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特色发展与顶层设计

学校特色发展与顶层设计


附:学校核心理念的凝练



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理性(科 学)与人本(人文) 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自主选择;多元文化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多种价值理念:生本; 生命;和谐;成功;差异;自主;快乐; 生态;博雅;整合;生活;体验;创新; 主体;活动;合作;情趣;审美,等等
(三)内部特质层:学校与自身
四、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与实践模式 有哪些?



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 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模式 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途径
五大突破口




以学校的传统优势为突破口:北京八中;人大附 中;南开中学 以学校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杜浪口中学;广州 市第109中学 以某种偶然机遇为突破口:天津市回民中学 以教育科学理论为突破口:北京史家小学;河南 安阳小学;太原市十中的“五让教学法” 以先进教育理念为突破口:成都市金沙小学;成 师附小
一、何谓学校特色发展


最好的学校特色:“别人暂未想到和做到 的,顺应教育内在要求的,最能推动学校 进步的学校特色” 独特性 优质性 稳定性
(一)、独特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实物层面,包括学校的校园、校舍和教学 设施、设备; 制度层面,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体制、 各项规章制度和运作机制上面; 精神层面,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 标、办学思路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及个 性特征等方面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式:从传 统优势提升到理想信念实施





传统优势提升式:成都市金沙小学的开放教育 弊端问题解决式: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的优才教 育实验 机遇顺势利用式:台湾9.21地震后的“新校园运 动” 空白不足弥补式:日本长野县财团法人育人会八 板学园——到山村去“留学” 困境低谷脱身式:美国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过 后的特许学校运动 理想信念实施式:北京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 “快乐教育”
案例四:XX小学



核心理念:和谐教育 解析: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谐作为 一种教育目标;和谐作为一种教育方式; 和谐作为一种过程;和谐作为一种办学特 色 凝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自主选择,多元 共生;争奇斗艳,万木共荣;自我实现,多元 共生;安所遂生,万木共荣
二、值得思考的问题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 面临哪些挑战?
附:学生学习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主体 活动 建构 交往 差异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实现机制是什么

学校自主发展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质与目的 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灵魂 教育相对独立和学校个体生存是学校特色发展的 必须条件 办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是学校特色发展 的现实基础 学校创新主体的培育与生成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 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环节 校本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建是学校特色发展 的重要保证


核心理念:博雅教育 解析与凝练:勤学致博,笃行达雅 转换与着陆:整合 培养目标:博(视野开阔;基础厚实);雅(气 质优雅;举止雅正) 培养模式:广博+雅正 课程模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融合课程+创生课 程 教学创新: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性教学;基 于教材结构的整体性教学
案例二:XX中学
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模式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主体:从个体创造到集体创 造:青岛市实验小学的情趣教学 (二)学校特色发展的范围与对象:从局部突破到 整体优化——(1)办学目标突破型,革除现行办 学目标中所存在的突出弊端,革新陈旧过时的办 学目标,弥补办学目标的不足之处;(2)办学理 念突破型,根据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潮流和学校 自身实际,确立学校新的教育价值标准、办学基 本理念和核心文化精神;(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 制突破型,根据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 核心价值,改革学校的办学体制,转变学校的管 理体制,创新具体工作机制;
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途径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 课堂教学创新 校本教研 校本管理
五、如何进行学校顶层设计



找“魂”:教育理想(理念) 精辟地解析和凝练核心理念 确定培养目标 设计课程模型 设计课堂教学 设计特色德育活动 设计教师发展课程
案例一:XX小学

2005年全国第五次学生 体质健康检测结果表明
1.超重与肥胖的学生 比例迅速增加,城市学生 达24%.
2.视力不良率居高 不下,小学生达31%、初 中达58%、高中达67%、大 学达83%。在2005年全国 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 生报考专业受限。
3.学生的肺活量、体 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速 度素质、力量素质连续10 年下降,耐力素质持续20 年下降。

