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ppt课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ppt课件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负性认知和情感
第十一页
无法回忆出创伤事件的重要部分(分离性遗忘)
1
患者的偏好 对自己、他人或世界存在持续性的夸大的负性 认识
对创伤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持续的不合理认知导 致对自己或他人的责备 持续的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愤怒、内疚 安全性、耐受性和预期不良反应 或羞耻感 在日常活动中显著的兴趣消失或不愿参与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共病情况
第十五页
患者的偏好 物质滥用 30-50%的可卡因滥用者符 合PTSD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PTSD中25-50%患有抑郁
平均出现时间4个月 持续时间3-6个月
抑郁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共病情况
睡眠障碍 睡眠感觉的改变 REM时间缩短、次数增多有关 精神病性障碍 内容多与创伤事件有关 偏执性和抑郁性多见 精神病的扳机点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目录
Part1
PTSD的基本概念及症状
Part2
PTSD的流行病学特征
Part3
PTSD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Part4
PTS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Part5
PTSD的治疗方法
第一页
创伤的概念 在精神病学上创伤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闯入性体验
第八页
壹
反复的不可控的闯入性痛苦记忆(关于创伤事件的记忆)。
贰
反复出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痛苦性的梦境。
叁
分离性反应:感受到创伤性事件再次发生,常伴有错觉或幻觉,也叫症状闪回 (flashback)。
肆
暴露于与创伤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线索中出现心理痛苦。
伍
暴露于与创伤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线索中出现显著的生理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闯入性体验
第九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持续性回避
第十页
避免或努力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联 患者的偏好 的记忆、想法或情感。
当患者面临或暴露于类似创伤性事件的处境 时,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安全性、耐受性和预期不良反应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避免或努力避免可能唤起与创伤事件有关的 记忆、想法或情感的外在线索(比如人、场 地、会谈、活动、处境等)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暴露率最高、首创年 龄最小、PTSD发生率最高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患病率
第十六页
患者的偏好 1.与成人相比儿童是发生 PTSD的高危个体;
2、在国外的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终生患病 率7-12%,男性5-6%,女性10-12%。女性患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创伤事件的暴露方式
DSM-5
第六页
患者的偏好
目睹他人
直接经历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安全性、耐受性和预期不良反应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发生在亲密的家人或亲密朋友身上 (除了急性威胁到生命的事件外,其他事 件必须是暴力性或突发性的) 反复或极端暴露于创伤事件的细节 (如经常处理儿童受虐事件的警察)
病率普遍较男性高。
安全性、耐受性和预期不良反应
3、PTSD经常是慢性的,三分之一的人在多年 后仍符合诊断标准。 4、PTSD患者的自杀危险性高于普通人群。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患病率与发病率
第十七页
患者的偏好 创伤事件
创伤事件的暴露率(%) 男 女 9.2 12.3 6.9 13.8 15.2 0.0 18.6 59.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第七页闯入性体验(Instrusion symptoms)
持续性回避
(Persistent avoidence)
负性认知和情感
(Nagtive alteration in cognitions and mood)
警觉性增高
(Marked alterations in arousal and reactivity)
第一期
急性发作期 无助、失控、警觉性增高,创伤再度体验 随后发生生活方式和社会功能的改变 可出现恐惧回避暴怒等
第二期
慢性化形成期 无能、消沉、失去勇气等 关注创伤产生的具体损失或残疾 这一期常常出现慢性并发症:焦虑、抑郁、物质滥用等
第三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病程和预后
第十四页
病程 80%超过3个月 75%超过6个月 50%持续2年以上 结局 少数残留症状数年或数十年 结局差的预测因素 PTSD的症状较多 共病焦虑或心境障碍 对应激的麻木程度较高或警觉性增高 合并躯体疾病 女性 儿童期创伤 酒精滥用
创伤后应激障碍定义
第二页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所有人经历类似事件都会
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 恐惧、害怕、无助感。
应激源
症状特征
创伤性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历史
第三页
患者的偏好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安全性、耐受性和预期不良反应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创伤后应激障碍定义
第四页
患者的偏好
对未来的情绪体验具有创伤性影响
2
3
4
5
情感上与他人隔离或疏远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无法持续体验正性情绪
6
7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警觉性增高
第十二页
患者的偏好 易激惹的行为和突发的愤怒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鲁莽行为或自我破坏性行为
警觉性增高
过分的惊跳反应
集中注意力困难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病程和预后
第十三页
对创伤的反应 非易感人群仅仅体验到肾上腺素的冲击 易感人群较高的焦虑和分离水平,强迫性的关注 4-6周
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的、无法抵抗 的。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 创伤后应激障碍始见于1980年版的 《美国精神障 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DSM-III),是指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 激事件或情景的延迟和或延长的反应,或为一个人经历了异乎寻常的、几乎对所 有的人都会带来明显痛苦的事件后所发生的精神障碍。第4版( DSM-IV)对创伤 事件的定义除了亲身经历的死亡或死亡威胁事件,也包括目睹他人躯体的完整性 受到威。比如“丧亲”,自己并没有经历死亡,但死亡事件对自己构成了严重的 伤害,并带来了明显的创伤体验等精神创伤。
安全性、耐受性和预期不良反应
创伤性体验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对躯体或生命产生极大的伤害或威胁
创伤后应激障碍定义
第五页
• 创伤性事件 • 是PTSD的必要条件; • 事件的性质主要是天灾人祸; • 暴露强度,不少研究提式暴露强度与 PTSD发病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目前PTSD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其 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评估,缺少客 观的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