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国新闻史》第十三章总结PPT课件
《外国新闻史》第十三章总结PPT课件
1832年,成立了一家信息编辑事务所 ,后买下巴黎的几家同行企业,垄 断了巴黎的外来新闻通讯业务。
1835年,正式打出了哈瓦斯通讯社旗 号,走上提供专业新闻信息之路。
Company Logo
二、哈瓦斯通讯社的发展
伴随法国报纸廉价化的浪潮,哈瓦斯通讯社很快便站稳脚跟, 并迅速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
1837年,率先采用夏普信号传递系统,将业务扩展到了柏林、 罗马、马德里和维也纳。
LOGO
第十三章
近现代通讯社的历史
本章学习要点 1.近现代通讯社在新闻传播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通讯社发展与各国近代化进程的互动。
口头传播新闻时代,人们发明了烽火传书、狼烟报警等传递 信息的原始系统。在公元前5世纪时,波斯帝国的国王大流 士曾用高声呼喊、人声传递的方式来传送信息。在古希腊时 代,人们在城墙上点燃火把向远方传递消息。近代欧洲德意 志的 “新闻信”传送网络,北美 “自由之子”宣传网络等, 都是近代社会中最早的专业化新闻信息传递形式。
1848年采用电报技术传递新闻。 1850年,该社已有能力每日发稿。 1857年,奥格斯特领导的哈瓦斯通讯社同法国200多家地方报
纸订立合同,开始了向世界性通讯社的攀登。 1859年,同英国的路透通讯社、德国的沃尔夫通讯社分别签订
了相互交换新闻的合同。 1860年,利用横贯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将新闻业务扩大到拉丁
Company Logo
LOGO
第一节
近代通讯社的鼻祖: 哈瓦斯通讯社
(1835—1945)
一、哈瓦斯通讯社创始人——查理·哈瓦斯
查理•哈瓦斯,有着匈牙利血统的法国 人。出身底层,受过良好的教育, 与官方关系密切。
1825年开始,从各国的报纸剪裁新闻 ,译成法文后提供给巴黎的各家报 纸、外交界和贸易金融人士使用。
路透社在欧美的通讯网络建成并巩固之后,又开始了向亚洲的 扩张和发展。
路透社本身也在不断改革,逐渐从个体家族产业向近代化股份 公司组织机构发展。
路透社先后吸收了英国报业主联合会和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 与新西兰报业联合社、印度报业联合社等英联邦各国新闻组 织为合作股东,成为一家大型的跨国性新闻通讯社。
Company Logo
1945年9月31日,戴高乐政府重新组建了当今著名的法国新闻 通讯社。
哈瓦斯通讯社标志
Company Logo
三、法国新闻通讯社
二战后戴高乐政府在原哈瓦斯通讯社的基础上,于1945年11月 正式组建成立的。
是一个受政府财政资助、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新闻通讯社。现居 世界五大通讯社之列,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或驻 有记者,用近10种语言向全世界播发60余万字的新闻稿件。 法新社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新闻稿件订户,有着广泛、强大 的世界舆论传播力量。
Company Logo
三、赫伯特·路透时期的路透社
(二)“三明治独家新闻”
在南非布尔战争中处于劣势的英国军队被困守在南非的马弗京 城中,孤立无援。英伦三岛民众对马弗京战役极度关心,却 无法得知城内英军情况如何。路透社的记者几经周折得到情 报后,让司机把电文折好,夹在一块三明治中,以逃过布尔 人的搜查。
美洲。 1866年,同法国通用广告公司正式合并,成为这家公司的下属
机构。
Company Logo
二、哈瓦斯通讯社的发展
1870年1月,与路透社、沃尔夫社、美联社一起,签订了 “三 社四边协定”。
其后,哈瓦斯通讯社逐渐演变为法国半官方的喉舌,声誉从此 有所下降。
1940年被德军全盘接收,成为德国纳粹和法国卖国政府的宣传 工具。至此,这家世界最古老的近代通讯社声誉扫地。
Company Logo
三、赫伯特·路透时期的路透社
(一)改革与奋进
赫伯特•路透是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独生子,有良好的文化 素养,但却不喜欢通讯社工作,志向是当个出色的哲学家。
在赫伯特•路通接手路透社时,该社步履维艰,面对各方严峻 挑战,在赫伯特的指示下,路透社:
1.大批增添新的通信器材; 2.起用一代新人; 3.修改规章制度; 4.追赶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及读者用户的需求和情趣。 在20世纪开始的头十年中,路透社的兴盛达到了顶点。
Company Logo
LOGO
第二节
路透通讯社简史
一、初创时期(1851—1858)
(一)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初期创业史
路透社创建于1851年。 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16年7月12日
出生于,后脱 离该社,自主创业。经营失败后返 回德国。 1847年在亚琛开办了一所电报综合办 事处,但几经波折再次关门停业。 1851年10月14日在伦敦的皇家交易所 大厅租借了两间房子,正式创建了 路透通讯社。
《泰晤士报》。
路透社标志
Company Logo
二、发展与兴盛时期(1858—1915)
(一)新闻报道权威地位的逐步确立
1859年法国与奥地利两国交恶,准备兵戎相见。拿破仑三世答 应路透社记者提供一份原稿,路透社很快将拿破仑三世的这 篇演讲稿独家传至伦敦。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路透社关于美国总统林肯遇刺的报道使 其声誉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二、发展与兴盛时期(1858—1915)
(二)“三社四边协定”垄断框架的签署
路透社、沃尔夫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开始更为激烈的竞争。 1870年1月,三巨头在巴黎签署了一份旨在分割世界新闻市场
的垄断性协定。 1875年,路透社又代表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同美国的美联社代
表签订了一项交换新闻的协定。这份协议规定美联社无权在 国外单独发布消息。 “三社四边协定”建立了主要由三家通讯社瓜分世界新闻市场的 全球新闻市场垄断体系,维持了40多年之久。 1935年,美联社正式脱离了这一体系,合众社迅速壮大。全球 近代通信事业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现代通信事业发展新阶段。
路透社标志
Company Logo
一、初创时期(1851—1858)
(二)伦敦初期的创业
创立初期一切信息的收集、制作和传递基本上都是由路透本 人亲自动手完成的。
路透社利用英吉利海峡电缆收集情报,然后出售信息。 路透社初期主攻金融信息,后来增加了有关政治、外交、军
事等方面的新闻消息。 1858年,伦敦的许多报纸都成为路透社的客户,包括清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