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圣女公墓乌兰诺娃:堪称世界芭蕾舞大师,生于圣彼得堡,父母都从事芭蕾舞艺术,从小在圣彼得堡瓦岗诺娃芭蕾舞学院学习。
毕业后因在《天鹅湖》中饰演白天鹅而名声大振。
以后人们一提起白天鹅就想起乌兰诺娃的名字。
在中苏友好时期,也就是50年代,乌兰诺娃曾两次率芭蕾舞团到中国演出,分别是1952和1959年。
她的舞姿轻盈飘逸,给观众带来无限美感,展示了芭蕾舞艺术的巨大魅力。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看过她的演出。
在中国访问期间,与我国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乌兰诺娃最后一次到中国是在80岁高龄的时候。
她以卓越的成就被苏联政府授予“人民功勋演员的称号”。
乌兰诺娃一直活到88岁。
契科夫:他被称为世界短片小说之王。
他用他的小说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腐败体制。
表达了下层人民的心声。
他的心声《变色龙》、《套中人》都是家喻户晓的。
他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短篇小说三巨头。
果戈里: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鲁迅翻译的《死魂灵》是他的代表作,揭露了农奴制的黑暗。
喜剧《钦差大臣》讽刺了俄国官场上的迂腐。
法捷耶夫:他是苏联著名的战地记者。
后从事文学创作。
40年代写出了著名小说《青年近卫军》,并获得斯大林奖金和多枚奖章。
在中国也有广泛影响,但苏联时期政治斗争错综复杂,法捷耶夫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最后精神崩溃于1956年开枪自杀。
马雅可夫斯基:苏联时期著名革命诗人。
诗篇充满革命正气,而且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讽刺诗《开会迷》讽刺了当时的官僚作风。
著名的长诗《列宁》则热情的讴歌了伟大领袖的光会一生。
但30年代的苏联政治派系斗争严重,马雅可夫斯基受政治派别打击,再加上爱情受挫。
于1930年开枪自杀。
米高扬:被称为苏联政治历史上的不倒翁。
无论谁当政他都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负责军需物资供应和采购。
在战争进行到最艰苦卓绝的时候,米高扬提出了向红军战士发放伏特加酒的提议,这一提议被斯大林批准,红军战士每人每天获得100克的白酒。
随着战争近一步的发展,斯大林发出指示,对于前线打了胜仗的军队,每人每天可以得到200克的白酒。
这一措施极大提高了士气和战斗力。
喝过酒的红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出现了黄继光、董存瑞式的英雄。
他们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莫洛托夫:斯大林的积极支持者。
负责外交工作。
同时积极参与大清洗运动,有数不清的人在莫洛托夫的签字下被枪毙。
他一生追随斯大林,斯大林死后依然如此。
由于后期苏联国内政治形势有所变化,他在1964年被勒令退休。
80年代人们在莫斯科近郊的小镇看到一位穿着不整齐的老人坐在花园的长椅上,面对白桦林沉思不语,他就是莫洛托夫。
他是从列宁年代活到80年代为数不多的政治人物,一共活了96岁。
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是国内战争时期乌克兰方面军的一名战士,由于对革命工作的无限忠诚,无论前线或后方,他都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积极和热情。
由于在战斗生活中积劳成疾,得了肾病,最终双目失明。
但是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在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他自己真实的写照。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却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巨大影响。
格洛米科:从30岁起任苏联驻美国大使。
在二战后随斯大林参加国德黑兰和雅尔塔会议。
以后出任苏联驻联合国大使和外交部长。
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
与毛泽东和周恩来有过多次的接触。
在整个外交生涯中,共与九个美国总统会面。
在他的积极努力下,1987年终于达成了苏美消除中短程导弹的协议,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被称为苏联人们的外交家。
卓娅:人们常说她是游击队员,但她实际上是属于苏联内务部的敌后特工组织。
是苏联战争时期安排在敌后专门破坏敌人设施的小分队。
1941年11月卓娅与两位同事奉命到德军332团敌人驻扎的村庄烧毁敌人营房。
由于叛徒的告密,她在点燃敌人马厩是被逮捕。
德国人对她进行肉体上的折磨,敌人的酷刑没有让她屈服。
很难想象18岁的姑娘能接受这样的考验,实际上她是受过内务部特殊训练的人,即使在敌人严刑拷打下也不会说出小分队的秘密。
敌人无计可施将卓娅绞死,并让尸体在绞架上停留一个月。
1942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个村庄。
人们找到了卓娅的尸体,发现双眼和左侧乳房被敌人剜掉。
卓娅的时间震撼了苏联人民。
