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中的人居环境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人居环境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人居环境理念
【摘要】倡导在建筑中更加的融入人性化设计,为居住者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当代工程建筑领域的一个主题。

以下将就在建筑设计中如何进一步融入人居环境的理念加以探讨。

【关键词】建筑;居住环境;人性化设计;环境建设
引言
“百事住为先”,一个宜居的环境是人们得以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作为当代的城市人群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一个个“方盒子”中度过的。

可以说城市人说出的居住环境基本就代表了他的生活环境。

有鉴于此,这就给我们建筑业的同仁在建筑设计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将不仅仅只是增大的建筑面积的问题,必须要拥有新的思路,从而在设计中融入人居环境理念,营造一个更优质的生活氛围。

下面我们就由浅入深的加以论述。

1、基本概述
1.1人居环境的基本定义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1.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人居环境在地域层次上划分为近接居住环境(微观城市人居环境)、社区环境(中观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环境(宏观城市人居环境)。

其中以住宅为核心的近接居住环境又分为两个部分:住宅和邻里环境;社区环境为居民社会活动的主要环境,其地域范围相当于一个居住区;城市环境相当于整个城市系统环境。

在地域层次划分的基础上,以城市人居环境的住宅、邻里、社区绿化、社区空间、社区服务、风景名胜保护、生态环境、服务应急能力8个方面为评价对象,充分考虑到评价指标选择的代表性、不可替代性和多层次性,选择29项指标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2、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从以上介绍和图表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包括很多方面。

人居环境角度建设也相应的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不再仅仅是房间里多出
的那几平米面积,而是从硬件到人文的综合考量。

物质极大丰富必然带来精神上的需求。

文明意义,必然反映要在生活环境方面,社会和心理意识的认知和追求也必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

城市化发展这个阶段,对于居住的文化理念自然成为人们对住房选择的关键因素。

一段特定的时间内人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很大方面会随着时代进步,但是城市化的过程中也趋同日益严重,都是相似的“鸽子笼”,致使人们要在自身居住的环境里寻找一份特殊文化价值观,叫整体环境趋同的情况下,自己能够拥有一块独立的空间,让自己的个性得以发挥。

从这个角度是说,讲求建筑中文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

3、针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展开表述
3.1“天人合一,融入自然。

”也就是说要建筑自然环境的的营造,充分尊重自然,植物、绿地面积在相应的建筑草图现在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给忙碌的人们以最大的放松,这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必须考量因素
3.2注重居住舒适度极其功能化设计
3.2.1模块化的建设各种具有独特功能的辅助建筑配套设施。

这也就是说,要有一个适宜的、适合放松心神、人际交往的周边环境氛围。

3.2.2设立好便民设置。

这方面不如说,路边的座椅,垃圾桶等服务设施,以及雕塑、花坛、景观灯等等。

3.2.3创造一种风景。

对缓解压力来言窗前一幕美景再好不过。

这同时也是一个住宅小区文化品位的体现。

3.3创建环境的安全性
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区域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弱势人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4满足不同群体要求
3.4.1照顾老人和孩子。

老年人对于生活设施和人居环境上面的要求,相对来言要高一些。

当然这方
面除了安静的周边环境,还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方面,满足所有年龄段的人的需求创建和谐生活环境的基础。

老人的卫生,文化活动和设施配置作为设计者一定要用心衡量。

老人和孩子通常是要一块来说的。

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的标志的就是老人和孩子能够在一起能够其乐融融。

生活环境和氛围的的营造,是这方面的基础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要体现创造性思维,从而能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同时激发孩子乐趣。

3.4.2加大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为残疾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残疾人作为我们中的一员同样需要出行,在设计时需呀考量这方面的需要。

3.4.3社区建立便捷的交通设施。

3.5必要的服务应急能力
比如说社区医院、社区警务的等等的便民设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3.6生活垃圾收集情况以及排水情况
这方面看似属于社区管理一块,但是如若设计不当,可谓是后患无穷,只有做好认真周到的设计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是无法阻挡的,随之而来的必然带动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升。

作为当代的建筑设计人员只有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以人为本,在设计中更多融入人文、人居环境理念,才能够设计、建造出更加适合大众的建筑,从而造福全民。

参考文献
[1]王玉东.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的几种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23)
[2]苏涛.试论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中气候地域的体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3]沈锋.建筑中太阳能的综合利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5)
[4]梁欣欣,刘道永.浅析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及策略[J].福建建材,2009(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