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社会学?(P14)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群学(P13~14)所谓群学,是借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说法,人能合群。

所以严复认为,群学就是教育群众之学,拯救中国于危亡之学,是研究人的一门学问。

故严复等人把西方社会学称为群学。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

严复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叫《群学肄言》。

(P13)4、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

(P10)5、社会学按其知识结构,可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三大类。

(P16)6、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P10~11)19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也是其各种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

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许多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社会分化和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不断思索。

人们急切需要有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解答这些问题。

这就是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7、马克思是怎样定义社会的?(P3)(1)、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3)、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8、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4~16)(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2)、社会学的研究从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9、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P24)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般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3)、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源泉之一。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1、什么是社会需要?(P29~30)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2、本能(P32)所谓本能,就是先天遗传的固定性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3、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P42)4、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P30)5、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在1908年。

(P32)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P42~43)(1)、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到1954年,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又对这项理论和个性方面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①人的需求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②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7、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P33~35)(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2)、社会需要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3)、社会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什么?(P37~39)(1)、需要是人的本性;(2)、人与动物,人性与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3)、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9、社会需要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P47)(1)、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从宏观上指出了人类的社会需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微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2)、社会需要理论提供了我们建构社会学理论的牢固的基石;(3)、关于需要的最高层次,结合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

第三章社会交往1、什么是社会交往?(P54)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2、如何解释“镜中自我”?(参见《学习指导书》P63)3、人际关系(参见《学习指导书》P64)4、社会关系(参见《学习指导书》P64)5、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人的自我意识划分成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团体游戏阶段。

(P55~56)6、冲突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破坏性,通常包括生命的丧失与财产的毁灭。

(P62)7、人际关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直接交往和情感性。

(P67)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参见《学习指导书》P72)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参见《学习指导书》P73)10、引起集体行为的原因是哪些?(P82~83)11、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参见《学习指导书》P66)第四章人的社会化1、什么人的社会化?(P89)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环境(P89)3、什么是内化?(参见《学习指导书》P75)4、皮亚杰学派把儿童的思维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P103)5、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P89)6、人是社会化生物基础包括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人有语言的能力。

(P92~96)7、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P99~103)8、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2~113)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基本特征是稳定性。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1.什么是社会群体?(P118)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什么是家庭?(P127)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3.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P120)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体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初级社会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P120)5.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家庭四个阶段。

(P127~128)6.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是什么?(P119~120)7.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和功能。

(1)涵义(P120)(2)功能(P124~125)8.家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P132~133)9.简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参见《学习指导书》P93)第六章社会组织和科层制1.什么是社会组织?(P143)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2.什么是组织结构?(P148)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组织环境?(P152)社会组织环境是指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

包括与它有关的社会组织、经济与政治状况、社会政策、社会风气等。

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的章程、权威的领导体系和必要的物质基础。

(P147~148)5.20世纪初产生的古典管理理论,其代表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三种理论。

(P167)6.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两种假设。

(P169)7.简述社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P145~146)8.韦伯的科层制特点及功能分析。

(参见《学习指导书》P107~108)9.简述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参见《学习指导书》P99)第七章社区1.什么是城市化?(P198)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焦,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般地说,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

2.什么是社区?(P178)社区是聚居大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3.什么是过度城市化?(P207)过度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难以吸收,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的现象。

4.社区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提出来的。

(P177)5.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P186)6.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以自然增长为主、城市发展受政治影响大、城市发展不平衡。

(P204)7.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P178~179)8.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95~196)9.论述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哪几种?(P209)第八章阶级与阶层1.什么是社会分化?(P213)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最主要的、起作用的分化是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分化。

2.什么是社会分层?(P220)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

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3.什么是社会阶级?(P226)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4.社会分层理论一般有三种解释:一是功能论,二是需要论,三是天才论。

(P221)5.简述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参见,《学习指导书》P127)6.试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参见《学习指导书》P127~128)《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第九章社会制度1、什么叫社会制度?(P244)2、什么叫制度化优先现象?(P261)3、社会制度的构成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即概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