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仿制药行业一致性评价专题分析报告

2018年仿制药行业一致性评价专题分析报告

2018年仿制药行业一致性评价专题分析报告目录1. 提质控费促发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一举多得 (5)1.1.政策密集出台,仿制药企2018年大考将近 (7)1.2.他山之石:美、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历史沿革 (8)2. 一致性评价战线长,各阶段环环相扣 (11)2.1.一致性评价战线长,全程在两年左右 (11)2.2.一致性评价的首要环节—参比制剂选择 (13)3. 仿制药企业、CRO迎来机遇与挑战 (15)3.1.招投标利好,扶持政策兑现 (15)3.2.剩者为王——仿制药迎来竞争蓝海 (16)3.3.医院端临床资源紧张,一站式服务CRO公司占据先机 (19)4. 仿制药行业迎来结构性调整机会 (23)4.1.大品种进口替代空间大,建议关注京新药业,信立泰,德展健康 (26)4.2.制剂出口转内销政策放宽,看好华海药业借政策红利弯道超车 (33)4.3.临床资源紧缺,CRO行业重归高速发展跑道,建议关注泰格医药 (36)5. 风险提示: (37)图表目录图表1:282个过度重复品种已经批准文号企业数量分布 (5)图表2:2011-201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 (5)图表3:2016年中国获取ANDA批件数目 (6)图表4:一致性评价政策及业务指导信息 (7)图表5:美国“药物有效性研究实施项目”历史沿革 (9)图表6: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历程 (9)图表7: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及后续政策概要 (9)图表8: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期间药企数量变化 (9)图表9:中美日政策比较 (10)图表10:质量和一致性评价流程 (11)图表11:一致性评价审核审批流程图 (12)图表12:改规格、改剂型、改盐基品种一致性评价配套技术指南 (14)图表13:参比制剂选择顺序 (14)图表14:各省份一致性评价扶持政策 (15)图表15:289目录单个产品企业持有批文数量 (17)图表16:拥有批文数量最多的前5个品种 (17)图表17:各省放弃评价清单数量 (18)图表18:各省份一致性评价进度 (18)图表19:部分省市积极改善临床资源紧缺情况 (19)图表20:BCS分类情况 (20)图表21:国际上关于BE豁免出台的指导文件 (20)图表22:289基药目录中可豁免或简化BE品种名单(征求意见稿) (20)图表23:CRO一致性评价服务内容 (22)图表24:早期通过省局核查提交总局受理品种 (23)图表25:接收号/受理号赋予原则 (23)图表26:未改变处方工艺审批申请(截止到2017年11月20日) (24)图表27:改变处方工艺审批申请(截止到2017年11月20日) (24)图表28:京新药业CDE已受理品种(截止11月17日) (26)图表29:瑞舒伐他汀钙片BE试验已完成情况(截止11月17日) (26)图表30: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瑞舒伐他汀销售情况 (26)图表31:2017H1瑞舒伐他汀市场格局(销售额端) (26)图表32:瑞舒伐他汀各品牌价格(10mg) (27)图表33:2017H1瑞舒伐他汀销量格局估算(按5mg计算) (27)图表34:瑞舒伐他汀各厂商中标情况 (28)图表35:舍曲林各品牌价格(50mg) (28)图表36:2017H1舍曲林销量占比(按50mg估算) (28)图表37:2017H1左乙拉西坦市场竞争格局 (29)图表38:左乙拉西坦各品牌价格(0.5g) (29)图表39:2017H1左乙拉西坦销量占比(按0.25g估算) (29)图表40:CDE已受理品种 (29)图表41: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氯吡格雷销售情况 (30)图表42:2017H1氯吡格雷市场格局 (30)图表43:氯吡格雷各品牌价格(75mg) (30)图表44:2017H1氯吡格雷销量估算(按75mg计算) (30)图表45:氯吡格雷各厂商中标情况 (31)图表46:德展健康BE试验进展情况 (31)图表47:阿托伐他汀钙BE进展情况 (31)图表48:阿托伐他汀各品牌价格(20mg) (32)图表49:2017H1阿托伐他汀片20mg销量估算 (32)图表50:阿托伐他汀各厂商中标情况 (33)图表51:境外上市药品在国内上市情况分类及要求 (33)图表52:华海药业2016年以来获得ANDA批件 (34)图表53:华海药业国内要业务占比 (34)图表54:华海药业转报品种(截止到11月22日) (35)图表55:CDE受理情况查询(截止到11月22日) (35)图表56:泰格医药收购标的一览 (36)1.提质控费促发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一举多得国内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批文过度重复严重。

根据CDE数据,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7342家,远超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