斯大林为此下了死命令,苏联红军在遇到332团时不接受任何条件的投降,一律枪毙不留活口。
最终红军将这个团彻底消灭。
卓娅的对面是他的弟弟舒拉,他作为一个坦克兵与法西斯作战时牺牲。
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
后来他们的母亲写了一本书,叫做《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本书在舒拉和中国都有广泛的影响。
夏里亚宾:他是俄罗斯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
在世界上有极高的声誉,《伏尔加船夫曲》就是他演唱的。
列维坦:他是舒拉著名的播音员播音员。
在战争时期负责对德广播,他响亮而厚重的声音让希特勒不寒而栗,希特勒曾发誓要亲手绞死他,列维坦用自己的声音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贡献。
为此舒拉政府授予他“英雄演员”的称号。
赫鲁晓夫:堪称舒拉历史上第一个改革者。
在苏共二十大他终止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取消了干部特惠制度。
打开了克里姆林宫的大门,让群众得以参观苏联的政治中心。
他推行改革,力求在各个方面与美国平起平坐,但是他的改革是有始无终的,也谈不上有系统,特别是对农业有所损害,使粮食歉收。
造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破裂。
在1963年赫鲁晓夫被迫退休,从此远离政坛。
由于他不是在职期间去世的苏共总书记,所以没有资格安葬在红场上列宁墓的后面。
这座黑背相间的大理石墓碑是他的朋友Неизвестный创作的,中间的头像造型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
黑白两色的大理石象征着一半功劳一半过错。
(为了与美国持平,强制将乌克兰小麦产区改为玉米产区,造成粮食减产。
后又不得不用外汇从国外购买粮食)王明:中国革命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共产国际运动的活动家。
早年在莫斯科学习,成为共产国际知道中国革命的联络人。
30年代由于执行左倾路线和教条主义,导致中国工农红军顺势惨重,从而被迫长征。
建国以后,他假托有病来到苏联一去不回。
中苏关系破裂后,他用马马耶维奇的笔名写了大量著作攻击毛泽东。
1974年死在苏联。
苏联对此人评价极高,墓碑上写的字是“献给杰出的共产国际活动家王明同志”。
斜对面是他的夫人孟庆树。
图波列夫:苏联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也被称为轰炸机之父。
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出图系列各型飞机。
30年代在大清洗运动中,他被指责出卖国家机密罪被逮捕。
战争期间他仍然设计出许多俯冲式战斗机,为胜利做出了贡献。
斯大林亲自邀请他见面,并就逮捕一事向他道歉,这也是斯大林一生唯一道歉的人。
列别德:叶利钦时代的风云人物。
开始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做州长。
当地百姓对列别德十分拥护。
他在1996年第二届总统选举中获得一定数量的选票,当时叶利钦和久加诺夫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如果共产党胜利,俄罗斯将退回老路上。
在关键时刻列别德将自己的选票无偿送给叶利钦,使他的支持率大幅度上升。
叶利钦连任第二届总统后,列别德随即进入克里姆林宫与叶利钦共事。
后因政见不同,叶利钦将他赶回西伯利亚当州长。
在一次直升机考察时因飞机失事而死。
赖莎·戈尔巴乔娃:她和戈尔巴乔夫是大学同学,毕业于社会学系。
1953年和戈尔巴乔夫结婚,住在数量南部。
戈尔巴乔夫从政后,赖莎则在大学教授哲学。
1985年戈尔巴乔夫被选为苏共总书记,赖莎随即成为丈夫的顾问。
在赖莎以前,苏联领袖的夫人很少抛投露面,而她开辟了这个先河。
她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和社交场合。
积极参加外交活动,关心儿童和妇女的保障问题。
使西方国家第一次看到苏联也有人性化的一面。
作为苏联第一夫人,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
苏联解体以后,戈尔巴乔夫离开了总统宝座,经常到国外讲学,她一直陪伴在丈夫身边,但不久她得了白血病,即使这样他依然在各方面呼吁捐款。
为儿童捐赠白血病医院后死于德国慕尼黑。
叶利钦特派专机将她的遗体运回国安葬。
鲍里斯·叶利钦:1991年6月任俄罗斯联邦总统。
他推行激进的改革政策,使俄罗斯进入风雨飘摇的十年,但是没有人知道改革的路应该怎样走?休克疗法是不得已采用的经济政策。
虽然国家经济进入崩溃边缘,但是俄罗斯人民依然走改革之路。
他制定了新的宪法,用强烈手段直至了议会的分裂企图,保证了国家秩序,对改革坚定不移的态度赢得了多方支持。
在1996年连任第二届俄总统。
叶利钦的十年虽然充满了坎坷,但他的气魄令人佩服。
1999他急流勇退推荐年轻有为的普京为代总理,使俄罗斯逐渐脱离经济下滑的状态而走向繁荣。
叶利钦的墓碑是用乌拉尔山开采的大理石做成的。
这三种颜色是俄罗斯的国旗颜色,波浪起伏象征着叶利钦年代坎坷经历。
有人说叶利钦搞垮了苏联,这种评价未免过于简单,赞许他也好反对他也好,叶利钦在俄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改变。
因此他被安葬在新圣女公墓的中心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