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知发展年龄特征
三、幼儿的想象
幼儿想象的发展的特点 • 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 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 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幼儿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 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假想与真实。表现在: 3、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4、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 述; 5、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 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4、幼儿观察力的特点与教学 • 特点 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到长 观察的组织性:从缺乏系统性、顺序性向有顺序的知觉发展 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 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 •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1)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概括 (3)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方式参与观察 (4)教给幼儿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特征观察法:回答“什么样”“怎么样”的问题 分解观察法:回答“有些什么”“有哪几部分” 比较观察法:回答“这两样东西相同吗”“哪里不一样?” 探索观察法:回答“为什么”“什么原因” 追踪观察法
3、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的 发展 4、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 法,孩子不可能马上变,所以 要有耐心、学会等待。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 孩子一定会有变化,但是是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
孩 子 发 展 的 最 佳 期。 2至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最佳期; 5至6岁是数概念发展的最佳期; 3至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最佳期; 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最佳期; 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守纪律的最佳期;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一个最佳期。 学前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2—4岁是语音学习的敏感期 5—5.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 4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4—5岁是坚持性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幼儿晚期(大班)心理特点 (一)好学、好问、求知欲强 • 1、提问题:“为什么”; • 2、喜欢拆拆卸卸,弄个究竟 (二)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 1、已开始掌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 • 2、能对熟悉物体进行分类 • 3、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三)个性初具雏型 • 1、初步形成比较稳定心理特征 • 2、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 行为方式 • 3、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智力、才能
3岁儿童已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已能辨别前后方 位,从具体方位知觉上升到方位概念需经历较长的时 间,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儿童 已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 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
教师为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应注意什么 问题?
3、时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什么是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的产生的条件 •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这就是 人们常说的“生物钟”。它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出现的时间知 觉。 • 幼儿的时间知觉 • (1)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 (2)幼儿还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来对时间定向。这种能力一 般出现在幼儿中期以后。 • (3)幼儿逐渐能够通过钟表和日历认识时间。在不认识字的 时候,他们常常把钟表和日历上的字符形象化,并把它们与 某种事情联系起来。在成人的教育下,从中班后期开始,幼 儿能够认识钟表和日历上的字符。 • (4)6岁以后,通过教学活动,可以使幼儿对时间估计的能 力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幼儿对时间知觉的估计是不够准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步发展 (二)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五)幼儿记忆的精确性差。
【小组讨论】 1.学员思考:幼儿会对听过的有些 电视广告词,记得又快又牢,而对教 师教过的有些儿歌却记得慢,忘得快。 请分析影响幼儿记忆效果的因素。? 2.请设计几个训练幼儿记忆力的游 戏
学员思考与讨论
1、有一个幼儿在谈话时向其他小朋友说:“昨天我爸爸带 我去公园玩了。”可事实上他的昨天爸爸出差还没回来, 这个孩子昨天也来幼儿园了。 六月份的一天,老师们在谈论大班幼儿入小学报名的问题, 一个孩子接话说:“我在××小学报名了?”老师问: “谁带你去报的名?”,孩子说是妈妈,老师信以为真, 后来老师了孩子的妈妈,才知道根本没这回事。 你认为以上两个幼儿是不是故意说谎?在你日常的工作经 验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认为造成孩子说谎的 原因有哪些?在日常工作中你是如何对等幼儿的“说谎” 的? 2、强强在画汽车时,将车轮画成了两只脚,车身画上的翅 膀,老师看到后马上对他说:“汽车哪有翅膀?你再仔细 看看汽车,想想该怎么画?”。结果强强将翅膀去掉,画 了一辆普通的汽车。 请分析教师的这种指导方法对幼儿的影响。
