×c(OH-)增大,pH=-lg c(H+)减小,而c(H+)=c(OH-),呈中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