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讲解讲诉
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讲解讲诉
19
取消以下会计科目
质押借款 自营证券跌价损失
20
(一)资产的核算
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 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分类: 按流动性分类,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21
(一)资产的核算
1、自营证券 (1)自营证券买入的计价 ——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包括买入时成交的 价款(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 付息期但尚未领取或尚未到期债券利息)和相关 税费 (2)自营证券卖出的成本计量 为了简化核算,自营证券销售成本的核算, 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方
22
(一)资产的核算
1、自营证券 (3)自营证券收益的确认 应按成交价扣除买入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 额确认。
注:证券买卖持有期间收取的现金股利资产的核算
1、自营证券 (4)自营证券跌价准备核算问题 自营证券的跌价是指自营证券期末市价低 于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损失。 注意:卖出自营证券时,一般不同时调整已计 提跌价准备,期末时调整。
26
(一)资产的核算
4、抵债资产
(1)抵债资产取得的处理 公司取得抵债资产时,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 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 而不是全部贷款的本金,不包括表外利息。 注意:抵债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27
(一)资产的核算
(2)抵债资产处置时的处理 处置收入 > 抵债资产账面价值, 其差额 营业外收入; 处置收入 < 抵债资产账面价值 其差额 营业外支出; 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从处置收入中抵减。 (3)抵债资产的期末计量 应当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
应当贯彻会计改革与税收制度适当分离的原则。 两者目的不同 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合理配置资源,规 范经济秩序; 税收制度:社会公平税负、培植税源、调控经济、增加 财政收入 会计利润(利润总额)与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不 一致,应按会计制度核算,按税收制度作纳税调整
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
会计报表讲解
主讲:财政部会计司 2003年10月 孙丽华 长沙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企业会计制度
--总制度 --科目和报表 --专业核算办法 --企业内部核算办法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总制度 --专业核算办法
小企业会计制度
2
主要讲五个问题
一、制定的背景 二、执行制度需要处理几个关系 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 四、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 表的主要内容 五、执行中需注意的问题
资产负债表:预计负债 报表附注: 金融资产质量、或有事项、衍生 金融工具
12
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
(三)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公司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 现实进行会计核算,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 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13
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
(四)体现重要性
14
四、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 计报表的主要内容
3
一、制定的背景
4
一、制定的背景
(一)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增加透明度 (二)贯彻实施稳健的会计政策 (三)迎接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 (四)加强国家对证券市场的宏观监控和证 券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健全法制,完善相 关制度的需要
5
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6
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的关系
18
调整以下会计科目
清算备付金——改为“结算备付金” 受托资产——改为“受托投资” 投资风险准备——改为“长期投资减 值准备” 长期债券投资——改为“长期债权投资” 代发行证券——改为“承销证券” 待转发行费用——改为“待转承销费用” 代发行证券款——改为“承销证券款” 证券发行——改为“证券承销”
8
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公 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与《金融企业 会计制度》的关系
9
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
10
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
(一)体现稳健的会计政策
注意:不得任意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属于滥用 谨慎性原则,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11
三、制定制度的指导思想
(二)体现充分披露原则
24
(一)资产的核算
2、承销证券
(1)全额承购包销方式的核算——不变; (2)余额承购包销方式的核算——接受委托时 不再确认为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备查登记) (3)代销方式的核算——接受委托时不再确认 为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备查登记)
25
(一)资产的核算
3、投资 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 资》的规定一致。 A 区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B 投资成本区分为初始投资成本和新的投资 成本确定 C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 D 长期债权投资按票面价值与票面利率按期 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计划经济条件下,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 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制度只是按照财务规定进行账 务处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重大问题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客 观上要求恢复会计制度的本来面貌,即会计制度应 当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部 内容。
7
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28
(一)资产的核算
5、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 (1)固定资产 A.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 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较高。 B.不再规定统一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净残值 等 C.除已提足折旧固定资产和土地外,都提折旧。
29
关注: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注意问题
15
总体结构
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础 上制定《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 会计报表》
16
主要规范内容
1、总则 2、基本业务会计核算规定 3、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5、会计报表格式 6、会计报表编制说明 7、会计报表附注
17
增设以下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未确认融资费用 短期借款 应付利息 预计负债 待转资产价值 受托投资管理收益 资产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