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营运资金管理.案例
响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一个企业的
经营失败及陷入财务危机往往也都首先表现
为营运资金管理的失败)
三、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一般了解)
(一)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
资金的需要数量。
(二)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节约使
用资金。 (三)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 效率。 (四)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
二、 现金管理的内容
编制现金
收支计划
企业现金
收支数量
进行现金
日常控制
确定最佳
现金余额 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金短缺时采
用短期融资策略 当现金多余时采用还 款或有价证券投资策略
现金余缺的确定
1.现金收入
①营业现金收入;②其他现金收入。
2.现金支出
①营业现金支出;②其他现金支出。
3.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 = 现金流入-现金支出
(三)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支付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四)现金成本
(1)持有成本——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 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 益。其中:管理费用是固定成本;再投 资收益是变动成本,现金持有量越大, 机会成本越高。
(2)转换成本——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 转换的成本,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 证券过户费、实物交割手续费等。现金持有 量越少,证券变现的次数越多,相应的转换 成本就越大。
第六章 营运资金管理
知识要点
•现金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
•存货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广义的营运资金指企业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 资金(流动资金)。 狭义的营运资金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 额(净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是指能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
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 短
现金周转期=50+50-40=60(天)
(1)企业的现金周转期为:
(2)企业的现金周转率为: 现金周转率=360÷60=6(次); (3)确定最佳现金余额为: 最佳现金持有量=1 080÷6=180(万元)。
(三) 成本分析模式
1.含义: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 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2.决策原则:使得现金持有总成本最小的那一
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率=360÷现金周转期
最佳现金余额=年现金需求总量÷现金周转率
或者:
最佳现金余额=(年现金需求总量÷360)
×现金周转期
例:某企业的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都采用赊销方式, 其应收账款的周转期为50天,应付账款的周转期为 40天,存货的周转期50天。预计该企业2003年的现 金需求总量为1 080万元。要求采用现金周转模式 确定该企业2003年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1、存货周转期,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
所需要的时间。
2、应收账款周转期,指将产品销售到收回现金的 期间。 3、应付账款周转期,指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 始到现金支出之间所用的时间。
存货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
应付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
收到采购的材料 支付材料资金
出售产成品
收回现金
现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一应付
(3)短缺成本——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 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 造成的损失。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 下降。
(五) 现金管理目标:
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需要的同时,降低现金 占用量,并从暂时闲置的现金中获得最大的 投资收益。 现金既不缺乏,也不过剩,有效防止现金泛 用和流失。达到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
=(营业现金收入+其他现金收入)-(营业 现金支出+其他现金支出)
4. 现金余缺
现金余缺额 = 期末现金余额-最佳现金余额
=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最佳现金余额
=期初现金余额 + 净现金流量
-最佳现金余额
>0多余:
<0短缺:
应归还借款本息、或进行投资;
应向银行借款,或贴现票据。
三、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
例:某企业1998年平均占用现金1000万,50万为 不合理占用,1999年销售收入预计比1998年增长 10%,则1999年最佳现金余额? 最佳现金余额=(1000-50)×(1+10%)=1045(万元)
(二) 现金周转模式
现金周转期是指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
转化为现金的过程。它大致包括如下三方面:
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
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付票据、应计费用
2、营运资金的特征
周转具有短期性 数量具有波动性 实物形态具有易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影
(3)短缺成本。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 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 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 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能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 现金持有量。如图示:
图中M点的横坐标值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该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 有量的具体步骤:
系,保障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第二节
现金管理
一、现金管理概述
(一)现金的概念与构成: 1、概念:随时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 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构成: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 资金。
(二) 现金的特点 :
(1)普遍可接受性 (2)具有特有的流通和储备功能 (3)风险最小,收益最低 (4)衡量偿付能力的重要标志
现金持有量。
3.成本与持有量之间的关系 在成本分析模式下,企业持有的现金有三种成 本:
(1)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 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现金持有 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 (2)管理成本。企业持有现金,会发生管理费用, 这些费用就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 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现金是一种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又是一种盈利 性最差的资产。现金过多,会使企业盈利水 平下降,而现金太少,又有可能出现现金短 缺,影响生产经营。 (一)因素分析模式:是根据上年现金占用额 和有关因素的变动情况,来确定最佳现金余 额的方法。
最佳现金余额=(上年 现金平均占用额-不合 理占用额) ( 1 预计销售收入变化的百 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