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的强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沈阳工业大学备课用纸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
一、应力的分类
1、静应力: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改变,或者变化缓慢。
2、变应力:大小或方向随时间而变化。
1)稳定循环变应力: 以下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变应力。
m─平均应力;a─应力幅值
max─最大应力;min─最小应力r ─应力比(循环特性)描述规律性的交变应力可有5个参数,
但其中只有两个参数是独立的。
沈阳工业大学备课用纸
r = -1 对称循环r=0 脉动循环应r=1 静应力
2)非稳定循环变应力: 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变应力。
(1)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参数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变化的称为。
(2)随机变应力:随机变化的。
二、疲劳曲线
1、σ-N 曲线:应力比r 一定时,表示疲劳极限N γσ(最大应力)与
循环次数N 之间关系的曲线。
典型的疲劳曲线如下图示:
大多数零件失效在C 点右侧区域,称高周疲劳区N>104
高周疲劳区以N 0为界分为两个区:
有限寿命区(CD): N <N 0,循环次数N,对应的极限应力
N
γσ。
N
γσ
——条件疲劳极限。
曲线方程为 m
N N C γσ⋅=
曲线可分为AB BC CD D
右 四个区
域。
其中:
AB 区最大应力变化不大,可按静应力考虑。
BC:为低周疲
劳(循环次数少)区。
N<104。
也称
应变疲劳(疲劳破坏伴随塑性变
形)
M-材料常数
N 0-循环基数
N
无限寿命区:N ≥N 0时,曲线为水平直线,对应的疲劳极限是一个
定值,用
γ
σ
表示。
当材料受到的应力不超过
γ
σ
时,则可以经受无限次的应力循环而不疲劳破坏。
即寿命是无限的。
γ
σ
——疲劳极限(101//+-σσσ) 因为 C N N m
r m
rN =⋅=⋅0σσ
所以 r N r m
rN K N
N σσσ⋅=⋅=0
2、等寿命疲劳曲线(极限应力线图)
定义:循环次数一定时,应力幅与平均应力间的关系曲线。
理论疲劳曲线:
经过试验得二次曲线如下图。
即在曲线 r m a σσσσ==+max (寿命为循环基数N 0)
在曲线内为无限寿命。
曲线外为有限寿命。
实际疲劳曲线:
K N -寿命系数
图中,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之
和为最大应力。
代
表应力比为一定值
的疲劳极
限。
沈阳工业大学备课用纸
沈阳工业大学备课用纸
3、C =min σ
即 C a m =-=σσσmin 为与横轴夹角450的斜直线,故
可过M 作斜线LM ’,M 3’点即为极限应力点。
同样的方法可得:
三、双向稳定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当零件上同时作用有同相位的稳定对称循环变应力s a 和t a 时,
由实验得出的极限应力关系式为:
式中 a ′及a ′为同时作用的切向及法向应力 幅的极限值。
由于是对称循环变应力,故应力幅即为最大应力。
弧线 AM'B 上
任何一个点即代表一对
极限应力σa ′及τa ′若作用于零件上的应力幅a 及a 如图中M
点表示,则由于此工作应力点在
极限以内,未达到极限条件,因而是安全的。
12
e 1a 2e 1a =⎪⎪⎭
⎫ ⎝⎛'+⎪⎪⎭⎫ ⎝⎛'--σσττ
沈阳工业大学备课用纸
四、单向非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 非稳定变应力包括:
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按损伤积累假说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随机变应力:用统计方法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1.Miner 法则:
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如图:
根据Miner 定理:每个大于1-σ的应力均对材料有损伤,每次循环的损伤率为
1/N ,当总的损伤率相加为100%时,材料发生疲劳破坏。
1σ循环n 1次对材料的损伤率为1
1N n 2σ循环n 2次对材料的损伤率为2
2N n 3σ循环n 3次对材料的损伤率为3
3N n 总损伤率为3
32211N n N n N n ++,极限状况为: 同理, 0212N N m ⎪⎪⎭⎫ ⎝⎛=∴-σσ , 0313N N m
⎪⎪⎭⎫ ⎝⎛=∴-σσ 各阶应
力均为
对称循
环最大
应力
沈阳工业大学备课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