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梁通用门式起重机MLH10T28M 设计计算书目录一、产品用途……………………………………………………………二、主要技术参数………………………………………………………三、设计计算校核………………………………………………………1.主梁设计………………………………………………………2.支腿设计校核…………………………………………………3.上下横梁设计校核…………………………………………………4.起重机刚度设计校核………………………………………………5.起重机拱度设计校核………………………………………6.减速电机的选用………………………………………设计计算校核:一、产品用途门式起重机是广泛用于工厂、建筑工地、铁路货场、码头仓库等处的重要装卸设备,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通用门式起重机,造船门式起重机和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本产品为双梁门式起重机,为应用最广的一种。
二、主要技术参数三.设计计算校核(一).主梁计算主梁的截面高度取决于强度、刚度条件,一般取h=(121~141)L=2333.3~ 2000主梁计算的最不利工况为:起重机带载(小车在任意位置)运行起、制动并发生偏斜的情况。
主梁承受的载荷有:结构重量,小车载荷,起升或运行冲击力,运行惯性力,偏斜侧向力。
1.载荷与内力主梁承受垂直载荷与水平载荷,应分别计算。
A ,垂直平面主梁在垂直平面内的计算模型应按门式起重机的各种工况分析确定。
当门式起重机静止工作时,由于超静定门架的刚性支腿下端有水平约束,而使主梁减载、支腿加载;当门式起重机带载运行工作时,却能明显地减小超静定门架支腿下端的水平约束,甚至降低到零,这时主梁受载最大。
因此,应取简支梁计算模型。
对门式起重机的静定门架,不管其工况如何,主梁始终为简支梁模型。
(1)载荷1)主梁自重载荷——自重载荷可参照相近的结构估算,也可根据预选的主梁截面推算,已知一根主梁质量m G =21070kg ,则一根主梁的单位重量(N/m )F g =lL gm G 2 =7101.5N/m 小车轨道重量 F g =m g g=24×9.81=235.4N/m 主梁的均布载荷Fq=Fq ’+Fg=7336.9N/m 2)小车集中载荷 小车轮压根据提升机构和运行机构的设计布置,近似看成吊钩铅垂线中心通过小车中心O ,小车重心也在O 点,l 1=400mm ,l 2=400mm 计算小车轮压:提升载荷为 P Q =(m Q +m 0)g=99081N 小车重量为 P Gx =m x g=6867N 满载小车的静轮压为P j1=0.5P Q (1-l 1/b )+ P Gx ×l 2/2b=26487N P j2=0.5P Q l 1/b+ 0.5P Gx (1-l 2/b )=26487N ΣP= P j1+P j2=52974N 空载小车轮压为P 1’=0.5 m 0g (1-l 1/b )+ P Gx ×l 2/2b=1717NP 2’=0.5 m 0gl 1/b+ 0.5P Gx (1-l 2/b )=1717N3)冲击力——自重载荷与小车载荷还应考虑起重机工作时的动力效应。
起升冲击系数——φ1=1.1起升动载系数——φ2=1+0.7Vq=1+0.7×5/60=1.0583运行冲击系数——φ4=1.1+0.058v d h =1.1+0.058×32/60=1.130 (h=1mm )统一取较大值φ4=1.13通常根据运行速度可以查表得到φ4 的值为1.0综上所述:φ4 =1.0(2)内力小车位于跨中央对主梁产生的垂直弯矩M cv=φ4(842LFPL q+∑)=1089834.2B.水平平面主梁在水平平面内采取一侧与支腿铰接另一侧与支腿刚接的简支梁模型,以便传递偏斜侧向力产生的力偶作用,这种模型计算最简单,(1)载荷主梁在是水平面内承受大车运行起、制动产生的惯性载荷和偏斜侧向力作用。
1)大车运行起、制动的惯性力——大车运行起、制动时由结构自重和小车质量产生的水平惯性力,与大车主动轮的轮数及其分布有关,因:主动轮数为全部轮数的一半且分配与下横梁的四角,所以结构或小车的惯性力分别取为各自重量的101一根主梁的惯性力P Gg=20669.7N大,小车都是4各车轮,其中主动轮各占一半,按车轮打滑条件确定大,一根主梁上小车的惯性力为P xg =ΣP/2×7=52974/14=3783.9N大车运行起、制动惯性力为(一根主梁上)P H=ΣP/2×7=52974/14=3783.9NF H=Fq/2×7=524.1N/m主梁跨端设备惯性力影响小,忽略2)偏斜运行侧向力门式起重机偏斜运动时,大车轮的轮缘与轨道侧面接触而产生水平侧向力。
通常侧向力仅作用在一侧支腿架底部,一根主梁的重量为PG=m Q g=206696.7N一根端梁单位长度的重量为F q1=kρAg=1.5×7850×0.026×9.81N/m=3003.3N/m一根端梁的重量为=277432.2N由L/B0的数值可查得λ=0.175侧向力为P s1=0.5P R1λ=24275.3N(2)满载小车在主梁左端极限位置左侧端梁总静轮压为P R2=(P Q +P Gx )(1-e 1/L )+0.5(2P G )+P Gd=224458.4N侧向力为P s2=0.5P R2λ=19640.1N (2)内力 1)垂直载荷计算大车传动侧得主梁,在固定载荷与移动载荷作用下,主梁按简支梁计算,如图所示固定载荷作用下主梁跨中的弯矩为 Mq=φ4(F q L 2/8+P Gj d 1/2)=1(8287336.92 +8829×265.0)=721885.6N 跨端剪切力为F qc ≈φ4(0.5 F q L +P Gj )=1×(0.5×7336.9×28+8829) =111546N移动载荷作用下主梁的内力a.满载小车在跨中。
