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监局大和证券合规培训讲义资料

证监局大和证券合规培训讲义资料

【弊端】 ・ 不能充分应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及各金融机构
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检查是否符合法令及金融检查手册规定 (最低标准)为中心的检查。
【弊端】 ・ 按最低标准来要求,无法与国际同行竞争。 ・ 指出形式上的问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变更后(全年检查)
① 「即时」
即时掌握金融市场的最新动向,即时应对风险。
行业自律规章规则
金融产品交易协会的各项规则 金融产品交易所的各项规则
法令
金融产品交易法 金融产品销售法 防止犯罪收益转移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 保险业法 商法 民法 防止黑恶势力对策法等
公司内部规定・制度 金融产品交易从业机构
(证券公司等)
6
1.证券相关规定的概要 ~综述~
■证券相关规定的加强

法今的制定与修改等
・证券公司不断传出丑闻,监管部门为加强对证券市场
及证券公司的检查与监视,单独设立相关监视机构。
・为防止官商勾结,将“财政”与“金融监督”分离,
从大藏省分离,创立了“金融监督厅”。
・作为金融大爆炸的一环得以实施。
(⇒参照第9页)
・作为行政上的措施,将“有价证券报告书的虚假记 载”、“内幕交易等”纳入处罚范围。(⇒参照第20 页)
订协议前确认事项书》并进行说明。
(废除金融产品销售法中的“重要事项说
明义务” 。)
广告限制
⇒在海报、宣传册、DM(直接邮寄广告)等的“广告”中有义 ➢ 原则上由总部统一制成“广告”宣传品。 务明确表述“风险”和“手续费等”。
对应性原则对象的扩充
⇒对应性原则中增加“投资目的”。
➢ 制定根据不同的投资目进行推介的规章。 (参照第16页)
○信用风险 ⇒由于发行体的信用状况的变化给本金带来 损失的可能性等
○权利行使・解除协议期限的限制
【本公司的对应(※)】
・每次产品销售时,都对左边重要事项进 行说明,在《重要事项说明记录册》上记 录保存。 ・如果客户提出不需要重要事项说明的要 求,客户需要在《确认书》签字,可以省 略说明。
※现在已经废止(参照第12页)
防止不公平交易的相关规定 (内幕交易、禁止操纵股市等) ⇒ 参照第20页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定 ①发行披露:有价证券申报书、招股书等 ②持续披露:有价证券报告书、内控报告书等
8
1.证券相关规定的概要 ~金融产品销售法~
■金融产品销售法的概要
➢ 金融产品销售机构在销售有价证券的时候,有义务对重要事项进行说明,对于违反规定并给 客户带来损失的情况,该法律明确规定赔偿损失。
定位 行业规章
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金融产品交易从业机构
关于面向客户推介・销售的相关规定 (说明义务、对应性的原则等) 民法上的违法行为进行损害赔偿诉讼的特例
(客户可以减免出庭作证)
违规处罚 行政处分
损害赔偿诉讼
➢ “金融产品销售法”的相关规定内容,都 被囊括在“金融产品交易法”中。
内容
本公司应对
横向监管
规定对象范围的扩大 ⇒《银行法》等由其他行业法规规定的金融产品,如果是投资 ➢ 外汇存款、变额年金保险等适用
性比较强的产品适用金融产品交易法。
灵活性
投资者保护 的强化
“特定投资者(专业)”和“一般投资者(普通)”的区
分对待
⇒免除特定投资者“书面确认义务”的规定。 ⇒视情况可以根据客户申报允许“普通”转为“专业”投资者。
・1997年,4大券商之一的“山一 证券”宣布自主停业
・金融大爆炸促进了银行系证券公 司、外资券商的飞速发展,网上 券商的兴起等,证券业发生了显 著变化
※金融大爆炸
➢ 1990年代后期实施的一系列金融改革。 ➢ 废除一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的强力管制与保护(护航),构建一个自由、公
平的金融市场。(口号是:“Free、Fair、Global”) ➢ 主要的管制放宽及废除要点如下
■近年监管方针的要点
【2012事务年度(2012年7月~)】 ➢ 在2011年的“立足投资者的角度进行推介”“对高龄客户的应对”“贯彻后续服务的实施” 这3组关键词的基础上,提出追加重视以下2点。
“频繁诱导客户买卖基金” “法人相关信息的管理”
【2013事务年度(2013年7月~)】 ➢ 在上述几点的基础上,追加了以下3点。
①构建NISA(小额投资免税制度)相关的销售、推介体系 ②防止不正当的证券交易行为(反洗钱对策、反社会黑恶势力对策) ③强化对高龄客户的销售、推介体系(※)
(※)随着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在高龄客户的交易中投诉增加,整个日本证券业都认为应该规范针对此类 交易的销售、推介行为。2013年10月自主规制团体制定了《针对高龄客户的销售、推介指导方针》。 13
11
(参考)金融产品交易法和金融产品销售法的相关性
金融产品交易法
金融产品销售法
目的
