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信力研究摘要:政府公信力不仅是学者和官员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
政府公信力是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
我国政府公信力状况堪忧,究其原因,无外乎从时代、政府和公众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来说有: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政府的不可治理性增强;政府行为暗箱操作,缺乏透明,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危机管理能力不强,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过高。
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措施有:政府应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推行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等。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提升措施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ResearchAbstract: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s not only the concern of scholars and officials of important issues, but also widespread public attention. Government credibility is the degree of public trust in government, reflecting the government's credit capacity. The credibility of our government worrying, reason, nothing less from the age of three aspects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research, specifically, are: With the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faces the complexity of public issues and d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lead Government can not control enhancements; government actions secret operations,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lack of effec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crisismanagement capacity is not strong, corruption is still serious; publicexpect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too.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redibility of our government a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ick to building rule of law,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promote open, transparent government building; to improv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level of government and so on.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政府公信力提升,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人们常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衰。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公信力是基石和核心,对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具有强烈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
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巩固政府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公信政府,既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其价值什么是政府公信力是进行政府公信力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前提。
政府的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是指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
1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具体涉及到两个方面: 政府行为的客观效果; 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主观感知。
政府公信力,是评价政府是否作为、能否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和公众是否认同的基本标准。
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取决于政府所拥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公民心目中的具体形象。
政府公信力=政府行政能力*公众满意度。
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诚信程度,政府1叶育登.信息的透明度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的凝聚力[J] 中国行政管理,2008,(4).的服务水平,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民主化的程度等方面。
2目前我国学界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
(一)政府主体角度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根基,高公信力为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舒小庆认为,政府公信力即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它既包括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秉公办事,也包括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是否公正可行,政策制定的程序和过程是否合法,各种新旧政策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连续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学者徐珂等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获取社会公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一种能力。
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必然会产生社会结果的反馈,而这个结果反馈中最重要一点就是人们对政府是否信任、拥护和支持。
(二)民众客体角度政府公信力的状况如何,不是由政府一方决定的,其最终决定者是人民群众。
中央党校李良栋教授直接指出,政府公信力实质上就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普遍信赖所产生的认同力和信服力。
叶育登等认为政府的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是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
郑旭辉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既包括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情感、态度、期望和信念等,也体现为民众自愿地配合政府行政,以提高公共行政效率,而政府公信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复杂多样的,如民众信赖政府,民众支持、拥护政府行为,相信政府是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等。
(三)政府与民众双边关系的角度这类观点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中政府和民众的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因此,相比前二者要更为综合全面。
国家行政学院唐铁汉教授认为,公信力既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杨勇则更为明确地指出,政府公信力这一概念在范围上包含政府和社会公众两个主体,在实践中则涉及到政府与民众“信”与“被信”两个行为,即政府之诚信和民众之信任。
政府向民众提供真实有效的公共服务,在民众中建立起的诚实公正的外在形象,民众也给予政府足够的信任,双方形成互依互信、协同合作的关系状况。
政府公信力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公共治理的合法性根源。
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 J]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3) .政府公信力产生的根源来自于对政府合法性的确认,合法性与政治现象相生相伴,它是指社会性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
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协议或契约。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构建了人民主权学说,对政治合理性作了探讨。
契约理论认为,公众与政府之间是一种以行政权为中心的委托———代理关系:公众将行政权委托给政府,同时期望能获得维持其利益的政府服务。
这种关系必然包含着政府信用和社会公众认同的政府公信力问题,善政必须建立在公众信任的基础上。
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就是某种信任,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力,包括国家权力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作的种种论证;另一方面,其更为实质的内容是,国家政权在大众中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忠诚,从而使人自觉地把对政府的服从当作自己的义务。
因此,政府公信力集中体现了政治合法性的实质内容。
第二,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
首先,政府信用的范围广、内容复杂,影响很大。
政府信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更具广泛性、深远性,一旦信用流失,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长久的破坏性和巨大的毁灭性,修复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信用要大得多。
其次,政府信用是其他信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作为社会公众观念与行为的指导者,作为国家管理的实体存在,其活动和形象对于全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效仿。
政府的守信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守信程度,如果政府朝令夕改,那么无疑会助长整个社会的投机性心理和急功近利、不考虑长远后果的行为。
如果政府不能通过一定的制度性措施有效地惩罚那些失信行为,那么自然就会引起社会失信行为的扩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总之,在社会体系中,政府作为行政权力组织,其行为和形象都具有非常广泛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这就决定了政府公信力在现代公共生活和社会信用体系中,也必然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对社会系统信任以及社会生活的良序建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政府公信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巨大的影响,政府是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政府信用对市场经济起着标杆的作用。
在政府信用的影响下,各类行政管理和指导监督机构才能够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
第二,政府是经济活动规则执行情况的仲裁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主体都应遵循既定的规则。
如果有违规行为,政府有权给予违规者以惩罚。
经济运行过程犹如体育比赛,政府不但制定赛程、比赛规则,而且它还是裁判,监督比赛的进行。
政府的裁判地位,要求它自身必须守信、公正、严格,具有权威。
政府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可以说,没有政府信用的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可能自行运转的。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及成因分析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改善和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这些无一不证明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
然而,由于我国现在处于改革的深水区,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多种非理性行政行为的存在,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益,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公众不断增长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