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PPT演示课件
26
韩国的研究“成果”
• 西施是韩国人。 • 李时珍是韩国人。 • 姚明是韩国人后裔。 • 毛泽东是韩国人后裔。 • 熊猫的故乡发源地在韩国 • 孔子是韩国人 • 孙中山是韩国人后裔 • 在其新版的万元纸币上印着中国古代天文发明
“浑天仪”,称是其发明,为“国宝”。
27
韩国在为孔子学说申遗
28
韩学者称韩国人发明汉字提出为 汉字申遗
中国文化遗产
1
文化遗产介绍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 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 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 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 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 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 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 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 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 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文化遗产日的来历
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 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 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 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 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文化遗产日,为中国大陆文化建 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 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 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物和文化机构的工作要在遗产日中充分发挥 作用,积极进行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 教育界利用这一天,培养下一代人的中华文化的情 怀。
18
历年活动主题
2006年: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2007年: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
享” 2009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10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非物质文化
16
标志及其介绍
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 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 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 “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国家 文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色彩为金色,可根 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核心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 单独使用。
2
• 截止2009年6月,中国已有38处世界遗 产
•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5处,世界自然遗产 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 观2处。
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
• 春节 • 清明节 • 七夕节 • 端午节 • 重阳节 • 中秋节......
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医药
•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 中医诊法 • 中药炮制技术 •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 针灸 • 中医正骨疗法......
遗产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2011年:主题:“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宣传口
号:1、文化遗产无价 保护行动有我;2、保护文化遗 产 传承中华文明;3、相约文化遗产日 品读中华五千 年;4、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 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5、 珍重文化遗产 共筑幸福家园。
19
1、“依法保护,重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 展”以文字方式,重点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主要 内容和制度设计,全面反映了法律的精神实质,突出立法 和法律出台的重大意义。
2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我们的精神家园——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摄影大展,是第一次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摄 影展。此次展出的221幅(组)作品,是从全国范围 两万多幅应征稿件中严格遴选出来的。这些融纪实性 和艺术性、真实性和典型性于一体的摄影佳作,用镜 头语言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 源状况、存续状态和保护成果。
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 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这些 新发现充分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 流长,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进步 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极大激发了各族人 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文物保护意识,在 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6
7
8
9
10
11
12
孔府
13
14
15
20
2、“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 台展演”活动,以图文并茂、现场表演和展示的方式, 生动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传承”的工作 目标和实践成果。参展项目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中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 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 民俗9个类别,共41项,涉及160余件展品。来自北京、 山西、辽宁、四川、贵州、云南、青海等25个省(区、 市)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携徒晋京, 同台献艺。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或“四鸟绕日”
17
开展意义
文化遗产教育青年 强调它的精神意义,设法使公众成为这一天的
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国家文化遗产日成为 全民的文化遗产日,使国家举措转化为每一个公民 自觉的文化行为。
遗产日是一个纯文化的主题日,所有活动都应 是公益活动。
22
23
泉州提线木偶:代表性传承人 傅端凤(右)向徒弟吴晓晖传 艺。
花瑶挑花:代表性传承人奉 雪妹(中立者)在精心授艺。
24
乡村皮影戏(组照之一) 冷 柏 2011中国非遗摄影大展金 奖
澳门神像雕刻:代表性传 承人曾德荣的徒弟黄金发 在工作。
25
韩国在抢什么
• 韩国研究“成果”近年来不断见诸媒 体,从文化遗产到名人,个个都变成了 “韩国籍”。对于这些言论,虽然中国 官方与专业人士十分冷静,但中国五千 网民愤起回击
• 大阵仗的抢夺战,主要源于其在经济增 长后,需要在历史文化层面为自身找到 依据;而面对韩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发 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