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21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六、 试验仪表及其测量方法
2主.流流量量:测它量与输出功率有直接关系,而且应有高准确
度的测量。通常通过测量水的流量才能达到所需的准 确度。为验证主流量的测量准确度,以及查找内漏和 系统内尚未发现的缺陷,宜至少在两个不同地点同时 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推荐使用喷嘴测量差压计算凝 结水流量辅助流量:它是机组运行所必需的,并且为 确定汽轮机新蒸汽和再热蒸汽流量,对主流量测量值 进行修正时应予以考虑的流量。推荐使用孔板测量差 压计算辅助流量。
13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4.水和蒸汽的性质IAPWS-IF97
1997年水和蒸汽性质国际协会经过30年的研究 公布了水和蒸汽的新工业标准。新标准的工业 公式显著改善了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取代了 IFC-67公式。
14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5.试验基准:阀门基准或负荷基准等;
➢阀点可以用高压缸效率、准确测量的汽轮机 压力或阀杆的位置来确定,汽轮机就据此进行 试验。一般验收试验时采用次基准。 ➢负荷基准通常在大小修试验中采用。
1.电功率的测量
测量输出电功率,应采用准确度等级不大于 0.1 % 的单相或多相便携式精密功率表,或者 误差不得大于读数的0.1% 的单相或多相便携 式精密电度表,并配以合适准确度等级的电压 和电流互感器。为确认在试验过程中发电机负 荷是否符合额定条件并且测量电流、电压和功 率因数,在测量回路中应配备便携式电流表、 电压表和功率表。
稳定时间至少要2个小时; 4.一般建议做重复性试验。
17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五、 试验热力系统及测点布置
1.热力系统应与设计热平衡图一致,如不一 致需试验各方协商处理方法; 2.试验测点的布置设计应根据试验标准进行 设计与布置,遵循边界原则; 3.对于重要参数应设置多于1个试验测点。
18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一、试验目的和范围
目的:一般可为确定机组热耗率、热效率、 发电机输出功率、蒸汽流量、汽耗量、给水 流量等指标。
范围:火电机组汽轮机及核电机组蒸汽轮机的 新机组验收试验、大小修前后对比试验、技术 改造前后对比试验、其它试验;
7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几个术语:
1.热效率—输出功率与外界输入该循环系统的
30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七、 系统的隔离
3.隔离方法 ➢ 双重阀,并在其间加装疏水管阀或指示器; ➢ 法兰堵板; ➢ 观察检查排入大气的蒸汽(例如安全门、阀杆); ➢ 已知关闭后无泄漏的阀(经双方试验证实),在试验
前和试验过程中不对其进行操作; ➢ 用示踪指示器表明泄漏存在; ➢ 对通向凝汽器的蒸气管,用管壁温度指示; ➢ 对于绕过给水加热器的旁路管,测量旁路与凝结水、
19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六、 试验仪表及其测量方法
1.电功率的测量(0.1/0.2—0.05); 2.流量测量(差压变送器0.05); 3.压力的测量(0.2/0.5—0.1); 4.温度的测量(0.5k—铂电阻温度计和A级凯 装热电偶测量 )。
20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六、 试验仪表及其测量方法
七、 系统的隔离
1.应隔离的流量 ➢ 水和蒸汽取样,包括精处理; ➢ 除氧器放水、溢流、放气及其他机组联接的
抽汽、给水、轴封供汽平衡管; ➢ 系统补水,包括化学加药; ➢ 锅炉定排连排、吹灰、放气、疏水; ➢ 系统对外供暖供汽等。
29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七、 系统的隔离
2.应隔离或测量的流量 ➢ 前面提到需要隔离但无法实时隔离的流量; ➢ 减温水流量; ➢ 密封水供回水流量,包括给水泵、凝泵等。
5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一、试验目的和范围 二、 试验标准及基准 三、 试验内容 四、 试验时间及次数 五、 试验热力系统及测点布置 六、 试验仪表及其测量方法 七、 系统的隔离 八、 试验条件 九、 试验结果的计算 十、 试验结果的比较 十一、 试验报告解读 试验标准比较
6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27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七、 系统的隔离
1.应隔离的流量 ➢ 主蒸汽,再热蒸汽、抽汽系统的管道和阀门的
疏水; ➢ 高、低压旁路及其减温水; ➢ 加热器至凝结器的应急疏水; ➢ 加热器给水、凝结水大小旁路及再循环; ➢ 加热器壳侧疏水、放气, 水侧疏水、放气; ➢ 汽轮机辅助抽汽;
28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15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三、 试验内容
6.VWO工况试验;
1.预备性试验;
7.TRL工况试验;
2.正式试验;
8.高加全切工况试
3. 100%THA工况试验; 验;
4.75%THA工况试验; 9.其它试验
5.50%THA工况试验;
16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四、 试验时间及次数