行业集中度不高,仿制药企参比制剂选择混乱,导致了我国仿制药质量良莠不齐难以保证。

2016年CFDA曾发布《总局关于发布过度重复药品提示信息的公告》(2016年第153号),统计显示2012-2014年间已上市的2750个通用名品种中,有282个品种已获批准文号在销批准文号企业数多于20家,其中20-49家企业的有60个,50-99家企业的有93个,100家以上的有129个批文。

图表1:282个过度重复品种已经批准文号企业数量分布资料来源:CFDA,东吴证券研究所通过对样本医院3年间药品销售使用情况分析,有21个品种有超过100家企业产品上市流通,70个品种均有50-99家生产企业产品上市流通。

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重要原因是可以降低医疗支出。

原研药疗效可以保证但是价格昂贵,医保负担沉重。

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使仿制药物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通过了较低廉的价格形成竞争,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降低医疗支出。

图表2:2011-201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东吴证券研究所药辅和制剂水平对标国外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仿制药的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辅料以及制剂水平上。

虽然近年来,我国仿制药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有部分产品成功在国外上市,然而所占的比重仍然十分有限。

2016年美国FDA一共发出630个ANDA 批件,其中来自于中国的只有30个。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进,倒逼企业提升仿制药整体的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制药行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图表3:2016年中国获取ANDA批件数目资料来源:FDA,东吴证券研究所推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成为解决问题的答案。

所谓一致性评价,就是评判仿制药和原研药是否药学等同和生物学等效(BE)。

具有相同剂型的活性成分在体内从制剂中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如果说受试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与参比制剂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即认为生物等效。

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仿制药在临床上可与原研药相互替代,同时还具备价格较低的优势,成为了解决上述困境的答案。

1.1.政策密集出台,仿制药企2018年大考将近通过对供给侧改革,提升仿制药质量,控制医保药品支出费用,淘汰出清落后的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成为必然趋势。

2015年政府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今年以来,CFDA密集出台了《总局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等业务指导信息,一致性评价工作进展迅速。

图表4:一致性评价政策及业务指导信息1.2.他山之石:美、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历史沿革美国和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一致性评价。

美国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医药技术最为发达、医药产业最为成熟的国家,其药品监管的水平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而日本政府2002年提出“生物产业立国”的国家战略,对医药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医药市场日趋完善。

因此研究美、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历史沿革,对理解我国当前一致性评价的开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美国在1971年启动生物等效性评价,历时10年,淘汰了6000种药品。

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和再审查制度,并写进1979年修订的《药事法》中。

针对市场上仿制药品目繁多、质量参差的现象,日本历史上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药品再评价工程。

由于体外溶出实验周期长、费用大,许多小型药企无力承担而被迫做出二选一的决策,即破产或被收购,而大型药企在同样面对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低价收购优质资产的机会。

美国由于医药产业已经较为成熟,原研药企与仿制药企发展均十分良好。

1968年,迫于“反应停”等事件的恶劣影响,美国开始药物有效性研究实施项目(Drug Efficacy Study Implementation,DESI),基于历史上药品审评法规不完善进行追溯审查,主要对药品的有效性进行再评价。

2004年1月起,美国推出了“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数据库”,详细罗列了溶出度试验各参数以及取样时间点,此后溶出曲线的研究在口服固体制剂质量控制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FDA颁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指导原则》及《基于BCS 分类系统的速释固体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及生物等效性豁免》指南,进一步规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过程。

图表5:美国“药物有效性研究实施项目”历史沿革资料来源:FDA,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和再审查制度,并写进1979年修订的《药事法》中。

针对市场上仿制药品目繁多、质量参差的现象,日本历史上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药品再评价工程。

图表6: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历程图表7: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及后续政策概要图表8: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期间药企数量变化资料来源:厚生劳动省,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厚生劳动省,东吴证券研究所图表9:中美日政策比较CFDA FDA2. 一致性评价战线长,各阶段环环相扣2.1. 一致性评价战线长,全程在两年左右一致性评价可以分为药学研究和生物学等同(BE)两个阶段。

其中药学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处方前研究、处方研究和质量研究,耗时约12-15个月。

(1)药学研究耗时长处方研究阶段是药学研究部分的重要环节。

仿制药研发绝不是对原研药的简单重复。

原研厂家会对药物的递送系统,处方中不同聚合物及其配比、药辅比例等诸多信息进行专利保护。

仿制药需要绕开这些专利保护,同时还得保证BE 的等效,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在处方确定之后,需要进行放大生产,对中试样品进行检测。

通过对放大后中试样品的检验,确定处方工艺的可行性。

中试产品与参比品的溶出曲线对比,间接为生产工艺参数范围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质量研究阶段主要是参照药典,进行制剂质量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