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植物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植物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芦荟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目前已经发现了130
多种口J,其中主要包括:
1.1蒽醌类成分蒽醌类成分是芦荟叶渗出液中的
主要成分,在渗出液的干燥物中约占9%一30%14]。
其是芦荟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已经发现了
约有20种,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大黄素型蒽醌,即羟基 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的蒽醌。该类物质种类很多,主 要包括大黄素15 J、芦荟大黄素。6|、大黄酚一j、大黄 酸‘7j等。 1.2多糖类成分芦荟多糖是一大类大分子化合物, 一般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归J。近几年来,随着对 芦荟多糖成分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其在免疫调节、抗
5
士学位论文).北京化工大学,2004.04:14 戴红,张宗才,张新申。等.芦荟多糖及其分离分析.氨基酸和生物资 源,2004。26(1):5
。
品,如蜂胶芦荟、芦荟口服液、芦荟排毒胶囊等,使我国
的芦荟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同样,芦荟在皮肤美容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目
孔祥荣,王宗伟.芦荟多糖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国外医药·植物药
芦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药用植物,为百合科植物 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 物¨J。其性味苦,寒,人肝、心、脾经,可清热、通便、杀
虫,治热结便秘、妇女闭经、癣疮、痔瘘等疾病0j。目
发现植物对人体之所以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作用,是因 为各种植物中或多或少地含有“多糖成分”,其中以
等盈。通过考查芦荟抗菌作用与蒽醌化合物的关系,得 出芦荟苷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芦荟大黄素,糖基配体 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芦荟苷的抗菌活性,芦荟苷是芦
荟中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之一。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进 一步证实了芦荟苷能够改变菌体形态和破坏菌体结构 的功能。 2.6保肝作用 实验证明,芦荟煎剂对酒精性肝病具
在芦荟汁液中,含有多种与此相似的水溶性高分子物
·收稿日期:2008—12.12
万方数据
天津药学Tianjin
Pharmacy
2009年第2I卷第2期
些酶经过热处理后,便失去活性。 1.7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类成分在芦荟生叶汁中检 测出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已发现并加以确定的有
低老龄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并且防止体内抗氧
化酶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恢复抗氧化酶的活性。
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和呼吸链复合体以及对琥珀酸脱
氢酶和氧化酶的抑制,使肝细胞糖原及RNA含量明显
醌类化合物是芦荟活性成分中最主要的部分,主要包
括芦荟大黄素、芦荟宁、大黄酚等,是致泻的主要成分。 林子洪等‘”。通过实验证实,经El给予小鼠一定浓度的 芦荟,能缩短便秘模型小鼠的首次排红便时间,增加便 秘模型小鼠的排便粒数和重量,有促进肠蠕动功能的 作用,可以减少肠壁吸收水分且作用温和,具有润肠通
范围内对芦荟进行广泛而深入探索和研究是在二次世 界大战后,对广岛原子弹辐射灼伤后病人的奇效和治 疗结核病效果的传闻,直接触发了科学家们对芦荟的 浓厚深究兴趣口7‘。目前,芦荟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用植
引起细胞组织损伤、癌变与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9|。 而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素作为芦荟的主要药用成分,为
含有多个酚羟基的蒽醌类化合物,其对氧的清除作用 主要是通过其含有的酚羟基基团与超氧阴离子发生了
2.5抗菌作用 实验证明,芦荟的提取物对大肠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米曲霉和木酶等均有抑
钾、钠、钙、镁等大量元素以及锌、铜、钡、镍、锗等微量
元素:1
0:。
制作用,且与蔗糖、食盐存在协同抑菌作用口¨。田兵
在新鲜芦荟叶
1.8芦荟最新研究物质——“滑水”
子中还有一种重要的成分“滑水”,据研究,这种水与 普通水不同,其沿着管壁流动时比普通水流速快一倍。
便功效,提示芦荟促进排便机制与促进肠道运动、适度 增加肠内水分、软化粪便有关。 2.2抗肿瘤作用
通过对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 选,发现芦荟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其抗癌活性成分主 要是具有大黄葸醌母核的化合物,如大黄素、大黄酸以
及芦荟大黄素等。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诱导肿瘤细 胞凋亡J∽、逆转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作用、酶抑制剂、 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的代 谢、x.-J-n中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诱变作用等方面H
紫外线辐射、促进血细胞生成、抗肿瘤、抗真菌等多个
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也有报道其在降血糖、抗
凝血、促进大脑记忆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一J。以美
国德克萨斯州健康科学中心大学Byungpal Yu博士为 首的26名科学家们用了6年的时间,对灵芝、香菇、蘑
菇和芦荟等几十种植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比研究,
