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李贤管科1201 2012111709
一·定义
现代货币主义(Modern Monetarist)是在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大力倡导下,以芝加哥大学为发源地和大本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西方经济学流派。

而所谓的“现代”货币主义是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数量说而言的。


领袖和奠基者:米尔顿·弗里德曼
二·内容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共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规范及货币政策效果。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维持物价的稳定,其余的事情如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等则一概听任市场的“内在稳定力量”去解决。

2、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学派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3、货币政策工具。

弗里德曼等人力主公开市场业务,他们反对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而将公开市场业务视为惟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理由是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其他两种政策工具所没有的优点。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

5、货币政策的效果。

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经济对政策变化做出反应的时滞较长而且易发生变化,另外就是经济预测技术水平低。

货币主义者认为这些问题难以克服。

一般来讲,固定货币规则的运用要大大优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他们相信即使在中央银行意识到其稳定经济的主要责任,并对其行动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固定货币规则也是最优的。

三·主要的政策主张
由于货币需求是十分稳定的,而货币供给完全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而且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得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不起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应奉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运用公开市场业务保持货币供应量固定速度的增长,以实现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

四·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五·贡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应付滞涨,主要的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的推行了“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和物价实行冻结或管制的政策。

弗里德曼认为,工资和物价管制不是医治通货膨胀的好方法,收入指数化是可行的方案。

这一方案的基本内容是:将工资·政府债券以及其他收入等,同生活费用,主要是消费物价指数紧密地联系起来,即对各种收入实行“指数化”,使他们随物价指数的变动而及时调整。

他认为,通过实行收入指数化,就可以抵消物价波动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