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等
食品毒理学 实验
课程简介:
本实验课程主要面向“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专业本科生,是食品类专业课程《食品毒理学》 的实践环节,共有学时数16学时,教学内容包括 “小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等。实验教学中主要 为技能型实验环节,以提高学生应用毒理学基本 实验测试食品及药品毒性的动手操作应用能力。
目录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实验器材、试剂
▪ (一)器材 ▪ 生物显微镜、解剖剪、镊子、表面皿、离
心管、小漏斗、吸管、滴管、载玻片、擦 镜纸等。 ▪ (二)试剂 ▪ 1、 1%伊红染色液:称取伊红1g溶于 100ml蒸馏水中。 ▪ 2、 生理盐水、甲醇(A.R)
【实验内容与步骤】
▪ 1、剂量设计 ▪ 2、染毒 ▪ 3、制片 ▪ 4、 固定 ▪ 5、 染色 ▪ 6、观察与计数
▪ 微核出现率%=微核出现个数/细胞数 ×100
正常对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验示范
(六)结果评价
▪ 将各组微核率进行X2检验,判断其影响程 度,还可进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实验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实验目的】
▪ 1、 掌握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方法:包括动 物选择、剂量分组、取材、制片、染色、 观察整个过程;
▪ 2、 熟悉畸形精子形成的原因:控制精子 形态的基因受损、精子发生过程受影响、 能量提供不足、精子膜受损等。
解剖位置
【实验内容与方法 】 ▪ (一)实验动物的捕捉固定
【实验内容与方法 】 ▪ (二)实验动物性别鉴定
(三)染毒技术
(四)动物的麻醉与外死
▪ (1)颈椎脱臼法 ▪ (2)断头法 ▪ (3)击打法 ▪ (4)急性大出血法 ▪ (5)药物致死法
实验2 小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目的】
1、学习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设计原则, 2、学会经口灌胃技术、随机分组方法, 3、掌握主要的LD50计算方法和急性毒性分
结果评定
▪ 根据实验动物中毒体征、死亡时间和特征、 LD50,接受试物种类,分别参照相应的 经口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定,判断该 受试物的毒性大小及毒性特征。
实验3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实验目的】
1、了解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及毒理学意义 2、掌握实验原理其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 外来化学物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损 伤,使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受损的染色体或其片断不能 及时进入细胞核,而留在细胞质中,形成大小为主核 1/20 至1/5 的微核。骨髓嗜多染红细胞为刚刚成熟排出 主核的细胞,细胞中如果有微核形成则会很清晰观察到。 检测的遗传学终点:染色体分离改变或完整性改变。
毒理学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训练 小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实验1 毒理学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训练
【实验目的】
▪ 1、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特性; ▪ 2、掌握大鼠、小鼠、家兔的捉拿与固定技术; ▪ 3、学会大、小鼠性别的辨认; ▪ 4、掌握大、小鼠灌胃染毒技术,家兔被皮技术; ▪ 5、熟悉大、小鼠生物材料采集方法; ▪ 6、掌握大鼠断头处死、小鼠脱颈椎处死方法; ▪ 7、对大、小鼠进行常规解剖,辨认各脏器及正常
▪ 毒理学意义:由于微核是骨髓细胞染色体断裂后产生, 所以可用来检测化学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
【实验方法与步骤】
▪ (一) 实验动物的处理 ▪ (二) 微核分析片准备 ▪ (三) 固定 ▪ (四) 染色
(五) 结果观察与计算
▪ 先于低倍镜下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均 匀,细胞无损区域,再在油镜下计算500 个嗜多染细胞的微核率。
级标准。
【实验原理】
▪ 选择健康的试验动物,根据体重按随机分组的方 法,依据LD50计算的设计原则将动物分成数个染 毒组。一次或24h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了解动物 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中毒死亡 的特征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观察受试物毒性反 应与剂量的关系,求出半数致死量(LD50),并 根据LD50值将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实验内容】
▪ 健康小鼠或大鼠的选择,性别的辨认。 ▪ 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方法。 ▪ 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 ▪ 小鼠和大鼠经口灌胃技术。 ▪ 毒性体征的观察、LD50计算和毒性分级。
LD50计算
▪ 根据受试物的种类由指导教师事先确定采 用何种方法(改进寇氏法,霍恩法等)进行 计算,并在试验前设计剂量分组和每组动 物数。选择适宜的方法求出LD50及95% 的可信限范围。如毒性反应存在性别差异, 应分别求出不同性别动物的LD50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