确保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权 益,机构、金融产品交 易所、投资者、等
企业披露制度、公开要约收购制度、关于面 向客户推介・销售販売的相关规定、关于不 公平交易的规定等
1947 制定证券交易法
1965 证券公司开始采取“审核制”
1989 出台内幕交易法规
1991 禁止向投资者填补损失
1992 成立证券交易等监视委员会(SESC)
1998 金融监督厅(现在的金融厅)从大藏省分离
1998 2001
证券公司从“审核制”变为“备案制” 实施金融产品销售法
2005 引入处罚金制度
➢ ➢
将客户按“专业”和“普通”进行区分。 对客户申报上述分类变更时,按照制定 的审查手续进行对应。 根据实际业务操作上的情况,考虑放宽 一些限制内容。
➢ 主要产品(股票・债券等)的相关内容
制成手册、开立帐户的时候交给客户并
提交《签订协议前确认事项书》
⇒有义务对风险和手续费等进行书面确认
进行说明。 ➢ 其它产品每次签订协议都交给客户《签
9
1.证券相关规定的概要 ~金融产品交易法~
■金融产品交易法出台的背景
➢ 从1990年后期的金融系统改革(“金融大爆炸(Big Bang)”)开始,原有的证券交易法规定以 外的金融产品不断增加,之前的“纵向监管”已经不能满足监管要求,“横向监管”的必要 性提升。
➢ 在推进“从储蓄转向投资”的进程中,提高证券市场的公正性,强化“投资者保护”变得非 常重要。而且,面对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存在差异的投资者不能按照同一要求监管,通过针 对不同的客户“灵活对待”,以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监管部门的最新动向 ~检查方法的变更~
➢ 从2013年开始,大型金融机构(大型银行、大型保险公司、大型证券公司)执行“全年检查”制 度,并以“现场检查”为前提,同时增加非现场监管工作。
➢ 通过非现场监管的增加,旨在筛选现场检查的要点内容,提高检查效率、缩短时间。
变更前的检查方法
针对个别金融机构做定期监测。
泡沫经济破灭 (199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朝鲜特需
经济高速发展 证券业不景气
国民所得倍增计划 (1960)
重启证券市场 (1949)
东京奥运会 (1964)
尼克松冲击 (1971)
0 1949
1960
1970
NTT民营化(上市) (1987)
债券(2%) ※日本银行《资金循环统计》
5
1.证券相关规定的概要 ~整体框架~
■证券相关规定
➢ 证券市场受到以《金融产品交易法》为核心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 合日常业务情况自主制定的“行业自律的规章规则”的约束。
➢ 金融产品交易从业机构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章规则,制定各自公司员工必须遵守的相 关准则。
到经过修订的《金融产品交易法》(参照第10页)。
■金融产品交易法的主要内容
监管对象
金融产品交易从业机构
监管内容
面向客户销售・推介的相关规定 (书面确认义务、说明义务、对应性原则等) ⇒ 参照第16页
按照客户属性区分的行为规定 (区分特定投资者・一般投资者) ⇒ 参照第11页
金融产品交易从业机构/投资者
个人金融资产中,存款依然占比很高, 存款还是没有充分地转换为投资。
社会保障
将存款转换为投资
通过适当的监管 「构建公正的市场」 「彻底保护投资者」 赢得投资者的信赖
【家庭金融资产结构(2013年末)】
其他(4%)
人企供需不匹配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
保险等(27%)
现金· 存款 (53%)
股票等(9%)
投资信托(5%)
○委托买卖股票的手续费可自由定价 ⇒ 促进行业内的竞争 ○证券公司的设立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 设立门槛降低 ○金融控股公司的解禁 ⇒ 更容易进入金融其他行业 ○银行窗口可以销售投资信托产品
4
序言~日本经济及证券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
少子化
老龄化
<促进存款向投资的转换>
3.本公司的合规管理部门组织体系
(补充资料)在风险管理中合规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3 6 13
16 20 24 25 26 28
2
序言~日本经济及证券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日经平均股价变化
日经平均股价(日元) 45,000
40,000
35,000
泡沫经济
历史最高值 (1989)
长期通缩 (失去的20年)
2007 实施金融产品交易法
背景与过程
・参考美国的证券法、证券交易所法而制定。
・证券业经历了不景气之后,为强化证券公司的经营基 础、加强监管,引入了“审核制”。
・以1987年发生的事件为契机而制定(⇒参照第20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