(4)办学资源突破型,确立一种大教育资 源的观念,重新认识和建构学校、政府、市场 与社区关系,实现内部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 外部办学资源的整合运用;(5)教师队伍突 破型,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自主发展和专业 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实践、交流、教研和学 习,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素养; (6)课程教学突破型,适应国家新课程改革 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精神,建立国家课程、地方 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体现均衡性、综合 性与选择性的学校课程体系,转变教学观念和 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转
2.小学二年级的学 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 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却整 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 心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 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 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 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 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 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 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 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 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 室里摇来晃去。
案例三:成都草堂小学


学校文化:诗文化 解读:以诗的真善美办教育,让每一个受教育的心灵感受 科技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 有科技理性,心灵中有文韵诗情,灵魂中有民族血脉,视 野中有苍生世界。 办学理念:植养人文气韵,奠基诗意人生 校训: 用传统版和现代版两条意思暗合,相互意译的校训作 为学校精神,彰显传统与现代并举的办学追求。 (传统版)茅屋秋风蔚起人文钟百代 草堂秀色列成桃李诵三千 (现代版)诗意的方向,
在2005年、2006年、 2007年征兵工作中,有 6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 不合格和体能素质不达标 而被淘汰。

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鸿江指 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 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 爆发力、耐力等素质全面下 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 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

(二)、优质
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学校所选择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科学合 理,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具 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较强的社会辐射力; 学校校长和教师具有高度的活力,实现自 主性专业化发展; 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特长个性得到 充分发展
(三)、稳定
相对的定型和长期的延续


学校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将在一定 时期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具有一定的 连续性; 学校独特而优质的办学效益能够在社会上 产生长久而深远的正面影响,在一定的时 空范围内能够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



校风:心清闻妙香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 意喻:师生宁静,书香满园。
——杜甫《春夜喜雨》 意喻:师若春雨,濡染润育。 ——杜甫《丽春》 意喻:生似百草,自然自己。
教风:润物细无声

学风:百草竞春华


让我们的学校朴素、温暖、润泽、诗意。 办好每一个班,教好每一门学科,让每一个教师 都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成长,都能拥有学校温情 之爱慢慢成人成才。‘ 草小人一直在寻梦:对于一所制度不断完善的学校 而言,学校管理灵魂不在制度本身而在心灵关怀。 一个好的校长不应该只会宣读冰冷的制度,而应 该是一个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心灵温暖的人。一所 好的学校不应该规定别人发展的道路,而应该是 一个让教师和学生实现梦想的地方。
——摘自《南方日报》0100928
钱学森的困惑
1992年钱老给当时的国 务委员李铁映写信:“先不 说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单说我们的义务教育,真是 令人担忧。
我的唯一孙儿,小学也 是在名牌小学(据说是北京 实验二小)读的,但真令我 失望,感到他的教育没有使 他聪明,而是越学越笨!这 怎么了得呵!我看我们教育 界也要‘换脑筋’”。
学校特色发展与顶层设计
——参加“国培”学习的收获、反思与实 践
一、学习信息汇报
教育格言
一流学校靠文化 二流学校靠制度 三流学校靠校长 一流领导在思想 二流领导在建章 三流领导在乱忙
教育格言
• 校长要从正确做事到做正确的事! 校长是让别人干你自己想干的事! 核心在理念 关键在机制 根本在创新 特色在课程 成败在合作 立校在文化
二、学校特色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外部庇护层 :学校与社会(相对独立) 中间组织层 :学校与学校(个体生存) 内部特质层 :学校与自身(主体品质)
(一)、外部庇护层 :学校与社会





教育保持相对独立,学校能够按照教育自 身的规律行事; 社会价值体系打破一元化格局,学校在价 值选择和理念设计上能够多元共存; 学校在办学权力方面拥有办学自主权,学 校成为自治机构; 学校的办学资源来源不是唯一依赖政府, 拥有多元化途径; 学校与社区沟通合作,融于社区文化母体



校长:追求特色发展的意识是否强烈;自主办学 的权力是否足够;行政身份与学术身份是否统一; 个性是否活跃;行为的创造力程度是否高 教师:课程教学创新的意识是否强烈;自主教学 权力空间是否足够;个性活跃程度和教学特色是 否显著;教学行为的创造力程度是否高 学生:学习方式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等特征; 全面素质和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