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史(5-7)-2011

水利史(5-7)-2011

《农田水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束》(又称《农田利害条约》,与唐《水部式》 所不同的是,它是一部鼓励和规范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行政法 规,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产物之一。
10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⑥各州县的报告,主管官吏要 和各路提刑或转运官吏协商, 5.1.3综合性国家水利法规 复查核实后,委派县或州施工; 宋《农田水利约束》及其效果 ⑦关系几个州的大工程,要经 中央批准;工程太多的县,县 主要内容有: 官不胜任的要调动工作,事务 ①凡能提出有关土地耕种方法和某处有 太繁重的可添置辅助官吏;⑧ 应兴建、恢复和扩建农田水利工程的人, 私人垦田及兴修水利,经费过 核实后受奖,并交付州县负责实施;② 多时,可向官府贷款,州县也 各县应上报境内荒田顷亩,所在地点和 可劝谕富家借贷;⑨凡出力出 开垦办法;③各县要上报应修浚的河流, 财兴办水利的,按功利大小, 应兴修或扩建的灌溉工程,并作出预算 官府给予奖励或录用;⑩不按 及施工安排;④河流涉及几个州县的, 规定开修的,官吏要督促并罚 各县都要提出意见,报送主管官吏;⑤ 款,罚款充作工程费用;⑾各 各县应修的堤防,应开挖的排水沟渠要 县官吏兴修水利见成效者,按 提出计划、预算和施工办法,报请上级 功劳大小升赏,临时委派人员 11 复查,然后执行; 亦比照奖励。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2水政体制
1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1法与水利法规 5.1.2国家大法中的水利条款 5.1.3综合性国家水利法规 5.1.4不同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
2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1法与水利法规
中国古代的法家祟尚法制治国。韩非说:“圣人之治也, 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治。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 民用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业成矣。” 他 还主张,要使法令通行必需严格制定并广泛公布,让百姓 人人知晓而易遵从。 不过二千多年来法家治国的时间有限。而某些不得不然之 立法,却历代相沿而不废。水利法规是其中之一。
紧急防汛抢险事务也有专门法规。例如,道光年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 期间订立《防汛事宜》共十条;以及王凤生编《详定江汉堤工防守大 14 汛章程》十一条等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4不同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 农田灌溉法规
最早见于记载的灌溉法规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 史儿宽建议开凿六辅渠,灌溉郑国渠旁地势较高的农田,并且“定水 令,以广溉田”。这个水令应当是该灌区的灌溉用水制度。
3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1法与水利法规 在我国,水利法规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最初的水利法 多是某个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或附属在国家大法当中
的有关条款,以后逐步完善,至迟在唐代已有全国综合
性的水利法典。
4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2国家大法中的水利条款
《礼记∙月令》载:季春之月„„命司空曰,时雨将降, 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导达沟渎, 《秦律十八种》之《田律》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 开通道路,无有障塞 林及壅堤水 《唐律疏议》:“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
现存具体的灌溉管理制度最早见于甘肃敦煌的甘泉水灌区。甘泉水灌 区是一个长宽各数十里的大型灌区。制订有被称作《敦煌县用水细则》 的灌溉用水制度。现存残卷二千余字。内容分作两大部分。前一部分 记述渠道之间轮灌的先后次序。灌区内各干渠之间,干渠内各支渠之 间都有轮灌的规定。后半部分则是对全年灌溉次数和各次灌水时间的 规定。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4不同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 防洪法规
自明代中叶,长江大堤修防也开始有系统的管理制度。嘉靖四十 五年(1566年)至隆庆二年(1568年)荆江知府赵贤主持大修江 堤后始立《堤甲法》,即每千丈堤老一人,五百丈堤长一人,百 丈甲一人,夫十人,职责是“夏秋守御,冬春修补,岁以为常”, 可见当时荆江大堤修守人员共3700多人。 万历《湖广总志》载有《修筑堤防总考略》和《护守堤防总考 略》。《修筑堤防总考略》共十条,分别是:审水势,察土宜, 挽月堤,塞穴隙,坚杵筑,卷土埽,植杨柳,培草鳞,用石甃, 立排桩等。 《护守堤防总考略》针对堤防溃决的三种情况提出了四种管理措 13 施,即立堤甲,免重役,置铺舍和严禁令等。
