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教案篇一:劳动合同教案《劳动合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识记劳动合同的基本涵义和内容;理解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了解劳动合同的作用及订立,2、能力方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思想觉悟方面使学生充分明确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增强法制意识,并在职业选择中能知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责任意识,《劳动合同》教案【教学重点】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签订、实施。
【教法和学法建议】1、教法建议劳动合同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知识性、规范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教学中除了要讲清劳动合同的性质、作用、内容、订立和实施外,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订立劳动合同。
为此,教师应在备课时准备一些劳动合同争议的典型案例材料,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让学生进行劳动合同订立的模拟训练。
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相对集中,让学生从书本死记硬背既不可能,也无此必要,重在让学生“动”起来,初步具备劳动就业的合同知识和意识。
2、学法指导建议(1)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在课堂内“动”起来学习本章内容,知识上无多大难度。
为让学生初步树立并增强三个“意识”,就必须设法使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凡学生能说能做的,教师就不必包讲、包办。
可以采用主题辩论、小组讨论、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课外“动”起来节首案例、课文内容、节后思想与训练等,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做准备,去完成。
如果没有课内与课外的配合,本章教学目标就难于实现。
在进行本章教学中采取实践教育、体验教学、养成教育是很好的手段。
(3)教法要服从、服务于学法教学中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倾向、观点等,都应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表、交流的机会,不能枸泥于教师备课的思想和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学生进入教室,计算机放轻音乐,上课铃响后音乐停)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多媒体显示)师: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求职的人越来越多,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觉得比别人幸运,急匆匆开始卖命干活,赚辛苦钱,却忘了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劳动合同。
殊不知如此草率工作,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
所以应聘工作后,首先应做的第一件大事就应该是签订劳动合同,以此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就是劳动合同,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我们先来学习劳动合同的含义及其作用。
(一)劳动合同的含义及其作用1. 劳动合同的含义生:劳动合同又叫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 劳动合同的作用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凭证,也是调整双方劳动关系的手段;是一种法律文本,是确立双方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规范双方行为的准绳;是处理双方之间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劳动合同的内容与订立(二)劳动合同的内容与订立1. 劳动合同的内容生甲:必备条款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终止条件;违约责任。
生乙: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生丙:有关的附件。
(学生看教材P219劳动合同范本)2.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生乙:当事人应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签合同,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采取欺诈、威胁签订的合同均无效。
师:什么是劳动合同的期限3. 劳动合同的期限(生回答)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
(三)、劳动合同实施中的法律关系(1)劳动合同的终止(生回答)师: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生甲: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生乙:①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生丙:还有补充的。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情形有: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
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生丁: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用人单位不得以第三种情况的理由解除劳动合同:①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②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③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戊:用人单位在因濒临破产的法定整顿期间或者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较多人员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1)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生甲:①在试用期内;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上面同学们与我一起学习了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毕竟是纸上谈兵,不过瘾,那么同学们现在有没有兴趣做一次法官呢生:(异口同声)有!师:请同学们看漫画,让我们用刚才所学过的知识去评判。
(多媒体显示) (学生七嘴八舌,教师从中概括)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劳动合同双方的义务和权利。
4. 劳动合同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多媒体显示)师:在本次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再一次提醒大家,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劳动合同会显得日益重要,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用工形式需要与国际接轨。
作为求职中的一员——我们就应多了解一些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增强依法就业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利益。
巩固练习(多媒体显示)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涵义和内容,理解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了解劳动合同的作用及订立。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使学生充分明确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增强法制意识,并在职业选择中能知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课外作业学写一份简短的劳动合同。
篇二:劳动合同教案农村应用文劳动合同教案导入新课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劳动合同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又是怎样被体现出来的呢?我们说它是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合同体现出来的。
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法定程序是什么?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这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讲授新课劳动合同制度(板书)(新课导入)下面一则案例:想一想,伤者当初怎样做就能防止今天的不利局面?案例一:“我叔叔右手被机器砸断了四个手指,我们很怕老板不赔偿就跑掉,求你们帮帮我们吧!”一个带哭腔的女声在电话里向记者哭诉了他叔叔——一个打工者的不幸遭遇。
工厂无牌无证,伤者未签劳动合同,老板表示不知拿什么赔偿。
如果当初伤者和厂家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就不会导致今天的不利局面。
下面我们再看一则案例:案例二:青年工人小田于1995年到区机修厂当钳工,1999年12月,不幸发生工伤,被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1级伤残,属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XX年年底,小田与机修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期满。
单位立即决定不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
小田认为自己是工伤,劳动合同期满后单位还应与其续签劳动合同。
双方为此争执不下。
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小田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补充:劳动部发部的[1995]309号文件《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第50条规定:“在目前工伤保险和残疾人康复就业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对因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仍由原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医疗等待遇。
”仲裁庭依据上述规定,对此案裁决如下:1.被诉人与申诉人小田续签劳动合同;2.案件处理费300元,由被诉人承担。
一、劳动合同制的基本含义(板书)(1)什么是劳动合同(板书)所谓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换句话说,劳动合同,也就是“劳动契约”。
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为了确定劳动关系,明确相互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我们在理解和掌握劳动合同这一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两点:要理解劳动合同的性质。
首先,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意义的性质。
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是实现劳动权利和招用人员的法律形式。
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庆当签订劳动合同”。
可见,劳动合同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现权利的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因此,它具有法律意义的性质。
同时,劳动合同还具有社会性质。
因为,劳动合同不仅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现劳动权利的一种法律形式,同时,劳动合同还是用人单位招用和组织使用劳动力的手段,其社会经济地位在不同性质的国家也是有区别的。
从法律性质来看,劳动合同作为以订立合同形式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法律手段,具有合同法规定的性质:1)劳动合同是诺成性合同,订立劳动合同时,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2)劳动合同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3)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
当事人一方有提供劳动的义务,另一方有支付报酬的义务,双方都相应地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从社会性质来看,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招用和组织使用劳动力的手段,不仅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采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采用。
但在不同性质的国家里采用,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方之间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劳动关系,而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
这是我国劳动合同与资本主义雇佣合同的本质区别。
要理解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是合同的一种。
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有关劳动问题所订立的合同。
它与一般合同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法律特征:1)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劳动者本人。
如果合同双方都是用人单位,双方都是劳动者个人签订的合同,就不能叫做劳动合同。
另外,这一特征也表明,参与劳动法律关系的用人单位,只能是该单位的行政方面,而不是该单位的党、团或工会组织。
2)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从组织管理上看,又具有身份上的录属关系。
这就是说,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劳动者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中去成为对方的一员,并在用人单位内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服从用人单位的领导和工作安排。
这一特征也决定了劳动者个体在同一时期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不能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