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
治疗组通过让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内服、外敷中药进行辨证治疗。
对照组口服西药秋水仙碱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7.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利用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疗效,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标签:中医药;痛风性关节炎;疗效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人数的不断提高,这一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广大民众身体健康的常见和多发疾病[1]。
笔者从2007年9月~2013年9月运用中医辨证内、外用药的方法治疗4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采取西药治疗的对照组63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治疗组的疗效大大优于对照组,使用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治疗组病例42例为2007年9月~2013年9月的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为29~73岁,平均为49.8岁,病程为5d~18年。
诊断标准全部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所制定的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有以下3类:①风湿郁热患者11例。
主要证见:关节红肿与热痛,局部皮肤出现发亮现象,触压后有剧烈疼痛,关节活动往往受限。
舌质大多为红色,舌苔呈黄腻色或者白腻色,脉细滑或者细弦:②痰瘀痹阻患者21例。
主要证见:关节的疼痛反复多次发作,关节明显肿大,重者出现强直畸形,指、趾或者皮下触及到结节,或者出现液化溃流浊脂,舌淡胖或者有瘀斑、苔腻。
脉弦细或者细涩;③久痹正虚患者10例。
主要证见:久病不愈和反复发作,大多伴有关节功能的受限或者变形,舌质多淡,且苔白,脉细缓。
对照组病例63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为28~67岁,平均48.6岁,病程为3d~22年。
中医辨证分为3类:①是风湿郁热患者20例;②痰瘀痹阻患者25例;③久痹正虚患者18例。
1.2方法治疗组运用口服祛风散与外敷祛风膏的方法进行治疗。
祛风散主要是生黄芪、黄精、虎杖以及苍术等10多种中药制作而成的,可以研成末和制成散剂,分3次/d加以服用,每4w为1个疗程。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多注意休息,忌食用动物内脏、海产品以及骨髓等高嘌呤食物,严禁擅自饮酒。
祛风膏主要是由黄柏、土茯苓、丹皮以及赤芍等20多种中药制成的,通过研成细末,再用醋调制成为膏剂,外敷于患处。
1次/d,每2w为1个疗程。
患者治疗期间忌用凉水。
对照组主要是用西药秋水仙碱口服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是每次使用秋水仙碱l mg,服用1次/2h,1d的服用总量不超过8mg,一直到疼痛显著缓解为止。
2结果
2.1疗效标准根据我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5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标准分为3类:①治愈,表现为患者症状消失,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的血尿酸值正常;②好转,表现为患者的关节肿胀有所消减,经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尿酸值有改善;③未愈,表现为症状与试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变化。
2.2治疗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14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5.2%。
对照组63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37例,未愈8例,有效率为87.3%。
将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即P<0.01。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種以高尿酸血症为其生化基础,并且继发尿酸盐结晶沉积和关节损害、结石所产生的关节炎,处于痛风症的中期阶段,其中的严重者可以导致骨质的破坏和关节的畸形,主要表现出关节的红肿,疼如刀割,也可自行逐步缓解,往往是发作无常,来去自如,故有痛风之名[2]。
运用现代医学来治疗此病,急性期是以控制症状为主,重在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缓解期则是以降低患者的高尿酸血为其目标,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而且所用的药品存在着比较大的毒副反应作用,导致本病治疗难度较大。
在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辨治中,要按照标本兼顾之原则进行治疗。
急性期主要是以控制患者的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为主体,当辨清患者的寒热虚实和邪正盛衰之后,即可用药。
缓解期则以扶助患者的正气为主,再兼以驱邪。
临证治法主要是补、泻、清、化等各种方法。
补是以益气温阳为目的,补肾能够养肝健脾;泻则用通便泻浊;清是以清热利水为目的:化则是让痰消结教,从而瘀除血利。
本院所研制的内服祛风散主要有清热、凉血、祛风、去湿、通络和止痛等功效,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与降低患者的血尿酸,进而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减少痛风性关节炎的复发率[3]。
外敷的祛风膏不但能够强化内服药所具有的清热、解毒等作用,而且通过局部上应用还能产生消肿止痛和祛腐生肌等。
通过观察治疗结果显示,使用祛风膏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其独有之优势,因为它不但能够有效地改进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全身症状,能够健脾泻浊和利湿通便,如此一来,就能很好地抑制患者尿酸之合成,加快尿酸的排泄进程,从而切实降低患者体内尿酸之浓度。
通过局部用药,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局部上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患者损伤组织之修复进度,并且恢复其受损关节的各项功能。
在本组42例中,有18例患者在治疗3~7d后,其症状体征已经完全消失,而且随访无复发。
本组所有治疗病例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使用中医药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不仅疗效十分明显,而且还能充分避免西药对患者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可以说是一种相当安全、有效、简便且易行的高效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爱红.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6:536-540.
[2]成中河.中药配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J].基层医学论坛,成中河,郭晓香. 中药配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J].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311-4312.
[3]王爱国.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四川中医,2013(5).。