5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2国家大法中的水利条款 唐代还有专门的建筑法规《营缮令》,其中也有关于堤防的 条款,例如:《文苑英华》中引用了《营缮令》的规定: “诸侯水堤内不得造小堤及人居其堤内外各五步并堤上种榆 柳杂树。” 唐律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例如,《宋刑统》和《明会典》中 有关不修堤防和盗决堤防致灾的量刑都和唐律基本相同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4不同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 防洪法规
清代荆江堤防修守制度又进一步。乾隆五十三年(1747年)荆江堤防 溃决,损失惨重,恢复重建后订立12款修守章程。主要内容有: ①总督、巡抚每年春汛前查验官修荆江大堤;道府也要查验南北两岸 民修堤防。官修者,其经费预算和核算有严格制度;②湖北官修堤防 保修年限从一年增至十年,限内冲决严加参处,并追赔;③筑堤时荆 州府同知负责监理;④岁修银两先由府库垫支,次年再由县内按亩摊 征还款;⑤堤上设卡房,五百丈为一工,设堤长4名,圩甲4名,轮流 住宿,随时查验;⑥除沙市外,堤上民房一律迁建;⑦荆州府同知应 选派熟悉水利的官员。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3.丈八头石闸由闸夫二人看管, 5.1.4不同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 向城内供水要保证水深一尺。余 水仍归皂河故道;4.西城引水河 城市供排水法规 上有水磨一座,其北有窑场一所, 明代西安原有龙首渠供水,但只够东 附近修堤修渠费用由其收入中开 清代北京地下排水系统发达,由于是都城,管理制度严格。乾 城使用,成化元年(1465年)兴建广 支;5.渠水自西城入,东城出。 隆十七年(1752年)规定京城内外所有河道沟渠事务每年派一 济渠,引交河、皂河入西城,工成后 地下渠道用砖灰券砌,券顶填土 名“直年大臣”总管,当时内城共有排水大沟(大街两旁排水 建《新开通济渠记》碑。碑阴刻有水 后与街面平。每二十丈留一井口, 沟)30533丈,小沟(巷沟)98100多丈,大小沟相互灌注,并 规十一条,主要内容有:1.皂河上源 由附近一户居民看管。严冬每半 与护城河和有关排水河道高程用水准仪统一抄平;每年二月开 至西城壕的七十里间,每里设夫二名, 月,微寒每七日、微热每四日、 冻后至三月底止统一进行疏浚和维修。各下水道所留沟眼一律 负责修理河道堤防和植树。又设老人 大热每二日一次进入渠内检查, 注册登记,随时检查 (夫头)四名领导维修工作,每月初 发现污物,追究看管户责任;6. 一、十五赴宫中汇报情况;2.城西南 官府分水闸口平时锁闭,以防仗 丈八头有引水石闸一座,丈八头上游 势取水;7.城内渠旁不许开饮食 可引水灌田,引水数量由老人控制, 店或堆放粮食,以防老鼠和害虫 17 但禁止沤导致污染水质的兰靛; 打洞。
现存早期的护渠法规石碑有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引泾灌渠刻制的 15 管理规定。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4不同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 运河管理法规
清代运河管理制度,在《山东全河 备考》中除记载前代旧有制度十七 条外,又增补康熙初年新订制度六 条。主要内容有:①船只过闸有先 后次序,除进贡鲜品船只随到随过 外,其余船只必须等水积满后整批 放行。违者视情节惩处;②过往漕 船携带货物有数量规定,并不许沿 途贸易;③盗决运河或运河蓄水设 施和堤防者处以徒刑,为首者充军 (后改为在决堤处斩首)。闸官偷 水卖与农民者同罪; ④沿河府州县设专官管理,有违 法行为者由巡河御史等官审理, 地方政府不得干预;⑤运河维修 料物不得挪作它用,过往官船不 得要求运河工人拉纤;⑥运河堤 岸修筑定限三年,如三年以内冲 决,按使用时间和损失大小定罪 并停薪赔修;防守官吏需将决堤 情况十日内申报,逾期降两级调 用;⑦对于空船或重载,各段运 河都有航行时间的限制,超时受 罚;⑧管河官吏在管辖河堤上负 责栽种柳树,每年成活一万株以 上者按数奖励。 16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4不同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 水利施工组织法规
战国时期已有细致的施工管理制度。《管子·度地》中记载:要委 派学习过水利技术的人主持施工;水官冬天巡视各处工程,发现需 要修理和新建的要向政府书面报告,待批准后实施;水利施工规定 在春天进行,一者农闲,二者土壤解冻,含水量适宜。完工后要负 责检查;劳动力从老百姓中征调。每年秋季按当地人口和土地面积 摊派。区别男女及劳力强弱,造册上报官府,服劳役的可以代替服 兵役;冬天,民工要事先准备好筐、锹、板、夯、土车、棚车、食 具等施工工具和生活用具,预先准备好防汛的柴草等埽料;各种工 具配备要有一定比例,以便组织劳力,提高工效。并要预留储备, 以替换劳动中损坏的工具。工具和器材准备好后,要接受水利官员 和地方官吏的联合检查,并制订有相应的奖惩制度。
6
5 法治水利
5.1水利法规
5.1.2国家大法中的水利条款
清代,除刑法中规定有水利条款外,关于典章制度的专书,更有详 尽的水利条文,同样具有法律意义。其中光绪年间撰修《清会典》 100卷和《清会典事例》1220卷。 《清会典事例》中河工占19卷。海塘占4卷,水利占8卷,共计31卷 之多。条文规定得相当细致。以河工为例,内容包括河务机构、官 吏设置、职责范围;各河工机构的河兵和河夫的种类数量及其待遇; 各地维修抢险工程的经费数量及开支;河工物料(木、草、土、石、 秸料、绳索、石灰等)的购置、数量、规格;各种工程(堤、坝、埽、 闸、涵洞、木龙等)的施工规范和用料;不同季节堤防的修守;河道 疏浚的规格和经费,施工用船只和土车的配备;埽工、坝工、砖工、 石工和土工的做法、规格和用料;河工修建保险期限的规定和失事 的赔修办法;河工种植苇柳的要求和奖励办法;以及河工和运河禁 令等。 7
5 法治水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