跨中E点弯距为M p=φ4ΣP(L-b1)2/4L轮压合力ΣP与左轮的距离为b1=b/2=0.45m则M p=52974×(28-0.45)2 /4×28=358995N·m跨中E点剪切力为F p≈0.5φ4ΣP(1-b1/L)=26061.39N跨中内扭矩为T n=0.5(φ4T P+T H)=23176.1·mb。
满载小车在跨端极限位置。
小车左轮距梁端距离为c1=e1-l1=0.263m跨端剪切力为FPC=φ4ΣP(L-b1-c1)/L=51719.7N跨端内扭矩为Tn1=(φ4Tp+TH)(1-e1/L)=46055.9N主梁跨中总弯矩为Mx=Mq+MP=1080880.6N·m主梁跨端总剪切力(支承力)为FR=FC=FqC+FPC=163265.7N2)水平载荷a.水平惯性载荷。
在水平载荷PH作用下,桥架按刚架计算。
因箱形主梁与端梁连接面较宽,应取两主梁轴线间距K'代替原小车轨距K构成先的水平刚架,这样比较符合实际,于是K'=K+2x1= 2+2×0.225=2.450000mb=0.5K' =1.225ma=0.5(B0-K‘)=2.1375m水平刚架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①小车在跨中。
刚度的计算系数为r1=1+2abI1/[3(a+b)LI2] =1.0232跨中水平弯矩与单梁计算相同M H=17670.8N·m跨中水平剪切力为F PH≈0.5P H=3153.5N跨中轴力为N H=(a-b)(F H L2/12+P H L)/abr1=-23681.4/r1②小车在跨端。
跨端水平剪切力为F‘CH=FHL/2+P H(1-e1/L)=6334.6N2)偏斜侧向力。
在偏斜侧向力作用下,桥架也按水平刚架分析这时,计算系数为r S=1+K‘I1/3LI2=1.0654①小车在跨中。
侧向力为P S1=8681.96N超前力为P W1= P S1B0/L=3307.4N端梁中点的轴力为N d1=0.5 P W1=1653.7N端梁中点的水平剪切力为F d1=1450.52N主梁跨中的水平弯矩为M S=221.2N·m主梁轴力为N S1=7231.44N主梁跨中总的水平弯矩为M y=17892 N·m同理小车在跨端时的应力也能计算出来:侧向力P s2=13246.6N超前力P W2=5046N端梁中点的轴力为N d2=2523N端梁中点的水平剪切力为F d2=2213.1N主梁跨端的水平弯矩为M cs= P s2a+F d2b=13583.8 N·m主梁跨端的水平剪切力为F cs= P w2- N d2=0.5 P w2=2523N主梁跨端总的水平剪切力为F cH= F’cH +F cs=8857.6N小车在跨端时,主梁跨中水平弯矩与惯性载荷下的水平弯矩组合值较小,不需计算。
2.强度需计算主梁跨中截面危险点的强度(1)主腹板上边缘点的应力主腹板边至轨顶距离为h y=107+5=112mm主腹板边的局部压力应为σm=32.22Mpa垂直弯矩产生的应力为σ01= M x y/I x=58.4MPa水平弯矩产生的应力为σ02=M y x1/I y=1.58MPa惯性载荷与侧向力对主梁产生的轴向力较小且作用方向相反,应力很小,故不计算主梁上翼缘板的静矩为S y=1654800mm3主腹板上边的切应力为τ=1.25Mpa该点的折算应力为σ0=σ01+σ02=59.98Mpaσ=σ02+σm2-σ0σm+3τ2 =51.96 Mpa<[σ]II=259Mpa同理校核其他危险点,其应力也都小于许用应力(2)主梁跨端的切应力主梁跨端截面变小,为便与大,端梁连接,取腹板高度等于端梁高度h d=1300mm,跨端只需计算切应力a)主腹板。
承受垂直剪力F c及扭矩T n1,故主腹板中点切应力为τ=37.13Mpa<[τ]II=150Mpa副腹板中两切应力反向,可不计算b)翼缘板。
承受水平剪切力F CH及扭矩T n1τ=8.21MPa<[τ]II=150Mpa主梁翼缘焊缝厚度取h f=8mm。
采用自动焊接,不需计算。
3.主梁疲劳强度桥架工作级别为A5,应按载荷组合I计算主梁跨中的最大弯矩截面的疲劳强度。
由于水平惯性载荷产生的应力小,为了计算简明而忽略惯性应力。
求截面E的最大弯矩和最小弯矩,满载小车位于跨中,则M max=M x=258663.9N·m空载小车位于右侧跨端时左端支反力为F R1=1/L[P1‘(b+c2)+ P2‘c2]=1636NM min=M q+φ4F R1z=245844.2N·m上图主梁跨中最小弯矩计算4.主梁的稳定性(1)整体稳定性主梁宽高比h/b=1300/450=2.9<3 稳定(2)局部稳定性翼缘板b0/δ0=350/16=21.875<50翼缘板最大外伸部分b e/δ0=42/8=5.25<12 稳定1300=162.5>160主,副腹板h0/δ=8除设置横向加劲肋外,还需设置两条纵向加劲肋,第一条设置在距腹板受压边为h1=175mm,h2=745mm,通常只验算最上面的区格I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