你认为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有哪些?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 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 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 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 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 质的基本要求……”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学习的意义
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特点、走进童心世界 有助于树立正确儿童观 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有助于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
学员思考与讨论
现象三:两个小朋友刚还为抢一个玩具,你拉我抢 大哭大闹,转眼又破涕为笑,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我认为 : 我的做法是:
现象四:小明玩滑梯时不排队,老师暂时取消了他 玩滑梯的权力,小明于时大发脾气,躺在地上大哭, 尖叫,情绪完全失去了控制。 我认为 我的做法是:
幼儿中期(中班)的心理特点 (一)爱玩、会说 • 1、中班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对于典 型游戏年龄段 • 2、中班儿童会计划游戏内容、会分配 角色、会商量玩法 (二)思维具体形象 • 1、思维多依靠表象作支柱 • 2、思维常借助经验来理解
学员思考与讨论
案例:在大班“好玩的石头”主题活动准备环节, 王老师自己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布置展览于活 动室,准备主题活动开始后使用;李老师调动家长 和幼儿用一周的时间去找寻各种石头,每天到园后, 让幼儿相互参观讨论、布置展览;同时李老师自己 也准备了许多与石头相关的材料。 请分析哪位教师的做法比较好?为什么? 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理由为:
幼儿心理发育包括的具体方面
◆婴幼儿动作和言语的发展
(1)幼儿动作发展规律 (2)幼儿言语发生和发展的阶段 (3)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婴幼儿认知发展 (1)幼儿注意的发展(2)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3)幼儿记忆的发展(4)幼儿想象的发展 (5)幼儿思维的发展
◆.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婴幼儿个性的发展 ◆ 婴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专题三、3-6岁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观看电影《幼儿园》片断,分组讨论小、 中、大班幼儿的典型特征 • 小班典型特征: • 中班典型特征: • 大班典型特征:
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特点 (一)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 1、行动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 • 2、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易变性 (二)爱模仿 • 1、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 • 2、教师常常是小班幼儿模仿榜样 (三)思维仍带有直觉生动性 • 1、思维依靠动作进行 • 2、思维依靠感知进行
学员思考与讨论
案例:在幼儿园,教幼儿认识农作物,一位教师通过出示 挂图,教幼儿认识向日葵、玉米等……另一位教师定期组 织幼儿到农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还在幼儿园种了向 日葵、玉米等让幼儿观察。 请分析哪位教师的教育方式比较好。 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理由为: 案例:美术活动中,张老师教幼儿学画“牛”,她先出示 了范画并做了示范,接着让全班幼儿照着范画的样子临摹, 小力画的牛与范画上的牛很像,张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 这时,张老师发现小明画得牛与范画不一样,就要求小明 必须照着范画的样子重画。 教师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
情绪 感知 能力 注意
记忆
思维
语言
婴幼儿各个方面 心理发展是相互 影响相互促进的
想象
社会性
专题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年龄特征的概念、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 1、定义:儿童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 2、内容: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 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 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 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指在一 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 来的与其他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 的特征)
幼儿发展年龄特征
一年有四季 特征各不同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夏季热浪翻 嬉戏大海边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立秋忙收割 处暑动刀镰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专题一、了解和掌握幼儿年龄特征的意义 • 人的一手如四季,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生理 和心理也有其独特的特征,这就是年龄特 征。 • 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只有了解了孩子年龄 特征才能更好引导和培养和幼儿。
学员思考与讨论
• 1、老师让4岁的幼儿观察食物煮熟后在外形上所起的变化, 以下是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时的两个不同的指示,哪个指 示看来观察目标明确:哪个看来漫无目的?试分析两者之间 有什么不同? • 指示(一) • 老师说:“这里有两只大小一样的虾,请小朋友留心看看我 把其中一只虾放进锅里煮,等到会儿,我会请你们把看到的 说出来。”于是,老师待虾煮熟后,把它捞出来,和那只还 末经煮的虾放在一起,然后问幼儿:“你们看到什么?试说 说看。” • 指示(二) • 老师说:“请大家看看清楚,这里有两只虾。试比较一下两 只虾大小一样吗?,颜色一样吗?我会把其中一只虾放进锅 里去煮熟,你们猜猜煮熟的虾,在外形上会不会有变化?颜 色会不会有变化?”于是,老师待虾熟后,把它捞出来,和 那只没煮的虾放在一起,问幼儿:“请人们告诉我,这只已 煮熟的虾,在外形和颜色上有没有改变?有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