缓激肽酶、血管紧张肽、植物凝血素等酶成分【l 3|,但这
荟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9.5%。芦荟蛋白质经水 解后可以产生19种氨基酸,在6月份采集的芦荟叶的 汁液中,游离氨基酸和芦荟素的含量最高,而且这些氨 基酸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10]。 1.4有机酸类成分在芦荟的根、茎、叶中,含有苹果 酸、柠檬酸、酒石酸、丁二酸、辛酸、壬烯二酸、月桂酸、 十二烷酸、十三烷酸、肉豆蔻脂酸、十五烷酸、十七烷 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棕榈酸等多种 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大多与钾、钠、钙等离子或生物碱 结合,以盐的形式存在。芦荟所含的有机酸是脂肪和
个化妆品牌,100多个品种ⅢJ。有研究表明,芦荟具有
防护紫外线辐射损伤、抑制黑色索形成、清除氧自由基 等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痤疮、美白保湿和除斑抗 衰老等美容行业。 5展望
14
蔡健.芦荟的功能成分与保健功效.食品与药品,2006,8(08A):27 林子洪,吴敬勋,肖梓栋.芦荟对小鼠便秘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广 东医学,2005,26(10):1336
也可用鸡蛋清或活性炭解毒治疗旧一。 4芦荟的应用 芦荟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ⅢJ。最早发现芦荟药 用可追溯到4 000年前古埃及金字塔中发现的“纸
细胞合成或释放胰岛素,对糖代谢酶的调控来平衡葡 萄糖代谢,以及增强肌体的免疫力等。芦荟能增强糖
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耐受性,对正常大鼠
也有降血糖作用,且降血糖作用缓和而持续时间长。
分册,2003,18(1):7 段辉国,卿东红,胡蓉.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功效.内江师范学院学 报,2004,19(6):66
10
前芦荟在各种类型的美容化妆品中应用极为广泛,在 欧洲市场上80%以上化妆品都标明含有芦荟。在美
国的最佳化妆品中,芦荟化妆品仅次于维生素类化妆
11
邓军文.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0。18(20):76
单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所致㈣J。田兵等Ll引研究
表明,从芦荟中分离得到的抗氧化成分FA能显著降
物,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治疗便秘、烧伤烫伤圆]、褥
万方数据
天津药学Tianjin
Pharmacy
2009年第21卷第2期
65
疮汹1和肿瘤化疗后的皮肤损伤等。随着人们对芦荟
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芦荟制
Bill H
”
万金志,张军丽.乔悦听.芦荟抗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新药 杂志,2005,14(12):1406
19
田兵,马小琼,王关林.芦荟抗氧化活性成分对老龄鼠抗氧化水平的 影响.营养学报.2004。26(4):292
上升,促进肝血循环,改善肝的供血供氧功能,减轻FR
对肝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2.7对心血管的作用 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具有强 心、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和扩张毛细 血管等功能。由芦荟提取物所制备的药物主要作用于 血管,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畅通,减轻心脏负担,保持正 常血压,并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作用¨引。 2.8其他药理作用此外,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芦 荟还具有抗衰老,促智,促进睡眠以及止血活血等多方 面作用埘1,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天然药用植物。 3芦荟的毒副作用
7|。
作为一种保健佳品,芦荟也具有毒副作用。芦荟
所致的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性
肠炎、里急后重、血便、结肠黑变病、流产等。此外,也
不乏尿少、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害。如服用芦荟过程
2.3抗糖尿病作用芦荟用于糖尿病的防治已有较 多的文献记载,其抗糖尿病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刺激B
中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症状严重的应立即洗胃,
“
16
史朋,段开文.芦荟大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口腔材料
器械杂志,2006,15(4):217 金雪梅,金光洙.天然葸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延边大学医学 学报,2006,29(3):221
17
由于芦荟具有广泛的药用、美容及保健功效,目前
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芦荟研究热潮。虽然芦荟药用 在我国宋朝就已有记载,但是我国对其的研究远落后 于国际水平,对芦荟的开发利用也仅仅限于润肠通便、 排毒养颜方面。而美国德克萨斯州卡林顿实验室的
王莲,吕方,张荣泉‘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天津300020) 摘要芦荟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oe barbadensis MiUer、好望角芦荟A/oe乃rDz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含有蒽醌类、糖类、维生素类、有机酸类等多 种有效成分,具有通便泻下、抗肿瘤、抗糖尿病等多种的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美容等方面,是一种具有较大开 发研究价值的药用植物。 关键词芦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87(2009)02-0063-03
,.
陈国和,刘玉鑫,张新申.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离分析.化学研究 与应用,2002,14(2):133
品排在第2位。在日本,芦荟美容的推广几乎达到家
喻户晓的程度。我国虽然在芦荟的美容开发上起步较 晚,但是目前我国也有多家芦荟专业公司生产有1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