1.建议在机组启机8周内进行; 2.根据各方达成的协议确定; 3.需要测试热耗率的试验持续时间,一般工况
行手动操作,需要经各方同意;
➢ 各系统有充分可靠的照明;
➢ 各岗位通讯设备齐全可用。
35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八、 试验条件
2.热力系统条件 ➢ 热力系统能在试验规定的热力循环(热平衡
图)下运行并保持稳定; ➢ 系统隔离符合规程要求。管道阀门无异常泄
漏。不明漏量损失不超过主蒸汽流量的0.3%, 如果不明漏量超过0.3%,试验各方必须协商 确定其允许值后方可开始正式试验。
34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八、 试验条件
1.机组设备条件
➢ 机组在试验工况运行稳定,汽轮机及辅助设备运行
正常、稳定,无异常泄漏;
➢ 轴封系统按热平衡图运行良好;
➢ 真空系统严密性合格;
➢ 整套机组运行良好,所有仪表及运行监视设备完好、
指示正常;
➢ 机组的自动调节系统尽可能投入正常,如有必要进
36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八、 试验条件
3.运行条件 ➢ 汽轮机运行参数尽可能达到设计值并保持稳定,其
偏差平均值及波动值不应超过下表规定的范围; ➢ 汽包水位维持稳定,除氧器水箱,疏水箱及排气装
置热井水位稳定变化,无较大扰动; ➢ 各加热器水位正常、稳定; ➢ 不投再热器减温水尽量少投过热器减温水。如果必
须投,则应在试验期间保持稳定; ➢ 发电机氢冷系统的氢压及氢纯度调整在额定值 ; ➢ 蒸汽品质、真空严密性、负荷稳定性、汽轮机转速等。
11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2.GB/T 8117.1-2008(方法A)
“GB/T 8117.1-2008”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是 对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T 8117-1987” 进行修订后得到的,并为满足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和国际 贸易的需要,所以整个标准将对应分为方法A-大型凝汽 式汽轮机高准确度试验、方法B各种类型和容量的汽轮 机宽准确度试验等部分,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汽轮机热力 性能验收试验和评估汽轮机热力性能,且各部分可单独 使用。
22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六、 试验仪表及其测量方法
3.压力的测量 差压测量:取压口和差压计间的传压管内径应 不小于6 mm,以尽量减少管内的阻尼;流量测 量装置与差压计间的传压管长度不宜大于7.5 m,且不宜保温。 压力测量:关键压力应具有0.10精度等级的压 力变送器,排汽压力及大气压应采用高精度绝 压变送器,且多点并行测量。
23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六、 试验仪表及其测量方法
3.压力的测量 提别提醒: a.汽水侧的压力引出表观不应有高于取压空 的布管情况,且需在低点设置排污阀; b.排汽装置的取压管不应有低于取压空的布 管情况; c.压力变送器安装时,高压表管建议采用紫 铜垫片,低压部分可以使用塑料垫片。
24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ASME PTC6-2004”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汽轮机 组性能试验规程,是美国标准,该规程是“ASME PTC61996”的修订本,是指导汽轮机性能验收试验的国际上最 严格的试验规程。完全按照该规程实施试验,将得到汽轮 机的绝对性能水平,即得出与最新进的工程技术相一致的、 精度等级最高的结果。规程规定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 操作要求、计算方法和不确定度分析。依据规程进行试验 时,试验结果本身无需就不确定度进行任何调整,但没有 规定试验结果与合同保证值的比较方法。
给水管交混点三通前后的温度;
31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七、 系统的隔离
3.隔离方法 ➢ 温度指示; ➢ 声学技术,须经双方同意(2008版国标中未包含); ➢ 对宜与系统隔离的任何水箱的水位作准确测量(20
08版国标新加); ➢ 宜检查非常重要的隔离阀(例如高压和低压旁路阀),
如有必要,在试验前宜予以封闭(2008版国标新加)。
9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二、 试验标准及基准
1.ASME PTC6-2004; 2.GB/T 8117.1-2008; 3.GB/T 8117.2-2008; 4. IAPWS-IF97; 5.试验基准:阀门基准或负荷基准等;
10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1.ASME PTC6-2004
1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 及试验方法
华北电科院汽轮机技术研究所
张德利
2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汽轮机组的节能降耗主要是提高热效率,主要 有以下几个环节: ➢ 设计与制造; ➢ 安装调试; ➢ 日常运行; ➢ 技术改造。
3
汽轮机性能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研究就是通过试验的方 法对汽轮机组的热力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