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T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演进分析ppt课件

MT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演进分析ppt课件

21
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利润最大化的局限性
1、忽视资金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 如今年的100万和明年的100万显然不在一个时间点 上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2、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这可能会 导致经营者不顾风险去追求最大的利润;
3、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 为,只顾实现企业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 远发展。
12
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及原因分析 1、60年代-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 2、80年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90年代-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13
90年代-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因
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 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 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最 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18
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总产值最大化的优点
19
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总产值最大化的局限性
1、只讲产值,不讲效益。只要能增加产值,企业不管投入 的新增产值是否小于新增成本,造成亏损,减少利润,企业 仍愿意增加投放。
2、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追求中产值最大化导致了企业在 生产经营活动中只重视数量而轻示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
员工多发奖金,多搞福利。
17
财务目标具有体制特征
90年代-时代背景及分析
90年代我国正经历者改革开放、股份制改革、经济全球
化和引进外资。 其实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
标有其积极的一面: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问题,风险的高低会 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客服企业在 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并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 较容易量化,便与考核和奖惩。MT企业从规模上毕 竟属于中小企业,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建 立,随着国家抓大放小政策的实施,MT企业成为上 市公司,不得已走上了股份制改造之路。
6
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及原因分析 1、60年代-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 2、80年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90年代-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7
90年代-MT公司简介
MT企业从规模上毕竟属于中小企业,进入九十年代随着 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国家抓大放小政策的实施,MT企业不 得已走上了股份制改造之路,1994年10月,国家将MT企业的 净资产2000万元转化为2000万股,向社会发售,每股面值1 元,售价2元,民营企业家石开购得1000万股,其余股份被50 位小股东分割,石开成为当然董事长,经董事会选举,董事 长任命,杨记担任MT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辛苦工作几十 年,卓有贡献的矿长王宏志就此哀叹地离休了。MT公司成立 之后,决策层开始考虑负债融资问题,目标资本结构:自有 与借入之比为1:1;其次要考虑的是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生 产线等重大投资问题。董事会决议:利用5年左右时间使企业 的生产技术水平赶上一流,企业产品在本地区市场占有率达 到20%,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资本(自有资金)报酬率 达到26%,股票争取上市并力争使价格突破15元/股。
27
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MT企业进入80年代以
后,成立了销售部,健全了会计机构,引入一批刚刚毕业的
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又招聘一批专业人才,使企业人员素
质大幅度提高,队伍壮大到400人。企业人员、物资、成
本、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管理进行大量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等。自负盈亏,为企业多创造利润为国家多做贡献,为企业
14
财务目标具有体制特征
60年代-时代背景及分析
60年代下,国家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
成立初期,MT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生
产任务。并且MT企业年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多
次被评为红旗单位,矿长王宏志也多次成为地区劳动模范。
不可否认,在当时条件下,采用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对尽快
恢复生产,恢复经济,发展经济,满足人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优点 1、考虑了风险因素。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 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 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23
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局限性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可表述为 股东财富最大化。但股票的价格除受盈利成果、企业 风险评估等一些经营者可控因素影响外,还受政治、 经济、人们心理行为、证券市场是否规范操作等诸多 企业经营者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所以,以企业价值最 大化为目标,存在着使企业经营者缺乏信心和对企业 经营业绩出现误导两个方面的缺点。它只适合上市公 司,对非上市公司很难适用。只强调股东利益,忽视 了其他相关利益。
了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这也是符合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
财务管理目标。
15
财务目标具有体制特征
80年代-时代背景及分析
进入八十年代,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结 束,商品经济时代开始。1978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市 场经济模式逐渐确立。 第一阶段是1979—1982年: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进一 步明确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管理原则。 第二阶段是1983—1986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是1987—1992年:“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3、只抓生产,不抓销售。企业只重视自身产品的产出,增 加产值,而对于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却不加注意。显然,这种 目标已经不符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20
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利润最大化的优点 1、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 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2、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3、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5
80年代-MT公司简介
进入八十年代,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结 束,商品经济时代开始。由于国家对企业拨款实行有偿制, 流动资金实行贷款制,产品取消调配制,导致MT企业昼夜之 间产生了危机感,好在王宏志矿长能够解放思想,大胆改 革。首先成立了销售部,健全了会计机构,引入一批刚刚毕 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又招聘一批专业人才,使企业人 员素质大幅度提高,队伍壮大到400人。人员管理方面打破大 锅饭,引入竞争机制,工效挂钩;物资管理方面实行限额领 料、定额储备、定额消耗制度;成本管理方面推行全员负责 制;生产管理方面实行以销定产,三班工作制;销售管理方 面实行优质优价,送货上门制度等等。按王矿长的话讲:我 们所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自负盈亏,多创造利 润,为国家多做贡献,为企业员工多发奖金,多搞福利。
3
60年代-MT公司简介
化名MT企业,成立于1960年,属国营单位,当初设矿 时,全部 职工不过200人,拥有固定资产40万元,流动资 金10万元,矿长王宏志等一班人均享受国家处级待遇,并 全部由上级主管部门 ——某地区煤炭管理局任命。企业的 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生产任务
4
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及原因分析 1、60年代-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 2、80年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90年代-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26
股东财富最大化有其积极的方面: 第一,概念清晰。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用股票市价来计量; 第二,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三,科学地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股东财富最大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 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10
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及原因分析 1、60年代-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 2、80年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90年代-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11
80年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段深入,企业的经营权限不 断扩大,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确认,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关心 市场、关心利润、并使利润逐步成为企业运行的主要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演进分析
以MT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为例
1
目录
1 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 2 财务目标具有体制性特征 3 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2
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及原因分析 1、60年代-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 2、80年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90年代-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16
财务目标具有体制特征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也把利润作为考核企
业经营业绩的首要指标,把企业领导、职工的经济利益同企
业实现利润的多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其合理的一面,企
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
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源的
8
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及原因分析 1、60年代-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 2、80年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90年代-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9
60年代-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因
在传统的集权管理模式下,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 营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 值指标,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个人利益的多少均 由完成的产值计划指标的程度来决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 然要把总产值作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
24
Thank you !
25
优点
1.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 用利润指标来衡量; 2.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 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 于获利最多的企业; 3.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 限度获利,整个社会的 财富才能实现最大化
2.利润最大化
缺点
1.没有考虑利润的时间 价值; 2.没有考虑获得利润与 投入资本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4.易导致短期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