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长学校论文:怎样才能做到家校合力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因为孩子们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怎样才能做到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我的一点做法:一、让家长和教师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头脑聪明、能干,却成绩平平,有时还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我这些人缺乏责任感。
相反,另一些人没有过人之处,但做事目标明确,坚毅果断,善于独立思考,最终学业有成,原因也很简单:他对人、对事、对学习有强烈的责任感!可见,责任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条件。
只有责任明确了,教师和家长才能更加关注孩子,尽自己所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方面产生互动,发挥整体效果。
在学校,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每位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教师应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一些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利用家长会,使家长对学校、教师充满信心。
通过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前景和现状,使家长对教师加深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隔阂,为和谐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在各方面产生互动,在协作中进步,在调整中发展,从而产生一股整体力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学校和教师首先应取得家长理解、信任和支持。
作为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家长感觉到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心。
作为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向家长介绍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或者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使家长明确自己应负的责任;通过向家长公布学校的收费、支出情况,消除了家长对学校的误会,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四、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可以利用校讯通把孩子的表现及取得的成绩通知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思想、交往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调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思路。
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家长会上让有经验、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家长交流育子心得,这样家长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优秀学生的家长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成功感,缺乏经验的家长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今后教育孩子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五、使教师和家长目标上达成共识,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
萨克雷也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可见习惯在人的学习、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把少年儿童的习惯养成当成教育的第一要务,不少有经验的教师也把习惯培养当成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因为他们懂得好习惯一旦养成能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如读书习惯、书写习惯、预习习惯、听课习惯等等。
六、教师要爱学生,教会学生做人。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巴特尔也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这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无私地爱,是教育的魂!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其实我们的使命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懂得仁爱,学会做人。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始终以它为座右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
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
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们老师、有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们。
班级的班委是老师的得力的助手,是同学学习的榜样,他们聪明,好学,对工作尽职尽责。
给同学起了表率作用。
整个班级洋溢着的是团结,自信,和融洽,看着这一切,我倍感欣慰,是老师的言行给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是老师在他们心田上播下的爱的种子,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爱无声,但有形。
六年啊!在一生中是短暂的,在时间的流里,更是微不足道的。
但这六年我为学生付出了很多,学生也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
我们都知道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
我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因为有爱,才赢得学生的信赖。
学生摔坏了背他去医院、学生生病了及时与家长联系建议及时就医、学生吐了亲自清理,时间长了,学生耳濡目染,彼此互相关心。
因为他们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良好的班风也逐渐形成。
曾两次被评为区三好班级,看着那一张张奖状,我倍感欣慰。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正确处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
相信只要家校合力,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管城回族区八郎寨小学开办“家长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家长学校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全体教师和家长,正确认识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家长学校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我校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一、家长学校创办起因。
现在多数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家表现娇惯。
十分任性、自私、霸道、耐挫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不爱做家务……在学校表现为:合作意识,集体观念淡薄,不爱劳动,意志薄弱……当教师与学生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或在家的表现时,家长说得最多的是:孩子只听老师的,父母说十遍,不如老师说一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诸多误区:误区一:满足孩子的一切,就是爱孩子。
结果:关爱成了溺爱,孩子目中无人,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误区二:放纵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认为孩子小,长大以后就改了。
结果:习惯成自然。
误区三:大人统统包揽家务,给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结果:小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误区四:早晨不做早饭,给钱买零食。
结果: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约。
误区五:考得成绩不好,认为没用功,靠批评,打骂就能考好。
结果:越打越厌学。
误区六:把孩子放在学校后,就是老师的事了。
结果:不闻不问,孩子表现散漫,上进心不强。
……家庭教育存在种种误区,而相对于父母来说,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是系统的,科学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又有一定的权威性,使得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思想、行为模式、观点等。
然而,对孩子的教育,只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技艺,态度、习惯、行为模式以及生活目标等往往是儿童学习社会规范和技术的重要来源。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因此,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效。
为了孩子的一切,必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创办家长学校势在必行。
二、家长学校办学思路。
我校于2003年9月成立了家长学校。
紧紧围绕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和庞村镇中心校关于加大家长学校工作力度的要求开展工作。
在深入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程。
在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家长学校组织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呈现社会重视教育的大好局面,达到教师地位空前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标。
三、家长学校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了学校、年纪、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并邀请2名学生家长参加,由学校委员会统一领导,安排家长学校的开学典礼和培训工作。
(二)明确了兼职教师。
我校由校长和全体班主任兼任家长学校的培训教师,为家长学校开展培训工作明确了师资队伍。
(三)制定了家长培训计划。
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现状制定了培训计划。
每学期开学后,我们首先举办家长学校开学典礼,然后由年级委员会负责集体培训工作,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由学校家长委员会检查教师的教案和验收培训工作。
教师的教案每学期由档案员集中入档保存。
培训内容涉及面广:家长自身方面的有:《合格父母十标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家长应做敬老美德的传承者》……教育子女方面的有:《批评孩子应掌握哪些技巧》、《怎样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懂得自爱》……孩子学校考核自测题:《您是不是合格家长》、《家长,您做到了吗?》……(四)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制度和结业考核制度为了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保证学员及时参加培训和学习,我们制定了家长学校学习制度和考核制度,根据制度规定对优秀学员每学年奖励一次。
(五)家访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除定期办家长培训班外,我们特别重视家访工作。
家访是教师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把全班学生普访一次,个别多次,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家教情况,寻找最佳途径,共同教育学生,使其健康成长。
具体做法如下: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让全体教师明白家访的作用:第一,可以互通情报,使学校和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内,家庭的表现,从而能够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做出正确的估计和评判,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第二,可以使家长明确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第三,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和家庭教育的经验和缺陷。
2、注意做到“三要”、“五忌”。
家庭访问“三要”即要经常化;要喜忧兼报;要善于选择时机。
“五忌”即忌没有计划,心血来潮;忌毫无准备,仓促访问;忌学生出现问题后登门家访;忌接受吃请,索拿卡要;忌流于形式访问。
3、要有记录,并及时分析,总结家访中的问题。
教师要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对家长施加影响,逐步使家长教育学生的方法讲究科学化,督促家长履行家长的职责,对家访出现的问题,认真及时地进行分析总结,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学期末学校把《家访记录本》存档。
(六)家长会召开的有声有色。
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和教育子女的自信心。
传统的家长会无论对家长、学生、教师都成了一种负担:学生因为学习或者纪律不好,害怕家长了解情况后惩罚自己,因此害怕开家长会,有的干脆不通知家长;家长因孩子学习或者纪律不好,害怕丢面子而不愿意参加;教师害怕家长不来,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感情。
每次家长会都有许多家长不来,家长成了教师的“伤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